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单项选择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8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单项选择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8

本单篇文档共5231字,内容预览30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职业资格类教师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真题试卷 1303人下载
价格: 1.00 原价:¥9.00
收藏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单项选择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8

单项选择题

1.渴望同伴接纳自己,希望自己得到老师的表扬。这种表现反映了幼儿( )。(B)

A. 自信心的发展

B. 自尊心的发展

C. 自制力的发展

D. 移情的发展

解析: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能力及自我发展的肯定。自尊心是指个体对自己所持有的评价,它表达的是一种肯定或否定的态度,表明个体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重要的、成功的和有价值的。自制力是一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移情是指一个人感受到他人的情感、知觉和思想的心理现象,包括认知和情绪两个成分。

2.婴儿手眼协调动作发生的时间是( )。(B)

A. 2~3个月

B. 4~5个月

C. 7~8月

D. 9~10个月

解析:4~5个月的婴儿出现最初的手眼协调。

3.《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制订合理的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两餐间隔时间不少于( )。(D)

A. 2.5小时

B. 3小时

C. 2小时

D. 3.5小时

解析:《幼儿园工作规程》第十八条指出,“幼儿园应制订合理的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正餐间隔时间为3.5~4小时”。

4.被黄蜂蜇伤后,下列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C)

A. 涂肥皂水

B. 用温水冲洗

C. 涂食用醋

D. 冷敷

解析:黄蜂的毒液呈碱性,可用食用醋涂擦伤口,中和毒液。

5.午餐时餐盘不小心掉到地上,看到这一幕的亮亮对老师说:“盘子受伤了,它难过得哭了。”这说明亮亮的思维特点是( )(B)

A. 自我中心

B. 泛灵论

C. 不可逆

D. 不守恒

解析:“自我中心性”指的是幼儿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去解释认识世界,很难从别人的观点去看待事物。主要表现在:不可逆性、拟人性和经验性。其中,拟人性又称泛灵论,指幼儿往往把动物或一些物体当作人,他们把自己的经验和思想感情强加到小动物和小玩具身上,题干体现的是泛灵论。

6.当教室中一片喧哗时,教师突然放低声音或停止说话,会引起幼儿的注意。这是( )。(A)

A. 刺激物的物理特性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B. 与幼儿的需要关系密切的刺激物.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C. 在成人的组织和引导下.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

D. 利用活动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

解析:教师通过声音的变化,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属于刺激物的物理特性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7.教师拟定教育活动目标时,以幼儿现有发展水平与可以达到水平之间的距离为依据,这种做法体现的是( )(A)

A.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B.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C.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D. 布鲁纳的发现教学论

解析: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上述题干中老师在制定教育目标时将幼儿现有发展水平和可以达到水平之间的距离为依据正是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区理论思想的体现。

8.幼儿看见天上的云彩,说是“有个小孩在骑大马”,这是一种( )。(C)

A. 注意

B. 感觉

C. 想象

D. 知觉

解析: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

9.前运算阶段发生在( )。(B)

A. 0~2岁

B. 2~7岁

C. 7~11岁

D. 12~16岁

解析:0-2岁是感知运动阶段,2~7岁是前运算阶段,7~11岁是具体运算阶段,12~16是形式运算阶段.故选B。

10.下列哪一种不属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倡导的幼儿学习方式?( )(A)

A. 强化学习

B. 直接感知

C. 实际操作

D. 亲身体验

解析: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11.通过控制和改变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发现由此引起心理现象的有规律性变化,从而解释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联系的方法是( )。(B)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测验法

解析: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其语言、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征。实验法:通过控制和改变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发现由此引起心理现象的有规律性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调查法:是通过家长、教师或其他熟悉被查儿童的人,以了解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测验法:根据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和水平的方法。故选B。

12.儿童开始萌发抽象思维能力的时期是( )。(D)

A. 0~1岁

B. 1~3岁

C. 3~4岁

D. 5~6岁

解析:直观行动思维是最低水平的思维,在2~3岁儿童身上表现最为突出。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期典型的思维方式。学前儿童晚期时,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故选D。

13.一般地,1~3岁是儿童言语的( )。(C)

A. 准备阶段

B. 前言语阶段

C. 发生阶段

D. 基本掌握口语阶段

解析: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阶段分为:(1)前言语阶段(生后第一年);(2)言语发生阶段(1~3岁),言语发生阶段的两个小阶段:理解语言迅速发展阶段(1~1.5岁);积极说话发展阶段(1.5~2、3岁)。(3)基本掌握口语阶段(2、3岁~6、7岁)。故选C。

14.“南人善泳,北人善骑”主要说明了( )对发展的影响。(B)

A. 遗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5231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单项选择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8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