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公共关系学 > 全国自考公共关系学(论述题)模拟试卷1

全国自考公共关系学(论述题)模拟试卷1

本单篇文档共4928字,内容预览35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自考类经管类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打包下载。
公共关系学 章节练习 1252人下载
价格: 1.00 原价:¥7.00
收藏

全国自考公共关系学(论述题)模拟试卷1

论述题

1.公共关系与人群关系的联系与区别。

(1)公共关系与人群关系的联系。

人群关系主要指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而良好的内部关系是公共关系的基础。与内部公众沟通,协调内部关系也是公共关系实务的重要内容。同时,公共关系学也要借助行为科学及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人群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以便科学地处理人群关系。

(2)公共关系与人群关系的区别。

①公共关系不局限于组织和群体内部的传播沟通,还包括大量的外部关系,要面对复杂的社会公众环境。

②公共关系不局限于管理现场直接面对面的群体关系和个人关系,还需要特别关注不直接见面的、远距离的人群沟通,并十分重视人群环境的长远变化和发展趋势。

另外,人际关系和人群关系均侧重于从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角度来探讨人和人的关系,而公共关系则从信息传播沟通的角度研究人和人的关系。

解析:

2.公共关系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1)公共关系人员的知识结构。

①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知识。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公共关系的由来和历史沿革;公共关系的职能;公共关系活动的基本原则;公共关系的三大要素的概念和类型;不同类型公共关系工作机构的构建原则和工作内容;公共关系工作的基本程序等。

②公共关系的基本实务知识。公共关系的基本实务知识包括:公共关系调研、公共关系活动策划、公共关系活动实施和评估、公众分析、与各类公众打交道、社交礼仪的知识等。

(2)公共关系人员的能力结构。

公共关系人员基本能力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

②良好的组织能力。

③健全的思维和谋划能力。

④敏锐的观察能力。

⑤很好的自制自控和灵活应变的能力。

⑥善于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⑦掌握政策、理论的能力。

解析:

3.正确对待和处理与非正式团体的关系。

(1)非正式团体概述。

所谓非正式团体是组织中存在的未经官方正式规定而自然形成的以满足个人需求和欲望的团体。非正式团体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①以相近的心理特征和共同的心理需求为基础,自发形成。

②实行的是感情逻辑,以感情作为聚合的纽带,以团体共同的感情和态度作为价值标准。

③团体内具有很强的整体意识和压力,有不成文的行为规范,对其成员的行为有极大的约束力。

④团体内部有自然形成的领袖人物(常称之为意见领袖),其威信高、影响力大。

⑤团体中有比较灵敏的信息传递渠道,成员之间思想沟通度深且通畅。

⑥有两重性作用。在与正式组织目标一致时,非正式团体能成为组织的辅助力量;相反,则会成为组织的异己力量,削弱或阻碍正式组织目标的实现。

(2)与非正式团体相处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对于积极型或正面型的非正式团体,应采取支持和保护的原则。

②对于中间型非正式团体则应持慎重的态度,注意引导和争取。

③对于消极型非正式团体则应采取必要措施以防其进一步质变和恶化,总的原则是教育、改造。

(3)与非正式团体中领袖人物交往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不要瞧不起他们、嫌弃他们,要善于和他们交朋友。

②要熟悉他们的长处,利用他们的长处。

③注意平时多沟通,及时把组织的有关情况告知他们,争取他们的合作。

④若有新政策或重大举措将出台,要先向他们宣传解释,倾听他们的意见。

⑤对他们反映的情况,提出的意见要表示重视、信任,不要流露无所谓或不重视的神态。

⑥如果有可能,尽量安排他们做一些较重要的工作。

⑦不宜频频交往,也不可用行政压力手段,使他们成为单方面的“传声筒”。

解析:

4.需要的五个层级。

(1)生理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是维持体内平衡的需要,包括维持生存和繁衍后代所必需的各种物质条件。生理的需要是人类维持生存的最基本需要,是人类所有需要中的优势需要,也是需要层次系统的基础。

(2)安全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是免除危险、消除威胁的各种需要。

(3)社交的需要。

社交的需要是渴望与他人建立情感上的联系,要求在社会中占有自己的位置,扮演一定的角色,得到他人的承认。与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相比较,社交的需要更精致、细密,更难以捉摸,大多数人都有强烈的社交需求,若得不到及时满足,便会影响精神健康,甚至导致精神疾病。

(4)尊重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是追求自尊、自重并能获得他人的好评与尊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努力,以良好的品质和工作绩效使他人肯定自己的人格、劳动、工作、能力、品质、才干,并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二是希望自己在家庭、工作单位以及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地位,获取更多、更高的声誉、威望、赞扬,受到他人的尊重,产生更大的影响。

(5)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一个人能从事自己最适宜的工作,发挥最大的潜力,充分展现个人的思想、情感、愿望、兴趣、意志和品质,证明自己的能力与才干,实现个人抱负和理想,并不断地自我创造和自我发展。

解析:

5.电子媒介的优缺点。

电子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新的传播媒介。广播、电影、电视相继诞生,使人类社会从20世纪中叶开始慢慢步入到电子传播阶段。进入21世纪,电子技术迅速发展,计算机、光纤通信等迅速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广播、电视在很短的时间里得到普及。从印刷媒介开始的大众传媒在今天获得了全新的意义。

电子媒介具有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具备多通道的优点,可以满足不同要求的受传者。同时,它也有直接记录性差、选择性不够等的局限性。

解析:

6.试述对外开放参观应认真研究的问题。

组织在组织对外开放参观的活动时应认真研究以下八个方面的问题:

(1)目的:组织对外参观活动应有明确目的。

(2)规模:参观活动开展之前要确定规模的大小,从而作出相应的安排。少数几个人参观时,可以陪同到组织的几个部门并介绍情况,赠送资料和纪念品;较大规模的团体参观,最好制定一个计划,安排好接待次数,每次参观的人数和时间等。一般情况下,一次接待15人为宜,每天接待2~3次。

(3)时间:不但要考虑开放的时间,也要考虑参观活动所需要的时间。开放时间最好安排在特殊的日子。规模较大的开放参观活动需要3~6个月的准备时间,尽量避开假期。

(4)人员。从有开放参观的构思起一直到活动结束,都应有高层主管人员参与。组织大型的参观活动,最好成立一个专门的活动筹备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应包括企业领导、公关人员、行政和人事部门的人员等。同时,还要根据参观的不同目的、选择不同的人参加,如果参观的目的是强调服务或产品,应请销售部门的人员参加。

(5)准备宣传资料。要想获得成功的开放参观,最重要的是做好宣传工作,准备一份简单易懂的说明书或宣传材料发给参观者,之后,由公关人员引领参观者沿规定路线参观并给予说明和回答问题。要想使参观活动产生持久的效果,应赠送参观者一份有纪念性的小册子,在小册子里记载参观过程及其他有关本组织的资料。

(6)选择参观路线。选择参观路线的主要要求是可以引起参观者的兴趣与保证他们的安全,并对组织的正常工作干扰最少。参观路线应有明确路标,必要时采取安全措施,以防意外发生。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4928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全国自考公共关系学(论述题)模拟试卷1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