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单项选择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7
单项选择题
1.下雨天走在被车轮碾过的泥泞路上,晓雪问:“爸爸,地上一道一道的是什么呀?”爸爸说:“是车轮压过的泥地,叫车道沟。”晓雪说:“爸爸脑门儿上也有车道沟(指皱纹)。”晓雪的说法体现的幼儿思维特点是( )。(C)
A. 转导推理
B. 演绎推理
C. 类比推理
D. 归纳推理
解析:转导推理是从一个具体的观察中形成一个具体的结论为基础的。如孩子的推理过程:鱼会游泳,爸爸会游泳,所以爸爸是鱼。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即“演绎”,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归纳推理就是从个别性知识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它是从特殊推向特殊的推理。题干所述内容体现了幼儿最初的类比推理。
2.《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制订合理的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两餐间隔时间不少于( )。(D)
A. 2.5小时
B. 3小时
C. 2小时
D. 3.5小时
解析:《幼儿园工作规程》第十八条指出,“幼儿园应制订合理的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正餐间隔时间为3.5~4小时”。
3.桌面上一边摆了三块积木,另一边摆了四块积木,教师问:“一共有几块积木?”从幼儿的下列表现来看,数学能力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D)
A. 把前三块积木和后四块积木放在一起,然后一个一个点数
B. 看了一眼三块积木,说出“3”,暂停一下,接着数“4,5,6,7”
C. 左手伸出三根手指,右手伸出四根手指,暂停一下,说出7块
D. 幼儿先看了3块积木,后看了4块积木,暂停一下,说出7块
解析:幼儿“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从感知动作开始,幼儿计数,不但要用眼睛看,而且还要动手去数,A、B、C选项中都体现了幼儿动手数数的过程。只有D选项进入到了数的概念,摆脱感知直接进行口头计算了,故D选项正确。
4.“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话反映了幼儿心理活动( )。(B)
A. 整体性的形成
B. 稳定性的增长
C. 独特性的发展
D. 积极能动性的发展
解析:从3岁的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而从7岁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这说明幼儿的心理活动的发展是循序渐进地进行的.幼儿心理活动的稳定性逐渐增长。
5.婴幼儿的“认生”现象通常出现在( )(A)
A. 3~6个月
B. 6~12个月
C. 1~2岁
D. 2~3岁
解析:5~6个月的孩子开始认生,也就是说,他对交往的人有所选择。这是儿童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变化,明显表现为感知辨别能力和记忆能力的发展;儿童情绪和人际发展上的重大变化,是出现对人的依恋态度。需要注意的是认生不一定“怯生”。所以由题干可知选A。
6.儿童原始的情绪反应具有的特点是( )。(A)
A. 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直接关系
B. 是出生后适应新环境需要的产物
C. 情绪天生具有系统化、社会性的特点
D. 新生儿的情绪和间接动机相联系
解析:原始的情绪与生理需要有密切关系。
7.3岁儿童常常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或执拗现象,这是儿童心理发展中的( )现象。(C)
A. 最近发展区
B. 敏感期
C. 转折期
D. 关键期
解析:儿童在心理发展的转折期会表现出各种反抗或执拗现象。
8.教师在幼儿书写准备的指导中,不恰当的做法是( )(D)
A. 用图画和符号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
B. 书写自己的名字
C. 养成正确的写画姿势
D. 学习书写常见汉字
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语言领域”中“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目标指出“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现事物或故事;会正确书写自己的名字,写画时姿势正确。”
9.幼儿期对颜色的辨别往往和掌握颜色的( )结合起来。(A)
A. 名称
B. 明度
C. 色调
D. 饱和度
解析:
10.儿童思维方式的变化发展,与思维所用工具的变化相联系,直观行动思维所用的工具主要是( )。(A)
A. 感知动作
B. 表象
C. 判断
D. 概念
解析:
11.一位新入园的孩子问老师:“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下列回答中最合适的是( )。(C)
A. 妈妈放学后来接你
B. 你想妈妈的时候妈妈就来接你
C. 你现在想妈妈了吗?妈妈一下班就来接你的
D. 妈妈下午5点来接你
解析:教师在幼儿交流时要把握幼儿心理状态,而且幼儿的时间知觉与具体生活经验相关,还不能理解5点究竟是什么时间。
12.儿童思维发展中,从发展过程看,形成最晚的是( )。(C)
A. 直观概括
B. 功能概括
C. 语词概括
D. 动作概括
解析:从发展过程看,语词概括发展得较晚。
13.儿童最早玩的游戏类型是( )(A)
A. 练习性游戏
B. 规则游戏
C. 象征性游戏
D. 建构游戏
解析:练习性游戏是游戏发展的最初形式,儿童主要是通过感知和动作来认识环境并与人交往。
1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D)
A. 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
B. 幼儿无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记忆
C. 幼儿有意再现的发展先于有意识记
D. 幼儿机械记忆的效果优于意义记忆
解析:3~6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机械记忆用得多,意义记忆效果好;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故选D。
15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5121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