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申硕(同等学力)临床医学学科综合内科学模拟试卷42
A1/A2型题
1.男性,35岁,反复咳嗽半年,有血丝痰伴乏力。间断发热1个月,体温37.3℃~38.0℃。胸部X线片示右上肺片状阴影,密度不均。血白细胞10.2×109/L。应用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1周效果不佳。最可能的诊断是(E)
A. 小叶性肺炎
B. 原发性肺癌
C. 肺脓肿
D. 支气管扩张症
E. 肺结核
解析:血丝痰伴乏力,间断发热,常规抗生素无效,同时为青年患者,首先考虑肺结核。
2.关于支气管哮喘发作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不正确(C)
A. 强迫端坐位
B. 出现严重呼气性呼吸困难
C. 呼吸动度增大,呈吸气位
D. 语音震颤减弱
E. 大汗淋漓伴发绀
解析:支气管哮喘发作时患者可出现严重的呼气性呼吸困难,被迫采取坐位或端坐位,呼吸辅助肌参与呼吸,严重者大汗淋漓伴发绀。呼吸动度变小,呈吸气位。由于多数并发肺气肿,故语音震颤减弱。两肺可闻及干啰音和哮鸣音。
3.男,65岁,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病史20余年,近5年来间断出现下肢水肿,7天前受凉后咳、痰、喘加重,难以入睡,时有躁动。以下治疗错误的是(E)
A. 抗感染
B. 化痰
C. 利尿
D. 营养支持
E. 安眠镇静
解析:患者老年男性,有慢性肺疾病,近5年来间断出现下肢水肿,考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可能性大。现因感染诱发病情加重,应给予抗感染、化痰、解痉平喘、营养支持和改善右心功能等治疗。但应避免给予安眠镇静剂,以免出现呼吸中枢受抑制,加重通气功能障碍,甚至诱发肺性脑病。
4.下列关于继发性肺结核的叙述,正确的是(A)
A. 肺部病变好发于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
B. 治疗后病变吸收较快,短期内可有变化
C. 继发性肺结核不包括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D. 5个单位的PPD试验阴性可以排除继发性肺结核
E. 多隐匿起病,不会出现急性发病和高热
解析:1999年公布的结核病分类标准中,继发性肺结核包括浸润性、纤维空洞和干酪性肺炎等。继发性肺结核常有空洞形成或干酪样坏死,病灶好发于两上肺尖后段或下叶背段,起病多缓慢,但呈干酪性肺炎时,起病可以急剧。胸部X线的特点包括病变吸收慢、1个月以内变化较小。PPD试验阴性除表明未受感染外,还可见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受干扰时。
5.在以下肺炎中,整个病理过程中没有肺泡壁和其他结构损伤的是(A)
A. 肺炎链球菌肺炎
B.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C. 克雷伯杆菌肺炎
D. 流感嗜血杆菌肺炎
E. 铜绿假单胞菌肺炎
解析:肺炎链球菌不产生毒素,不引起原发组织坏死或形成空洞,其致病力是由于含有高分子多糖体的荚膜对组织的侵袭,首先引起肺泡水肿,后出现细胞的渗出。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均可引起组织坏死,造成肺泡壁和其他结构损伤。
6.关于继发性高血压,下列哪项不正确(B)
A. 慢性肾小球肾炎所致高血压主要与水钠潴留及血容量增加有关
B. 肾血管性高血压在继发性高血压中属不常见的一种
C.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仅少数病例可发展为重度或恶性高血压
D. 嗜铬细胞瘤在继发性高血压中是较少见的一种
E. 对40岁以下高血压患者应着重考虑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性
解析:慢性肾小球肾炎主要病变为两肾弥漫性肾小球病变,可有肾小球内皮系膜增殖性炎症、肾小球硬化等。其所致的高血压主要与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有关。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由肾上腺皮质肿瘤或增生,分泌过多醛固酮引起的综合征,高血压是其主要临床表现,大多表现为轻、中度,少数可发展为重度或恶性高血压。嗜铬细胞瘤可由于肿瘤持续或间断地释放大量儿茶酚胺而引起持续或阵发性高血压,此类病变在继发性高血压中是较少见的一种。肾血管性高血压是指单侧或双侧肾动脉主干或分支狭窄引起的高血压,在继发性高血压中属常见的一种,在国外以动脉硬化为最常见,而我国以大动脉炎为最常见。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对40岁以下高血压患者应着重考虑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性。
7.男性,52岁,1周来出现阵发性夜间心前区闷胀。伴出汗,每次持续约10分钟,能自行缓解,白天可正常工作。1小时前在熟睡中再发心前区胀痛,明显压抑感,自服速效救心丸无效,症状持续不缓解而来院。既往体健,无类似发作。入院查心电图呈心前区导联ST段抬高。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D)
A. 劳力性心绞痛
B. 初发性心绞痛
C. 恶化型心绞痛
D. 变异型心绞痛
E. 梗死后心绞痛
解析:此患者症状发作为较典型的心绞痛,其特点为:夜间发作、持续时间较长、药物缓解效果不明显、发作时心电图出现ST段抬高。综上所述,该患者心绞痛的类型是属于变异型心绞痛。
8.下列哪项符合原发性高血压高危组标准(D)
A. 高血压2级伴1个危险因素者
B. 高血压2级伴2个危险因素者
C. 高血压2级伴靶器官损害
D. 高血压1~2级伴3个危险因素者
E. 高血压3级
解析:高血压的危险度分层可依据血压水平结合危险因素及并发的器官受损情况进行分层。一般分为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组。对于高危组的标准为:高血压1(140~159/90~99)~2(160~179/100~109)级伴至少3个危险因素者。选项中A、B两项应属于中危组,选项C、E两项应属于极高危组,而选项D符合高危组。
9.有关急性右心室梗死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E)
A. 中心静脉压增高而肺毛细血管楔压正常
B. 常与下壁及后壁心肌梗死同时出现
C. 增加右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可有利于维持左心室功能
D. 应慎用利尿剂治疗
E. 应用冠脉内溶栓治疗的危险性比左心室梗死大
解析:右心室梗死后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右心衰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右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右心搏血量减少,右心房压力增高,使中心静脉压增高,由于右心搏血量减少,肺循环内血流量相对不足,肺毛细血管楔压常可稍低或正常。同时,右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及压力的增加可相对地提高右心的排血量,所以不宜采用利尿剂。从解剖学上可知,多数人的右心室和左心室下壁及后壁是由右冠状动脉供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6649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