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申硕(同等学力)临床医学学科综合生理学模拟试卷62
A1/A2型题
1.可兴奋细胞电压钳实验所记录的是(A)
A. 离子电流的镜像电流
B. 离子电流本身
C. 膜电位
D. 动作电位
E. 局部电位
解析:电压钳实验记录的是离子电流的镜像电流。因为电压钳技术是要通过固定(钳制)膜两侧的电位,观察膜电位的改变对通道离子电流的影响。为了防止在固定电压期间出现的膜离子电流对膜电位的影响,电压钳技术通过一个反馈电路向膜内注入电流,其大小和固定电压期间细胞膜上出现的离子电流相等,但方向相反。由于注入电流与膜离子电流的对抗,结果使膜电位保持不变。电压钳实验记录的正是这个注入电流。其大小和变化过程代表了固定电压期间发生的膜离子电流,但方向相反,称其为离子电流的镜像电流。
2.人体各部分体液中蛋白质浓度的比较,正确的是(B)
A. 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B. 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
C. 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D. 血浆>细胞内液>组织液
E. 血浆=细胞内液>组织液
解析:
3.当心肌代谢活动增强,耗氧增加时,主要通过下列哪条途径满足氧供需要(C)
A. 增加无氧酵解
B. 提高单位血液中摄氧量
C. 舒张冠脉
D. 升高动脉血压
E. 降低心率
解析:
4.下列关于压力感受性反射的描述,正确的是(C)
A. 感受器是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
B. 感受器能直接感受血压的变化
C. 在心动周期中,传入冲动频率随血压波动发生周期性变化
D. 反射中枢是延髓孤束核
E. 当传入冲动增多时,所有传出神经的冲动都减少
解析:压力感受性反射的感受器是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感受器不能直接感受血压的变化,而是感受血管壁的机械牵张程度,在心动周期中,传入冲动频率随血压波动发生周期性变化,反射中枢主要是心迷走中枢、心交感和交感缩血管中枢,当传入冲动增多时,心迷走神经传出冲动增加,而心交感和交感缩血管神经传出冲动减少。
5.右心衰竭时,发生组织水肿的原因是(E)
A. 血管胶体渗透压降低
B.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C. 组织液静水压降低
D. 淋巴回流受阻
E. 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解析:右心衰竭时,由于右心室射血乏力,心舒张末滞留于右心室内血液增多,并逆行性引起右心房、腔静脉内淤血,中心静脉压升高,最后导致静脉回流受阻,毛细血管血压升高,有效滤过压升高而引起组织水肿。
6.引起胸廓顺应性降低的因素是(D)
A. 肺纤维化
B. 肺水肿
C. 肺气肿
D. 胸膜增厚
E. 消瘦
解析:
7.下列关于胃黏膜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
A. 壁细胞只分泌盐酸
B. 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
C. 肠嗜铬细胞分泌组胺
D. 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
E. 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
解析:
8.体内可促进精神性发汗的内源性物质是(B)
A. 乙酰胆碱
B. 去甲肾上腺素
C. 5-羟色胺
D. 腺苷
E. 多巴胺
解析:
9.肾脏靠逆流倍增机制进行浓缩尿的能力(E)
A. 与髓袢的长度无关
B. 与肾髓质部血流速度无关
C. 与髓袢肾小管液的流速无关
D. 取决于近端小管对水的通透性
E. 取决于抗利尿激素的血浓度
解析:
10.耳蜗微音器电位(A)
A. 其频率、幅度与声波一致
B. 易发生疲劳
C. 易发生适应现象
D. 有一定的阈值
E. 是单一毛细胞感受器电位
解析:
11.某脊髓运动神经元在其兴奋冲动传出的同时,通过轴突发出的侧支兴奋闰绍细胞,转而抑制其自身及其同一中枢的活动,这种抑制称为(D)
A. 突触前抑制
B. 传入侧支性抑制
C. 交互抑制
D. 回返性抑制
E. 去极化抑制
解析:
12.下列关于条件反射的描述,正确的是(E)
A. 指生来就有的反射活动
B. 数量很多,但并非无限
C. 一旦形成,形式比较固定
D. 在长期种系发展中形成
E. 建立须经大脑皮层的参与
解析:
13.下列各项中,不影响醛固酮分泌的是(E)
A. 血浆Na+浓度降低
B. 血浆K+浓度升高
C. 血浆Na+浓度升高
D. 血浆K+浓度降低
E. 血浆Cl–浓度升高
解析:
B1型题(或B型题)、共用备选答案单选题(或者C型题)虚题型
A.0期
B.1期
C.2期
D.3期
E.4期
14.在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Na+内向电流突然增大的时相是(A)
A.
B.
C.
D.
E.
解析:
15.在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L型Ca2+通道大量开放的时相是(C)
A.
B.
C.
D.
E.
解析:
16.在浦肯野细胞动作电位,开始出现If电流的时相是(D)
A.
B.
C.
D.
E.
解析:
17.在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T型Ca2+通道被激活的时相是(E)
A.
B.
C.
D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4554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