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劳动法多项选择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
多项选择题
1.2012年4月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内容较之先前立法的主要变化包括 ( )(A,B,C,D)
A. 规定了用人单位在劳动场所应当预防和制止对女职工的性骚扰的义务
B. 规范了女职工的产假假期和产假待遇
C. 调整了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
D. 调整了女职工劳动保护的监督管理体制
解析:2012年4月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内容较之先前立法的主要变化包括:规定了用人单位在劳动场所应当预防和制止对女职工的性骚扰的义务;规范了女职工的产假假期和产假待遇;调整了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调整了女职工劳动保护的监督管理体制。
2.下列选项中关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和诉讼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包括 ( )(B,C,D)
A. 发生劳动争议后,当事人必须先申请调解
B. 经调解劳动争议仍未解决,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C. 当事人不得因不服仲裁裁决而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D. 当事人不得因不服人民法院判决而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解析:调解不是劳动争议处理必经程序,发生劳动争议后,当事人也可以不经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请仲裁。A项表述错误。B、C、D项均为正确表述。
3.下列选项中关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竞业限制协议约定的内容,符合《劳动合同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的包括 ( )(B,C,D)
A.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50%,按月支付经济补偿
B. 因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3个月未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可以请求解除竞业限制约定
C. 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后,用人单位有权要求劳动者按照约定继续履行竞业限制义务
D. 在竞业限制期限内用人单位有权解除竞业限制协议,但应额外支付劳动者3个月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
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第6条规定,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但未约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故A项袁述错误。B、C、D项均符合《劳动合同法》及相关司法解释。
4.王某是甲公司职工一方的集体协商代表,下列选项中关于王某在履行协商代表职责期间应受到保护的说法正确的包括 ( )(A,B)
A. 甲公司无正当理由不得调整王某的工作岗位
B. 王某的劳动合同到期,其合同期限应延长至完成履行协商代表职责之时
C. 王某不能胜任工作的,甲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D. 王某严重违反甲公司规章制度,甲公司也不能解除劳动合同
解析:《集体合同规定》第28条规定,职工一方协商代表在其履行协商代表职责期间劳动合同期满的,劳动合同期限自动延长至完成履行协商代表职责之时,除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与其解除劳动合同:(1)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的;(2)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3)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职工一方协商代表履行协商代表职责期间,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不得调整其工作岗位。
5.徐某在某单位从事产品推广工作。徐某人职时隐瞒了已婚事实并向单位保证提供的个人信息真实,否则同意离职。任职期间徐某怀孕,因先兆流产住院,某单位以徐某未如实告知婚姻状况构成欺诈为由将其解雇。徐某提起劳动仲裁。下列判断正确的包括 ( )(A,B)
A. 徐某的婚姻状况与其履行劳动合同无关,而对无关事项的隐瞒并不会使某单位作出错误判断,进而违背真实意思表示而订立劳动合同
B. 徐某的隐婚行为有违诚信,应当对其提出批评,但该行为并不构成欺诈,某单位不能据此与徐某解除劳动合同
C. 即使徐某在订立劳动合同时违反了如实告知义务,也只能导致劳动合同无效而不是劳动合同解除
D. 徐某怀孕期间,用人单位不能以任何理由解除劳动合同
解析:根据劳动合同的相关法律,徐某的隐婚行为有违劳动合同订立的诚信原则,但是徐某的婚姻状况与其履行劳动合同无关,而对无关事项的隐瞒并不会使某单位作出错误判断,进而违背真实意思表示而订立劳动合同,故合同有效。徐某的隐婚行为有违诚信,应当对其提出批评,但该行为并不构成欺诈,某单位不能据此与徐某解除劳动合同。
6.下列权利属于劳动者的就业权内容的有 ( )(A,B,C)
A. 就业自由权
B. 就业平等权
C. 解雇限制权
D. 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权
解析:劳动者就业权的内容:就业自由;就业平等;就业促进。
7.下列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 )(A,B,C,D)
A. 对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B. 若出现法律、法规规定或双方约定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该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也可以解除
C. 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以某项工作或工程的时间长度为准,当某项工作或工程完成后,劳动合同自行终止
D. 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双方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合同
解析: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的是:(1)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lO年的;(2)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
8.我国处理工资与物价关系的基本方式有 ( )(C,D)
A. 工资集体协商
B. 欠薪保障基金
C. 工资调整
D. 物价补贴
解析:在我国,处理工资与物价关系的基本方式有:工资调整和物价补贴。
9.下列情形签订的劳动合同,可以认定无效或部分无效的有 ( )(B,D)
A. 某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丁签订的劳动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
B. 某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乙约定,社会保险费用由劳动者自行缴纳
C. 某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丙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缺少劳动保护条款
D. 某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甲签订劳动合同,为期一年,工作内容是运送假钞
解析:无效劳动合同,是指当事人违反法律、法规或违背平等、自愿原则签订的对当事人全部或部分不产生法律约束力的劳动合同。
10.涉及劳动刑事法律责任的主要犯罪有 ( )(A,B,C,D)
A. 重大安全事故罪
B. 强迫劳动罪
C. 违章冒险作业罪
D.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解析: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是刑法修改后新增设的罪名,是指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刑法》第244条规定:强迫劳动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强迫他人劳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根据《刑法修正案(六)》第1条第2款的规定,犯本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依据情况及现实除以无上限的罚款及政治权利剥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8029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