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法练习试卷1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垄断行为适用我国《反垄断法》的有:(ACD)
A. 法国公司甲在中国境内进行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
B. 我国公司在美国境内进行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
C. 我国企业在德国进行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
D. 美国企业在其本土进行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对我国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
解析:根据《反垄断法》第2条的规定,我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以及我国境外的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适用本法。因此答案为ACD。
2.下列属于《反垄断法》所规定的垄断行为的有:(ABCD)
A. 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B. 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
C. 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D. 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解析:根据《反垄断法》第3条的规定,ABCD四个选项的表述均属于垄断行为。
3.下列关于垄断协议的表述,正确的有:(BD)
A. 垄断协议,是指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或者决定,而不包括其他协同行为
B. 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的联合抵制交易协议属于垄断协议
C. 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的协议属于垄断协议
D. 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协议属于垄断协议
解析:根据《反垄断法》第13条、第14条的规定,垄断协议是指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因此A项错误;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的协议应当是由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才属于垄断协议,因此C项错误。BD两个选项的表述均符合法律的规定。
4.下列哪些情形属于禁止垄断协议的豁免?(BC)
A. 经营者能够证明所达成的协议为改进技术、研究开发新产品的
B. 经营者能够证明所达成的协议是为保障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中的正当利益的
C. 经营者能够证明所达成的协议是为提高中小经营者经营效率,增强中小经营者竞争力的,并且证明所达成的协议不会严重限制相关市场的竞争,并且能够使消费者分享由此产生的利益
D. 经营者能够证明所达成的协议是因经济不景气,为缓解销售量严重下降或者生产明显过剩的
解析:根据《反垄断法》第15条的规定,BC符合垄断协议豁免的条件,AD的表述错在遗漏了“经营者还应当证明所达成的协议不会严重限制相关市场的竞争,并且能够使消费者分享由此产生的利益”。
5.下列情形可以认定或者推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有:(ABD)
A. A市企业甲在相关市场内具有能够控制商品价格、数量的能力
B. 甲企业在A市能够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
C. 甲企业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二分之一,但其有证据证明自己不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
D. 经营者甲和乙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三分之二
解析:根据《反垄断法》第17条和第19条的规定,市场支配地位,是指经营者在相关市场内具有能够控制商品价格、数量或者其他交易条件,或者能够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能力的市场地位,因此ABD的表述正确。
6.下列属于经营者集中的是:(ABCD)
A. 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
B. 经营者通过取得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
C. 经营者合并
D. 经营者通过合同方式来达到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
解析:根据《反垄断法》第20条的规定,ABCD四个选项均属于法律规定的经营者集中的情形,故全选。
7.下列关于经营者集中的表述中,错误的有:(ABC)
A. 参与集中的每个经营者30%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份或者资产被同一个未参与集中的经营者拥有的,经营者可以不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
B. 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决定实施进一步审查的,应当自决定之日起60日内审查完毕,作出是否禁止经营者集中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经营者
C. 对不予禁止的经营者集中,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决定附加集中对竞争产生不利影响的限制性条件,但不得减少
D. 经营者集中达到国务院规定的申报标准的,经营者应当事先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
解析:根据《反垄断法》第21条的规定,D项正确。根据第22条的规定,参与集中的每个经营者50%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份或者资产被同一个未参与集中的经营者拥有的,经营者可以不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不是30%,故A项错误。
B项的错误在于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审查期限为90日,而非60日。
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对不予禁止的经营者集中,可以决定附加或者减少集中对竞争产生不利影响的限制性条件,故C错误。
8.下列关于行政性垄断的表述,正确的有:(B)
A. 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不是行政性垄断的主体
B. 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限定或者变相限定单位或者个人经营、购买、使用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属于行政性垄断
C. 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认为有必要时,可以采取专门针对外地商品的行政许可,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以保护本地经济的发展
D. 行政机关在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对外地商品采取重复检验、重复认证
解析: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经法律、法规授权,与行政机关一样,可以成为行政性垄断行为的实施主体,故A错误;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采取专门针对外地商品的行政许可,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故C错误;行政机关不得滥用-行政权力,对外地商品采取重复检验、重复认证,故D错误。B的表述符合《反垄断法》第32条的规定。
9.反垄断执法机构依法对涉嫌垄断行为进行调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
A. 对涉嫌垄断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反垄断执法机构举报,举报既可以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采用口头形式
B. 反垄断执法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执法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C. 对于中止的调查,经营者未履行承诺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恢复调查
D. 中止调查的决定是基于经营者提供的不完整或者不真实的信息作出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恢复调查
解析:对涉嫌垄断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反垄断执法机构举报,举报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提供相关事实和证据,故A错;对于中止的调查,经营者未履行承诺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恢复调查,而非“可以”,故C错。BD的表述均符合法律规定。
10.反垄断执法机构调查涉嫌垄断行为,可以采取下列措施:(ACD)
A. 进入被调查的经营者的营业场所或者其他有关场所进行检查
B. 讯问被调查的经营者、利害关系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要求其说明有关情况
C. 查封、扣押相关证据
D. 查询经营者的银行账户
解析:B选项的错误在于,应当“询问”而非“讯问”。ACD的表述均符合法律规定,根据《反垄断法》第39条的规定,除ACD表述的调查措施外,还可以查阅、复制被调查的经营者、利害关系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的有关单证、协议、会计账簿、业务函电、电子数据等文件、资料。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3396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