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教育理论 > 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试卷116

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试卷116

本单篇文档共7937字,内容预览35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专升本类成考专升本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教育理论 模拟试卷 3398人下载
价格: 1.00 原价:¥9.00
收藏

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试卷116

教育学部分(选择题)

7.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出版了 【 】(B)

A. 《论演说家的教育》

B. 《大教学论》

C. 《普通教育学》

D. 《民主主义与教育》

解析: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总结自己丰富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写出了《大教学论》。一般认为,《大教学论》的出版,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8.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 【 】(B)

A. 神话

B. 生产劳动

C. 本能

D. 无意识模仿

解析:教育的起源学说包括: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教育的心理起源说;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起源说。

9.最早使用美育一词的是 【 】(B)

A. 赫尔巴特

B. 席勒

C. 卢梭

D. 孔子

解析:美育一词是德国剧作家、美学家席勒在《美学书简》中首次提出使用的。他认为美育就是审美教育,也叫美感教育。

10.明显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现代学制是 【 】(B)

A. 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壬子癸丑学制

D. 壬戌学制

解析:癸卯学制明文规定教育目的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明显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另外,它还规定不许男女同校,轻视女子教育,体现了丰殖民地半封建的特点。

11.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B)

A. 学生

B. 教师

C. 家长

D. 校长

解析:由于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此,能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教师。

12.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B)

A. 感知教材

B. 理解教材

C. 巩固知识

D. 运用知识

解析:理解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掌握,才能牢固记忆;也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好地运用。理解的目的在于形成概念、原理,在于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13.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 】(D)

A. 讲授课和练习课

B. 讲授课和复习课

C. 讲授课和实验课

D. 单一课和综合课

解析: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主要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课的类型大致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两大类。单一课是指在一节课内只完成一种教学主要任务的课。综合课是指在一节课内同时完成两种以上教学任务的课。

14.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最基本、最经常的途径是 【 】(D)

A. 校外活动

B. 课外活动

C. 社会实践活动

D. 教学

解析:教学是学校的中心环节和主要工作,在学校全部工作中占时间最多,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是学习,所以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

15.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是 【 】(A)

A. 融合性

B. 情感化

C. 理智性

D. 全面性

解析:融合性是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即家庭教育与家庭生活是融为一体的,家庭教育与家庭生活在各个方面交叉渗透.而且随着家庭生活的变化和受教育者的发展不断地变换着形式和内容。

16.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是 【 】(A)

A. 学校教育制度

B. 儿童教育机关

C. 成人文化教育机关

D. 国家教育领导体制

解析: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是国民教育制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17.掌握学习教学法的首先提出者是 【 】(A)

A. 卡罗尔

B. 皮亚杰

C. 布鲁姆

D. 根舍因

解析:掌握学习教学法于20世纪60年氏由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卡罗尔首先提出,他认为学生的学习进度有快慢之分,但只要给以足够的时间,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学会、“掌握”课程要求的各项教育内容。

18.在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改变长期以来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的哪一功能【 】(A)

A. 甄别与选拔

B. 促进学生发展

C.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D. 促进教学过程

解析:在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改变长期以来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教育学部分(辨析题)

19.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之一是加强分科课程。

错误或不准确。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之一是加强综合化课程,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综合化,以克服分科的缺陷。

解析:

20.“一个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方向性原则。

错误。

体现的是因材施教的原则。

解析:

教育学部分(简答题)

21.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的哪些规律?

教育主要受以下四方面规律的制约:

(1)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在人的身心发展的某一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

(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既考虑稳定性,不任意改动教育内容和方法,又注意可变性,充分挖掘受教育者的发展潜力;

(4)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解析:

22.简述教学的基本任务。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5)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

解析:

23.班主任应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

(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解析:

教育学部分(论述题)

24.阅读下列案例,并回答问题。

地理课上,为了使学生理解有关经纬线的概念和意义,某老师说:“在浩瀚的太平洋上,

一艘远洋轮船出现了严重的故障,在自救无果的情况下,船长拿起电话,向总部求救。如果你是船长,你怎么说呢?”

一学生作打电话状:“喂,总部,我们出事了,快来救我们。”

“我是总部,请报告你们的位置。”教师追问。

该生迟疑了一下,小声回答了一句:“我们在太平洋上。”

他的回答引起了哄堂大笑。老师问:“同学们为什么笑呢?”

“太平洋那么大,到哪里找呢?”学生回答道。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7937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试卷116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