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教师公开招聘 > 教师公开招聘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单项选择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95

教师公开招聘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单项选择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95

本单篇文档共9107字,内容预览35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公务员类教师公开招聘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教师公开招聘 真题试卷 2069人下载
价格: 0.80 原价:¥9.00
收藏

教师公开招聘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单项选择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95

单项选择题

1.(2014)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 )。(B)

A. 教育政策

B. 教育价值取向

C. 教育模式

D. 教育方法

解析:素质教育实质上是一种新的教育价值取向。

2.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本质就是解决( )(B)

A. 教师的尊重与被尊重的矛盾

B. 学生的知与不知的矛盾

C. 师生之间的平等与不平等的矛盾

D. 师生之间的民主与不民主的矛盾

解析: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D)

A. 自觉性

B. 果断性

C. 坚韧性

D. 自制性

解析: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个体自觉地确定行动目的,并独立自主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意志的果断性是指一个人是否善于明辨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方面的意志品质。意志的坚韧性是指在执行决定阶段能矢志不渝,坚持到底,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顽强乐观地面对和克服。意志的自制力是指能够完全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言行的意志品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体现意志的自制性。

4.(2018年济南济阳)小明的妈妈说:“如果你期末考试成绩高,就免去你每周末刷碗的任务。”这属于( )(B)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消退

解析:

5.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C)

A. 勤奋感对自卑感

B. 主动感对内疚感

C.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 自主感对羞耻感

解析:12~18岁阶段的危机冲突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体验忠诚的实现。

6.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提倡的从学生所熟知的事物或现象出发.通过师生问答从而让学生得到正确答案的教学法是( )。(B)

A. 实践法

B. 产婆法

C. 讲授法

D. 陶冶法

解析: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被称为“产婆法”或“问答法”。故选B。

7.在原有学习基础上再过度学习( ),效果最好。(C)

A. 100%

B. 150%

C. 50%

D. 80%

解析:过度学习效应是由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的,是指人们对所学习、记忆的内容达到了初步掌握的程度后,如果再用原来所花时间的一半去巩固强化即在原有学习基础上再过度学习50%,使学习程度达到150%,将会使学习效果达到最佳。

8.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D)

A. 教学方法

B. 教师

C. 学生

D. 学习过程

解析: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9.【2015云南玉溪】智力的性别差异研究成果表明,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 )。(B)

A. 男优于女

B. 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C. 女优于男

D. 男女总体水平,有年龄相等,有的则不相等

解析: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男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女性大。

10.曹操带军打仗时,让将士们通过望梅止渴的方式来解决口渴问题,这里面运用了心理学上的什么原理?( )(B)

A. 联觉效应

B. 心理暗示

C. 态度效应

D. 思维固化

解析:心理暗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望梅止渴”讲了一个典型的心理暗示作用:古代魏国曹操的部队在行军路上,由于天气炎热,士兵都口干舌燥,曹操见此情景,大声对士兵说:“前面有梅林。”士兵一听精神大振,并且立刻口生唾液。这是曹操巧妙地运用了“望梅止渴”的暗示,来鼓舞士气。

11.【2015山东事业单位】低年级学生擅自离开座位时,教师忽略了他们,转而表扬那些保持不动的学生,离座率会下降。这是因为离座的学生受到了( )。(C)

A. 直接强化

B. 自我强化

C. 替代强化

D. 间隔强化

解析:替代性强化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的一个概念,指一种榜样替代的强化。一般说来,学习者如果看到他人成功的行为、获得奖励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如果看到失败的行为、受到惩罚的行为,就会削弱或抑制发生这种行为的倾向。这样一来,对榜样行为的强化,通过学习者的观察、体验而可以转化为学习者自身的动机作用。

12.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素质,根据(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法》

D. 国际法

解析:

13.【2016贵州黔东南州】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 )。(B)

A. 依法执教

B. 教书育人

C. 爱岗敬业

D. 团结合作

解析: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教书育人。

14.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问题教学法启发学生的思维时,应注意“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听其言,观其行”,这主要是为了( )。(B)

A. 准确把握教学时机,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B. 得到及时的反馈.并做出相应的控制调节

C. 调节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决定作用。

D. 加大问题的深度和难度.充分跨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解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各种途径和手段启发学生的思维时,也应注意“听其言,观其行”,接收从学生身上发出的反馈信息,并及时做出相应的控制调节。这就要求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有较好的注意分配能力,才能及时地捕获准确的反馈信息。

15.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D)

A. 记忆力

B. 观察力

C. 想象力

D. 思维力

解析: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成分,并以思维力为核心。故选D。

16.实质教育论的代表人物是( )。(C)

A. 英国的洛克和瑞士的裴斯泰洛夫

B. 英国的洛克和德国的赫尔巴特

C. 德国的赫尔巴特和英国的斯宾塞

D. 瑞士的裴斯泰洛夫和英国的斯宾塞

解析: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须进行特别的培养和训练,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与斯宾塞。

17.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儿童感知客观事物与现象的基本方法是( )(A)

A. 观察

B. 科学实验

C. 分类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9107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教师公开招聘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单项选择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95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