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试卷109
教育学部分(选择题)
1.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 】(D)
A. 《论共产主义教育》
B. 《教育学》
C. 《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
D. 《新教育大纲》
解析:我国教育家杨贤江写的《新教育大纲》(1930)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这本书阐述了教育的本质争作用,批判了教育超政治、超阶级的观点和教育万能论。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 【 】(B)
A. 起决定作用
B. 不起决定作用
C. 只起加速作用
D. 只起延缓作用
解析: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教育在这种矛盾运动中只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而不起决定作用,否则,将夸大教育的作用,导致教育万能论的错误,
3.马克思主义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
A. 旧的社会分工
B. 生产力水平低下
C. 资本主义制度
D. 阶级剥削
解析: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社会发展史的考察,指出第一次社套大分工,即城市和农村的分离,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4.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 】(A)
A. 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壬子癸丑学制
D. 壬戌学制
解析: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中国颁布了第一个现代学制。该学制主要抄袭日本,由当时的管学大臣张百熙起草。该学制只颁布而没有实行。
5.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 】(A)
A. 示范性
B. 复杂性
C. 主体性
D. 长期性
解析:示范性指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可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因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首先,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是由学生的可塑性、向师性和模仿心理特征决定的。其次,教师劳动的示范性也是教师劳动的主体性特点决定的。
6.在对学校隐性课程的分类中,一般把教师无意识的言行对学生所产生影响而构成的课程称为 【 】(C)
A. 物质性隐性课程
B. 制度性隐性课程
C. 心理性隐性课程
D. 活动性隐性课程
解析: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和态度的非正式课程。隐性课程分为三类:一是物质性隐性课程,如校园环境的特征等;二是制度性隐性课程,如人际关系准则;三是心理性隐性课程,如师生特有的心态、行为方式等。
7.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学校工作必须做到 【 】(A)
A. 以教学为主
B. 教学、科研并重
C. 教学、科研、生产三中心
D. 所有时间用于搞教学
解析: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学校是专门培养人才的机构,它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就需要通过教学、课外校外活动、生产劳动等途径来实现。在多种途径中,教学涉及学科领域最广,占用时间最多,对人的影响也最全面。所以,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
8.实行饥饿纪律教育的社会是 【 】(C)
A. 奴隶社会
B. 封建社会
C. 资本主义社会
D. 社会主义社会
解析:纪律是一定社会的产物,不同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制度不同。就有不同的纪律。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实行的是棍棒纪律;资本主义社会实行的是饥饿纪律;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的是自觉纪律。
9.班主任工作总结一般包括 【 】(C)
A. 学期总结和学年总结
B. 课内总结和课外总结
C. 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
D. 学习总结和思想总结
解析:班主任工作总结,一般分为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全面总结是综合性的班级工作总结,所涉及的内容应反映全班同学在德、智、体、美等几方面发展变化的情况,以及基本原因分析,从中总结出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专题总结或者是班级单项工作总结,或者是学生中显著变化的某方面情况小结。
10.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常用的奖惩属于 【 】(B)
A. 榜样示范
B. 品德评价
C. 陶冶教育
D. 说理教育
解析: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品德评价法通常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方式。
11.教学的特殊形式是 【 】(B)
A. 现场教学
B. 复式教学
C. 个别指导
D. 小组教学
解析: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它适用于学生少、教师少、校舍和教学设备较差的农村以及偏远地区。
12.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其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形式为 【 】(D)
A. 自觉性
B. 独立性
C. 主动性
D. 创造性
解析: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其中,创造性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
教育学部分(辨析题)
13.学制是学生学习的制度。
错误。
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学制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解析:
14.教材就是指教科书。
错误或不全面。
教科书只是教材的表现形式之一,教材还可以包括音像教材、教学软件等。
解析:
教育学部分(简答题)
15.简述教育在人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解析:
16.简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依据。
(1)教师的“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2)教师是教育工作的决策者;
(3)教师是教育方针政策的执行者;
(4)教师是教育效果的影响者。
解析:
17.简述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内容。
(1)社会实践活动;
(2)学科活动;
(3)科技活动;
(4)文学艺术活动;
(5)文娱体育活动;
(6)社会公益劳动;
(7)课外阅读活动。
解析:
教育学部分(论述题)
18.阅读下列案例,并回答问题。
年轻的黄老师每次教完生字后,总是让学生回去把每个生字抄10遍,准备第二天听写,但学生的生字听写成绩总是不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7874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