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大学语文 > 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133

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133

本单篇文档共7222字,内容预览35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专升本类成考专升本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大学语文 模拟试卷 1072人下载
价格: 免费 原价:¥8.00
收藏

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133

选择

1.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为一篇      (    )(B)

A. 辞赋

B. 史论

C. 奏疏

D. 小说

解析:《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论证严密的史论,作者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

2.笼罩《天净沙.秋思》全篇景色的是      (    )(D)

A. 枯藤老树

B. 小桥流水

C. 古道瘦马

D. 夕阳西下

解析:《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一幅暮秋时节,天涯游子在落日的余晖中驻足思乡的图景。整幅画面以夕阳西下为背景,依次展开。

3.《门槛》中“一座大楼”的象征意义是      (    )(A)

A. 革命事业

B. 革命征途上的险阻

C. 人民群众对革命者的崇敬

D. 勇于献身的革命战士

解析:B项是“门槛”的象征意义,C项是“一位圣人”的象征意义,D项是“一位姑娘”的象征意义。

4.“祸起萧墙”、“日薄西山”、“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等成语分别出自      (    )(D)

A. 《郑伯克段于鄢》、《陈情表》、《庄子.秋水》

B. 《季氏将伐颛臾》、《五代伶官传序》、《马伶传》

C. 《冯谖客孟尝君》、《前赤壁赋》、《马伶传》

D. 《季氏将伐颛臾》、《陈情表》、《李将军列传》

解析:“祸起萧墙”源自《季氏将伐颛臾》中的“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一句。“日薄西山”出自李密的《陈情表》。比喻人老将死。“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司马迁用以比喻李广人格的伟大和战功的卓著的比喻句,出自《李将军列传》。故选D。

5.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是      (    )(B)

A. 韩愈

B. 白居易

C. 柳宗元

D. 岑参

解析:白居易是中唐诗坛上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其诗歌声调优美,富于形象性。并以通俗易懂、雅俗共赏著称于当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6.《种树郭橐驼传》中,与“养民”治国构成类比关系的种树原理是      (    )(C)

A.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B. 爱之太殷,忧之太勤。

C.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D. 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解析:《种树郭橐驼传》是一则带有寓言性质的散文,作者借“养树”之理阐述“养民”之术,认为为政应像种树一样,“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7.《西厢记.长亭送别》的语言特色是      (    )(D)

A. 慷慨悲凉

B. 沉郁顿挫

C. 明白晓畅

D. 优美雅致

解析:《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体现了王实甫一贯的行文特色,风韵优美,曲词清丽,语言优美雅致。

8.《声声慢》(寻寻觅觅)中,抒写昔盛今衰、身世变迁的词句是      (    )(C)

A.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B.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C.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D.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解析:C项既写出了词人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词人由花之凋零感时伤怀,抒写了昔盛今衰、身世变迁的感叹。

9.宗臣写《报刘一丈书》的原因是      (    )(A)

A. 有感于普遍存在的官场腐败

B. 有感于刘一丈与父亲的亲情

C. 有感于自己“常不见悦于长吏”

D. 有感于刘一丈信中的“上下相孚”

解析:《报刘一丈书》的主要写作目的是揭露明代官场腐败,所以A项正确。

10.下列作品中,两种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使用的是      (    )(D)

A. 《风波》

B. 《断魂枪》

C. 《嘱咐》

D. 《米龙老爹》

解析:《米龙老爹》在叙事方式上的主要特点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交互使用,如军事法庭审讯部分用第一人称来叙述,而对米龙老爹孤身杀敌、失手被捕的过程则用了第三人称叙述。

11.在《爱尔克的灯光》中,“爱尔克的灯光”的象征意义是      (    )(B)

A. 封建家庭和礼教的没落和崩溃

B. 美好希望的破灭和生活的悲剧

C. 对旧家庭的憎恶和对财富的鄙弃

D. 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

解析:A项是旧居灯光的象征意义,D项是心灵的灯光的象征意义,C项与灯光的象征意义无关,是文章的主旨思想。

12.《风波》在总体上采取的是      (    )(B)

A. 象征手法

B. 白描手法

C. 对比手法

D. 隐喻手法

解析:《风波》在描写风物、叙述事件、塑造人物形象时,主要采用了传统的白描手法,如对七斤的塑造,通过简白的描述,短短几句话,就表现了七斤愚昧无知、浅薄懦弱。

13.《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上片写景的主要特点是      (    )(B)

A. 移情于景

B. 白描铺叙

C. 虚实交错

D. 因情造景

解析:《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上片主要采用了白描铺叙手法,描写登高所见之景,为下片直抒思乡之情做铺垫。

14.《香市》中描绘往昔香市的热闹情景的主要目的是      (    )(C)

A. 追忆儿时的美好记忆

B. 向往昔日的繁华

C. 反衬今日香市的冷落

D. 暴露农村的落后

解析:《香市》中,作者描绘往昔香市的热闹情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反衬今日香市的冷落,从而突出作品的主题。

15.《背影》中三次写到儿子望着父亲的背影流眼泪,从表现父爱的深度来说,这种表现方法是      (    )(B)

A. 铺垫反复

B. 侧面烘托

C. 对比突出

D. 象征暗示

解析:《背影》中儿子三次望着父亲的背影流泪,表现了儿子对父亲的思念,也从侧面拱托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16.下列句子中,“乃”字可译为“才”的是      (    )(B)

A. 乃徙为上郡太守。

B. 乃许之,以为前将军。

C.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

D. 乃竞辍其技不奏。

解析:“乃许之,以为前将军”一句应译为:(皇上)才答应了这件事(指李广请随军攻打匈奴的事),任命他为前将军。“乃”译为“才”,故选B。

17.下列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是      (    )(A)

A.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逸豫可以亡身:贪图安逸享乐只能使自身灭亡。

B. 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

皆感激为云泣下:都感激南霁云而掉下眼泪。

C. 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

千金,重币也:千金是很多的钱。

D.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无由会晤:没有理由见面。

解析:B项应译为:(宾客们)都被南霁云的行为感动激发得流下了眼泪。C项应译为:千百斤黄金是贵重的财礼。D项应译为:没有机会见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7222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133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