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法资格(高级)模拟试卷103
单项选择题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 )。(C)
A. 司法权
B. 行政权
C. 立法权
D. 检察权
解析:
2.根据《反恐怖主义法》的规定,( )反恐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和( )人民法院可以依法认定恐怖组织和人员,(C)
A. 国家基层
B. 省级中级以上
C. 国家中级以上
D. 省级基层
解析:
3.谢某、刘某因小孩矛盾发生纠纷,进而大打出手,民警小王、老田接到报警到达现场时,谢某正用菜刀砍刘某,刘某到处躲闪。此时,( )。(C)
A. 民警可以立即使用武器制止谢某
B. 民警不得对谢某使用武器
C. 民警经警告无效后可以使用武器
D. 民警应当先使用警械,不能制止的再使用武器
解析:
4.在办理治安案件中,检查的情况应当制作检查笔录,由( )签名或者盖章。(A)
A. 检查人、被检查人或者见证人
B. 检查人和被检查人
C. 检查人和见证人
D. 检查人、被检查人和见证人
解析:
5.二人以上共同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 )。(A)
A. 根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在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分别处罚
B. 对主犯从重处罚
C. 对从犯从轻处罚
D. 分别裁决,合并执行
解析:
6.人民警察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收缴罚款之日起( )内,交至所属的公安机关;在水上、旅客列车上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抵岸或者到站之日起( )内,交至所属的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应当自收到罚款之日起( )内将罚款缴付指定的银行。(A)
A. 2日2日2日
B. 2日2日5日
C. 2日5日5日
D. 5日5日5日
解析:
7.担保人不履行担保义务,致使被担保人逃避行政拘留处罚执行的,公安机关可以对其处以( )。(C)
A. 警告
B. 行政拘留
C. 罚款
D. 追加保证金
解析:
8.下列关于处罚前告知说法错误的是( )。(D)
A. 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
B. 公安机关不得因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陈述、申辩而加重处罚
C.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提出的事实成立的,公安机关应当采纳
D. 有时间、有条件的,公安机关可以适当听取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意见
解析:
多项选择题
9.下列关于民警非工作时间履行职责的说法,错误的是( )。(A,B,C)
A. 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属于人民警察职责范围,但不属于自己所从事警种的具体职责的紧急情况,可以不履行职责
B. 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任何情况,都应当履行职责
C. 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履行职责,属于滥用职权,不受法律支持和保护
D. 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依法履行职责,同样受法律支持和保护
解析:
10.民警宋某和杨某着警服在所辖区内巡查。当二人检查到某村时,发现一人手中持有一把猎枪,形迹可疑。宋某喊道:“我是派出所的,你拿着枪干什么?站住!”对方没有站住,反而跑了起来,途中将猎枪丢掉,继续逃跑,宋某随即掏出枪朝其开了一枪,未击中,后又开了一枪,将此人当场打死。后经查证死者是该村村民朱某,当时在打猎(其无持枪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C)
A. 宋某所在公安机关应当向其追偿朱某的死亡赔偿金
B. 本案中,宋某开枪符合法律规定
C. 如果本案中朱某没有丢掉猎枪,而是先向宋某开枪,那么宋某向朱某开枪的行为合法
D. 宋某所属的公安机关应当向朱某家属进行补偿
解析:
11.村民李某在村委会殴打王某,打砸办公桌,扰乱村民委员会秩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D)
A. 李某构成殴打他人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B. 李某构成故意损毁财物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C. 李某构成破坏村民委员会秩序的行为
D. 对李某应当数过并罚
解析:
12.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阻碍下列正在执行紧急任务的( )通行的行为可以予以违反治安管理处罚。(A,B,C,D)
A. 消防车
B. 救护车
C. 警车
D. 工程抢险车
解析:
13.关于行政机关实施的下列行政强制措施,符合法律规定的有( )。(A,B)
A. 甲机关执法人员制作完现场笔录后,因当事人不会书写,故让其在笔录上盖章
B. 乙机关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派出了3名执法人员
C. 丙机关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未出示执法身份证件
D. 丁机关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未通知当事人到场
解析:
14.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过程中,遇有下列( )情形的,应当回避;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被侵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A,B,C,D)
A. 是案件的当事人的
B. 本人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
C. 与案件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D. 是案件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解析:
15.治安调解协议书应当包括( )等内容。(A,B,C,D)
A. 双方当事人、调解人员情况
B. 案件情况
C. 协议内容
D. 履行期限和方式
解析:
16.甲(17周岁)在一书店内偷书时,被店主乙发现后扭送至当地公安派出所,派出所民警对甲进行了询问。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的规定,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D)
A. 在对甲询问时,办案民警在笔录上记明甲的到案经过、到案时间和离开时间
B. 对甲询问完毕后,甲在笔录上只签名不捺指印,办案民警强制要求其签名并且捺指印
C. 对甲询问完毕后,办案民警让甲在笔录的最后一页签名或捺指印
D. 办案民警通过电话通知甲的父母到场,但其父母均出差未归,办案民警通知甲的教师丙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
解析:
判断题
17.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A)
A. 正确
B. 错误
C.
解析:
18.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是无产阶级专政。(A)
A. 正确
B. 错误
C.
解析:
19.陈某因不满下岗安排,驾车冲向人群,报复社会,造成10人死亡。根据《反恐怖主义法》的规定,此次事件不能被定性为恐怖事件。(A)
A. 正确
B. 错误
C.
解析:
20.张某实施抢劫犯罪后逃跑,民警顾某追捕。在追捕过程中,顾某只能使用警械,不能使用武器。(B)
A. 正确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4066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