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刑事诉讼法学(多项选择题)模拟试卷2
自考(法学类)-刑事诉讼法-多项选择题
1.以刑事诉讼的阶级实质为标准,可将刑事诉讼的历史类型划分为(B,C,D,E)
A. 原始社会的刑事诉讼
B. 奴隶制社会的刑事诉讼
C. 封建社会的刑事诉讼
D. 资本主义社会的刑事诉讼
E. 社会主义社会的刑事诉讼
解析:以刑事诉讼的阶级实质为标准,刑事诉讼的历史类型可分为:奴隶制社会的刑事诉讼、封建社会的刑事诉讼、资本主义社会的刑事诉讼和社会主义的刑事诉讼。
2.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目的是(A,B,C,D,E)
A. 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
B. 保护人民
C. 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
D. 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
E. 惩罚犯罪
解析:《刑事诉讼法》第1条规定:“为了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3.我国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的最高宗旨是(B,D,E)
A. 显示司法机关的威力
B. 保护人民、打击犯罪
C. 显示法律的强大威力和强制性
D. 维护社会主义的社会秩序
E. 维护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解析: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始终以保护人民、打击犯罪,维护社会主义的社会秩序,维护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宗旨。
4.第二审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后,认为的,可以改判。(B,E)
A. 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
B. 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
C. 第一审人民法院违反有关审判公开的规定
D. 第一审人民法院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
E. 原判认定事实正确,但量刑不当
解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89条的规定,改判有两种情形:(1)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2)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第二审法院通过自行调查或者通知第一审法院补充材料,事实查清或证据已充分、确实,可以直接改判。
5.对报请死刑复核案件的要求有(A,B,C)
A. 一案一报
B. 诉讼文书齐备
C. 移送全部证据
D. 提出核准或不核准的建议
E. 各级政法委的批示
解析:中级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对于报送复核死刑的案件,必须做到:(1)一案一报。(2)诉讼文书齐备。(3)移送全部证据。
6.对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案件,高级法院在复核后,根据不同情况可能作出的决定有(A,B,C,D,E)
A. 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判处死缓适当的,应用裁定予以核准
B. 原判决认定的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的,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C. 认为原判较重,不同意判处死缓的,可以直接改判
D. 认为原判较轻,应当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应当提审,或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E. 发现原审人民法院违反法定诉讼程序,可能影响正确判决的,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解析:《刑事诉讼法》第202条规定,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案件的处理,可以根据不同情况提出如下意见:(1)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判处死缓适当的,应用裁定予以核准;(2)原判决认定的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足的,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3)认为原判较重,不同意判处死缓的,可以直接改判。如果认为必须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应当提审,或者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4)发现原审人民法院违反法定诉讼程序,可能影响正确判决的,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
7.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的提起审判监督程序属于合法的有(A,B,D,E)
A. 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提交本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是否提起审判监督程序
B. 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各级人民法院确有错误的生效判决进行提审
C. 省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判决提起抗诉
D.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裁判提起抗诉
E. 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确有错误的生效裁判提起抗诉
解析:院长对于本院的生效裁判发现确有错误,无权决定是否提起审监程序,只能提交审委会决定。此外,有权提起审监程序的主体还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级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上级人民检察院,同级检察院无权提出。
8.划分立案管辖的依据有(A,B,D)
A. 犯罪案件的性质和严重、复杂程度
B. 有利于准确及时地查明案情,有利于同犯罪作斗争
C. 犯罪案件发生的地点
D. 同公、检、法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具体任务和职责相适应
E. 司法机关人员素质、水平高低
解析:
9.应当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案件包括(A,B,C,D,E)
A. 杀人、放火
B. 抢劫、盗窃
C. 强奸、组织卖淫
D. 走私、诈骗
E. 贩毒、偷渡
解析:
10.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案件由犯罪地人民法院管辖的主要原因是由犯罪地人民法院管辖(A,B,C,D)
A. 便于勘查现场,收集证据
B. 便于诉讼参与人参加诉讼
C. 便于当地群众参加旁听
D. 便于了解分析犯罪情况,加强防范措施
E. 便于新闻媒体采访报道
解析:
11.由同级人民检察委员会决定回避的人员有(B,E)
A. 法院院长
B. 检察长
C. 检察委员会委员
D. 审判委员会委员
E. 公安机关负责人
解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0条第1款和第3l条的规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
12.中国公民张某,在中国驻旧金山领事馆内实施犯罪行为,对其享有审判管辖权的法院有(A,E)
A. 张某原户籍所在地法院
B. 中国驻美大使馆所在地法院
C. 中国驻旧金山领事馆所在地法院
D. 张某出境地法院
E. 张某主管单位所在地法院
解析:
13.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聘请的律师所享有的权利有(A,B,C,D)
A. 为其提供法律咨询
B. 代理申诉、控告
C. 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D. 对侦查机关采取的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要求解除强制措施
E. 查阅、摘抄、复制技术性鉴定材料
解析:
14.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的范围是(A,B,C,D,E)
A. 犯罪事件是否确已发生
B. 构成犯罪案件事实的各种情节
C. 依法应当从重、加重、从轻、减轻或免除刑罚的事实情况
D.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贯表现和犯罪后的态度
E. 其他需要运用证据证明的事实
解析: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概括地分为下述几类:(1)犯罪事件是否确已发生。(2)构成犯罪案件事实的各种情节。(3)依法应当从重、加重、从轻、减轻或免除刑罚的事实情况。(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贯表现和犯罪后的态度。(5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5602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