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章节复习 > 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模拟试卷1

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模拟试卷1

本单篇文档共5411字,内容预览35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医学类中医类(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章节复习 章节练习 1335人下载
价格: 1.00 原价:¥9.60
收藏

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模拟试卷1

A1型题

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C)

A. 辨证求因与审求论证

B. 望闻问切与辨证论治

C. 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

D. 阴阳五行与脏象经络

E. 以五脏为主的整体观

解析:中医学的两大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2.适用于“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是(C)

A. 实寒证

B. 实热证

C. 虚寒证

D. 虚热证

E. 阴阳两虚证

解析: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不宜用辛温发散药以散阴寒,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方法,即用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阳虚所生的阴寒。

3.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E)

A. 清气

B. 天气

C. 水精

D. 阳气

E. 精气

解析:精气是物质世界的本原,宇宙万物皆由精气所构成,宇宙自然界是一个万物相通、天地一统的有机整体。人体亦由精气所构成。

4.“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指的是(D)

A. 阴阳对立制约

B. 阴阳互根互用

C. 阴阳协调平衡

D. 阴阳相互转化

E. 阴阳互为消长

解析:阴阳转化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在阴阳消长过程中,超越了阴阳正常消长的阈值,事物必然向着相反的方面转化。阴阳的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种条件中医学称之为“重”或“极”。故曰:“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5.阴阳交感说的是(A)

A. 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B. 阴阳二气是运动的

C. 阴阳二气的相互运动

D. 阴阳二气的和谐状况

E. 阴阳二气的对峙

解析: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之间相互感应而交合,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阴阳二气的交感相错,是宇宙万物生成变化之究极本源。

6.依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阴中之阴的是下列哪一个(B)

A. 上午

B. 前半夜

C. 下午

D. 后半夜

E. 以上均非

解析:一日之中一七半夜从合夜天黑之时至半夜鸡鸣的时候,是一个完整一天24小时结束的最后阶段,这段时间入夜越深天越黑,晚上温度开始下降,人开始休息睡眠,一切开始沉寂,是阴气最盛的时候,所以是阴中之阴。

7.主要体现按五行学说确立抑强扶弱兼用治则的治法是(A)

A. 抑木扶土法

B. 佐金平木法

C. 培土制水法

D. 泻南补北法

E. 以上都不是

解析:根据相克关系确定治疗原则,主要为“抑强扶弱”。抑强可用于相克太过。如肝气横逆,犯胃克脾,出现肝脾不调、肝胃不和之证,称为木旺克土,以疏肝平肝为主。或者木本克土,反为土克,称为反克,亦叫反侮,如脾胃湿热或寒湿壅滞,影响肝的条达,当以运脾和胃为主。抑制其强者,则被克者的机能自然易于恢复。扶弱可用于相克不及,如肝之虚,影响脾胃健运,称为木不疏土,治宜和肝为主,兼顾健脾,以加强双方的机能。

8.五行学说指导诊断,面色发黑,脉象为沉,则病位在哪一部分(B)

A. 心

B. 肾

C. 肺

D. 脾

E. 肝

解析:由分析望、闻、问、切四诊所搜集的外在表现,依据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和五行生克乘侮规律,可确定五脏病变的部位,推断病情进展和判断疾病的预后。即所谓“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五行:木火土金水,对应五色:青赤黄白黑,对应五脉:弦洪缓浮沉,对应五脏:肝心脾肺肾。

9.除外下列哪一项,均为五脏具有的共同特点(A)

A. 实而不能满

B. 藏精气而不泻

C. 可行气于腑

D. 实体性器官

E. 病则多虚证

解析:五脏具有的共同特点是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10.下面哪一个脏具有“主疏泄”功能(C)

A. 肾

B. 肺

C. 肝

D. 脾

E. 心

解析:肝具有疏通、舒畅、条达以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说的是肝主疏泄,它也是保证机体多种生理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条件。

11.四肢肌肉强健有力主要取决于(C)

A. 心主血脉

B. 肾主骨

C. 脾主运化

D. 肺主气

E. 肝主筋

解析: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运正常,营养充盈,则肌肉丰满,四肢强健有力。中老年人脾虚不运,消化吸收机能失常,则食少纳呆,大便溏泻;升降失职,气机阻遏,则脘腹胀满疼痛;脾主四肢肌肉,中气不足,则四肢倦怠、乏力,消瘦。综上所述,四肢肌肉强健有力主要决定于脾主运化。

12.心和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A)

A. 阴阳升降,相互既济

B. 动静结合,互为阴阳

C. 精血互生,精神互用

D. 心火上炎,肾水润下

E. 水升克火,生中有克

解析:心为阳脏,位居膈上,属阳、属火;肾位于下焦,属阴、属水,心肾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阴阳相交,水火既济的关系。

13.下面哪个是胃的生理功能(C)

A. 受盛化物

B. 主持诸气

C. 受纳腐熟

D. 传化糟粕

E. 以上都不是

解析: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与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与脾相表里。

14.胃的特性之一是(D)

A. 喜润恶燥主升

B. 喜燥恶湿主升

C. 喜燥恶湿主降

D. 喜润恶燥主降

E. 以上都不是

解析:胃气的运动特点是“降”,即饮食物经胃腐熟后,下行传入小肠。胃气要维持“降”的特点,首先必须保持“通”,即畅行无阻。胃气通降(亦称和降),就能正常受纳饮食而下传小肠。故胃的生理特性是主通降和喜润恶燥。所谓喜润恶燥,是指胃中应保持充足的津液以利于饮食物的受纳和腐熟。胃中津液充足,方能维持其受纳腐熟的功能和通降下行的特性。

15.化生血液的最基本的物质是(C)

A. 先天之精

B. 津液

C. 水谷精微

D. 营气

E. 肾精

解析:水谷精微是血液的最基本的物质。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肝藏血,亦皆统摄于脾,故由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是血液生成的最基本物质,所以有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的说法。

16.体内液态物质的运行、输布和排泄,主要依赖气的哪些功能的配合(C)

A. 温煦与凉润

B. 中介与推动

C. 推动与固摄

D. 防御与固摄

E. 推动与温煦

解析:推动作用主要是推动经气的运行、血液的循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固摄作用是控制和调节汗液、尿液、唾液的分泌和排泄,防止体液流失。

17.大多循行于人体深部,且有一定循行径路的是(A)

A. 经脉

B. 别络

C. 浮络

D. 孙络

E. 络脉

解析: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纵行的主干。故曰:“经者,径也。”经脉大多循行于人体的深部,且有一定的循行部位。

18.属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5411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模拟试卷1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