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试卷111
教育学部分(选择题)
5.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是 【 】(C)
A. 《论语》
B. 《大学》
C. 《礼记.学记》
D. 《理想国》
解析:我国春秋末年出现的教育文献《礼记.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论述了中国奴隶社会的学校制度、教育目的、教学原则、教师的作用等,尤其以教学原则的总结最突出。
8.人的不同素质都有其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 【 】(A)
A. 不均衡性
B. 顺序性和阶段性
C. 个别差异性
D. 稳定性和可变性
解析: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在人的身心发展的某一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告诉我们,人的不同素质都有其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
10.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D)
A. 运动竞赛
B. 运动队训练
C. 早操、课间操
D. 体育课
解析:体育课是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体育课是中小学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除了讲授体育理论知识外,主要是学习和训练体育技能。
13.规定不准男女同校,轻视女子教育,体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特点的现代学制是 【 】(B)
A. 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壬子癸丑学制
D. 壬戌学制
解析:癸卯学制明文规定教育目的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明显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另外,它还规定不许男女同校,轻视女子教育,体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点。
1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体现教师劳动特点的 【 】(C)
A. 连续性、广延性
B. 长期性、间接性
C. 主体性、示范性
D. 复杂性、创造性
解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体现教师劳动特点的主体性、示范性。主体性指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示范性指教师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可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因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18.小学阶段设置课程的特点是 【 】(C)
A. 分科课程为主
B. 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C. 综合课程为主
D. 活动和理论相结合的课程
解析: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有: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等。
21.运用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的关键在于 【 】(D)
A. 晓之以理
B. 动之以情
C. 选好示范的榜样
D. 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
解析: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的特点是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它的关键在于创设特定的“情境”,这需要教师进行大量精细而复杂的工作,对教师的事业心、教学艺术、教育机制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2.“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 【 】(A)
A. 巩固性的教学原则
B. 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C. 直观性的教学原则
D. 启发性的教学原则
解析:巩固性原则是对中外教育经验的总结,如孔子主张.“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乌申斯基也提出,“复习”是“学习之母”。巩固性原则是由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和科学知识的特点所决定的。
25.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 】(B)
A. 道德的活动
B. 品德的活动
C. 政治素质的活动
D. 法纪观念的活动
解析: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27.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B)
A. 了解和研究学生
B.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 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 做好工作计划和总结
解析: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班主任工作的目的和结果。
29.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得知识、技能,体现了课外校外教育的 【 】(C)
A. 自愿性
B. 灵活性
C. 实践性
D. 直观性
解析: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愿性、灵活性和实践性。其中,实践性是参加课外校外教育活动,主要是通过亲来获得知识、技能,培养各种能力。
30.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学制改革在 【 】(C)
A. 1949年
B. 1950年
C. 1951年
D. 1952年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使教育适应新的需要,政务院于1951年10月1日颁布《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学制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教育学部分(辨析题)
31.我国办学体制改革的重点就是强化政府办学。
错误。
目前我国办学体制改革重点是形成政府办学为主与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相结合的新体制。
解析:
33.课外校外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正确。
由学校、班级组织实施的课余教育活动,称为课外教育。由校外教育机构领导和组织的课余教育活动,如少年宫、青少年科技活动站等组织的课余教育活动,称为校外教育。课外校外教育是对青少年实施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得新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各种能力。它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解析:
教育学部分(简答题)
40.简述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1)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以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4)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解析:
43.班级授课制有哪些优缺点?
优点:
(1)它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2)它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3)它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4)它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缺点:
(1)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强调的是统一。
(2)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有限。
(3)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4)实践性不强,学生动手机会少。
解析:
46.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解析:
教育学部分(论述题)
49.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教学实践中,曾出现过学生走出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7693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