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申硕(同等学力)临床医学学科综合内科学模拟试卷41
A1/A2型题
1.女性,57岁,因肠坏死行部分小肠切除、肠吻合术,术后腹腔感染,已高热3日,诉憋气明显。查体:呼吸32次/分,鼻翼扇动,发绀,双肺底可闻及少许细小湿啰音,心率120次/分。动脉血气分析:pH7.48,PaO2 48mmHg,PaCO2 25mmHg。最可能的诊断是(A)
A.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B.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C. 急性左心衰竭
D. 自发性气胸
E. 大叶性肺炎
解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典型的改变为PaO2降低,PaCO2降低,pH升高。ARDS多于原发病起病后72小时内发生,约半数发生于24小时内。除原发病的相应症状和体征外,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呼吸加快,并呈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发绀,常伴有烦躁、焦虑、出汗等。其呼吸困难的特点是呼吸深快、费力,患者常感到胸廓紧束、严重憋气,即呼吸窘迫,不能用通常的吸氧疗法改善,亦不能用其他原发心肺疾病(如气胸、肺气肿、肺不张、肺炎、心力衰竭)解释。早期体征可无异常,或仅在双肺闻及少量细湿啰音;后期多可闻及水泡音,可有管状呼吸音。
2.关于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说法错误的是(E)
A. P50升高时,曲线右移
B. PaO2在60mmHg以上部分为平坦部分
C. pH降低时,曲线右移,利于组织利用氧
D. 临床应避免曲线左移,防止组织缺氧
E. P50是PaO2在50mmHg时的SaO2值
解析:PaO2与SaO2的相关曲线称为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呈S形,分为平坦段和陡直段两部分,PaO2在60mmHg以上部分为平坦部分。P50是SaO2在50%时的PaO2值。P50升高时,曲线右移;P50降低时,曲线左移。曲线受血中氢离子浓度即pH的影响,pH降低时,曲线右移,利于氧和血红蛋白解离,向外周组织释放氧;曲线左移,则易加重组织缺氧,临床应尽量避免此种情况发生。
3.目前认为关于肺气肿发生的机理,下列哪项不正确(A)
A. 弹性蛋白酶活性受抑制
B.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
C. 血清α1-抗胰蛋白酶活力低下
D. 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蛋白分解酶增多
E. 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肺组织营养障碍
解析:关于肺气肿发生的机理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其中有关于弹性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失衡学说。体内存在着弹性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主要为α1-抗胰蛋白酶)。弹性蛋白酶能分解弹力纤维,造成肺气肿病变;正常弹性蛋白酶的抑制因子可抑制弹性蛋白酶的活力,避免弹力纤维过度分解而引起肺气肿。所以,弹性蛋白酶的活性增强就容易发生肺气肿,选项A的提法不正确。此外,α1-抗胰蛋白酶缺乏及活力低下,肺部慢性炎症使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蛋白分解酶增加,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血液供应减少,肺组织营养障碍等均可能是肺气肿的产生原因。
4.下列关于闭合性气胸采用排气疗法的叙述,正确的是(B)
A. 每次抽气不宜超过1.5L
B. 积气量多者可每日抽气一次
C. 胸腔闭式引流应为首选排气方式
D. 肺复张能力差者,应尽快将气抽尽
E. 积气量达到该侧胸腔容积的15%即可抽气
解析:闭合性气胸患者采用排气疗法的原则是:如气胸患者的肺被压缩小于20%,则可采用保守治疗,无须抽气。如积气量大,症状明显者可每日抽气1~2次,但每次抽气量不宜超过1000ml(1L)。如患者肺复张能力较差,应采用胸腔闭式引流,不宜过快将气抽尽。闭式引流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常用方法,但适用于张力性气胸、交通性气胸、心肺功能较差等症状较重的闭合性气胸患者,一般性闭合性气胸不宜首选胸腔闭式引流。故本题仅有选项B是正确的。
5.用于鉴别COPD和支气管哮喘的试验是(E)
A. 过敏原试验
B. 支气管激发试验
C. 低氧激发试验
D. 运动试验
E. 支气管扩张试验
解析:根据COPD定义,COPD肺功能表现是以不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点,其气流受限具有不可逆或部分可逆性,支气管哮喘是以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点。支气管扩张试验是用于检测气流受限的可逆程度的检查,用于鉴别COPD和哮喘。过敏是哮喘患者常见的病因,COPD也可能存在过敏因素,过敏原试验只在哮喘的诊断和病因明确方面起到辅助作用。气道高反应性是支气管哮喘的特点,但COPD亦有部分患者存在气道高反应性,支气管激发试验主要用于临床表现不典型哮喘患者的辅助诊断。运动激发试验是支气管激发试验的一种,对于药物激发阴性患者可以应用。低氧激发试验为错误干扰答案,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E。
6.关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下列哪项正确(D)
A. 乳头肌断裂多见于二尖瓣前乳头肌
B. 心脏破裂多见于室间隔穿孔破裂
C. 心室壁瘤发生于心梗后3个月
D. 急性心梗早期即可伴发肺梗死
E. 心梗后综合征发生率为1%~2%
解析: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乳头肌断裂多发生在二尖瓣后乳头肌;心脏破裂多为心室游离壁破裂;心室壁瘤可在急性心肌梗死后1周内产生;心肌梗死后综合征的发生率约为10%左右。急性心肌梗死起病1~2周内即可发生栓塞,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者部分脱落即可发生肺梗死。
7.男性,40岁,不同日共3次测量血压皆为150/90mmHg,按国际上统一标准,该患者可诊断为(A)
A. 高血压1级
B. 正常血压
C. 高血压2级
D. 正常血压高限
E. 理想血压
解析:
8.下列哪项不引起高排血量心力衰竭(E)
A. 严重贫血
B.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C. 动一静脉瘘
D. 脚气病
E. 二尖瓣关闭不全
解析:高排血量心力衰竭是指患者临床出现有心功能不全的表现,但其心搏出量或每搏量并未减少,甚至有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8368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