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模拟试卷7
A1型题
1.游离的黄酮苷元难溶或不溶于( )。(E)
A. 甲醇
B. 丙酮
C. 苯
D. 乙酸乙酯
E. 水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黄酮及其苷的溶解性。一般游离黄酮苷元难溶或不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乙醚等有机溶剂及稀碱水溶液中。
2.满山红的质量控制成分是( )。(B)
A. 芦丁
B. 杜鹃素
C. 麻黄碱
D. 大黄素甲醚
E. 人参皂苷Rb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含黄酮的常用中药。《中国药典》以杜鹃素为对照品对满山红进行含量测定。
3.与四氢硼钠试剂反应呈阳性的是( )。(C)
A. 二糖
B. 三糖
C. 二氢黄酮
D. 单糖
E. 多糖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黄酮的显色反应。在黄酮类化合物中,NaBH4对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专属性较高,可与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反应产生红色至紫色。其他黄酮类化合物均不显色,可与之区别。
4.用于黄酮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是( )。(E)
A. 碘-碘化钾反应
B. 甲基化反应
C. 酶解反应
D. 乙酰化反应
E. 盐酸-镁粉反应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黄酮的显色反应。盐酸-镁粉(或锌粉)反应:是鉴定黄酮类化合物最常用的颜色反应。多数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显橙红色至紫红色,少数显紫色~蓝色,当B-环上有-OH或-OCH3取代时,呈现的颜色亦即随之加深。但查耳酮、橙酮、儿茶素类则无该显色反应。异黄酮类化合物除少数例外,也不显色。
5.因保存或炮制不当,有效成分水解氧化,变为绿色的药材是( )。(A)
A. 黄芩
B. 黄连
C. 姜黄
D. 黄柏
E. 黄芪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含黄酮的常用中药。黄芩苷为淡黄色针晶,几乎不溶于水,难溶于甲醇、乙醇、丙酮,可溶于热乙酸。遇三氯化铁显绿色,遇乙酸铅生成橙红色沉淀。溶于碱及氨水中初显黄色,不久则变为黑棕色。经水解后生成的黄芩素分子中具有邻三酚羟基,易被氧化转为醌类衍生物而显绿色,这是保存或炮制不当的黄芩能够变绿色的原因。黄芩变绿后,有效成分受到破坏,质量随之降低。
6.FeCl3反应的条件是( )。(D)
A. 内酯环
B. 活泼氢
C. 蒽环
D. 酚羟基
E. 芳环
解析:
7.可用于区别3-羟基黄酮和5-羟基黄酮的显色反应是( )。(C)
A. 氨性氯化锶反应
B. 醋酸镁反应
C. 二氯氧锆-枸橼酸反应
D. 盐酸-镁粉反应
E. 四氢硼钠反应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黄酮的显色反应。锆盐多用2%二氯氧化锆甲醇溶液。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有游离的3或5-羟基存在时,均可与该试剂反应生成黄色的锆络合物。但两种锆络合物对酸的稳定性不同。3-羟基、4-酮基络合物的稳定性比5-羟基、4-酮基络合物的稳定性强(但二氢黄酮醇除外)。故当反应液中加入枸橼酸后,5-羟基黄酮的黄色溶液显著褪色,而3-羟基黄酮溶液仍呈鲜黄色(锆-枸橼酸反应)。
8.遇二氯氧锆甲醇液显黄色,加枸橼酸后黄色褪去的黄酮类化合物应具有( )。(B)
A. 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
B. 5-羟基黄酮
C. 邻二酚羟基
D. 3-羟基
E. 黄酮、儿茶素
解析:
9.葛根主要含( )。(E)
A. 二氢黄酮类化合物
B. 黄酮类化合物
C. 查耳酮类化合物
D. 黄酮醇类化合物
E. 异黄酮类化合物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含苷的常用中药。葛根含异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成分有大豆素、大豆苷、大豆素-7,4’-二葡萄糖苷及葛根素、葛根素-7-木糖苷。《中国药典》以葛根素为指标成分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
10.含不同羟基的黄酮类化合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 )。(C)
A. 一般酚羟基>7-羟基>5-羟基>7,4’-二羟基
B. 7,4’-二羟基>一般酚羟基>5-羟基>7-羟基
C. 7,4’-羟基>4’-羟基>一般酚羟基>5-羟基
D. 7.4’-二羟基>5-羟基>7-羟基>一般酚羟基
E. 7.4’-二羟基>7-羟基>5-羟基>一般酚羟基
解析:
11.在酸性条件下与硼酸反应生成亮黄色的为( )。(D)
A. 4-OH黄酮
B. 3-OH黄酮
C. 3-OH黄酮
D. 5-OH黄酮
E. 7-OH黄酮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黄酮的显色反应。当黄酮类化合物在无机酸或有机酸存在条件下,可与硼酸反应,生成亮黄色。显然,5-羟基黄酮及2’-羟基查耳酮类结构可以满足上述要求,故可与其他类型区别。
12.中成药“注射用双黄连(冻干)”主要成分是( )。(C)
A. 橙皮苷
B. 芦丁
C. 黄芩苷
D. 葛根素
E. 黄芩素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黄芩的主要成分。“注射用双黄连”组成包括:金银花、黄芩和连翘。黄芩主要含黄芩苷。
X型题
13.中国药典中质量控制成分为香豆素类( )。(A,C,E)
A. 秦皮
B. 大黄
C. 前胡
D. 马兜铃
E. 补骨脂
解析:
14.在《中国药典》中,秦皮的含量测定成分为( )。(B,C)
A. 总香豆素
B. 秦皮乙素
C. 秦皮甲素
D. 总多糖
E. 秦皮丙素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含香豆素的常用中药。《中国药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并规定本品按干燥品计,含秦皮甲素、秦皮乙素的总量不得少于1.0%。
15.《中国药典》中补骨脂的质量控制成分是( )。(B,C)
A. 补骨脂次素
B. 异补骨脂素
C. 补骨脂素
D. 七叶内酯
E. 七叶苷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含香豆素的常用中药。《中国药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材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含量。
16.在《中国药典》中,连翘的质量控制成分是( )。(A,D)
A. 连翘酯苷A
B. 罗汉松脂素
C. 连翘脂素B
D. 连翘苷
E. 松脂素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含香豆素的常用中药。连翘中的木脂素类成分多为双环氧木脂素及木脂内酯,《中国药典》以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为指标成分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
A3型题(含2小题)
木脂素类多数是游离的,也有少量与糖结合成苷而存在,由于较广泛地存在于植物的木部和树脂中,或开始析出时呈树脂状,故称为木脂素。
17.下列关于木脂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E)
A. 多数为无色或白色结晶(新木脂素除外)<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5423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