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试卷110
教育学部分(选择题)
1.《教学与发展》的作者是 【 】(B)
A. 凯洛夫
B. 赞科夫
C. 加里宁
D. 马卡连科
解析:赞科夫于1957年开始,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进行了十多年的教育与发展的实践研究,于1975年出版了作为实践总结性成果的《教学与发展》专著。
2.第一次提出普及义务教育的社会是 【 】(D)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解析: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制度的要求,资本主义教育针对封建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新的改革。其中包括改革受教育权,第一次提出普及义务教育问题。
3.在全部教育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 】(A)
A. 教育目的
B. 教育制度
C. 教育机构
D. 教育功能
解析: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全部教育工作自始至终是围绕教育目的这个核心展开的。
4.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是【 】(C)
A. 《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
B. 《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C.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D. 《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
解析: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这次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5.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 】(B)
A. 主体地位
B. 主导作用
C. 领导作用
D. 执行作用
解析: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争的延续与发展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蔓键作用;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6.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是 【 】(C)
A. 教学指导书
B. 教学参考书
C. 教材
D. 教案
解析: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中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
7.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提出的教学方法是 【 】(B)
A. “掌握学习”教学法
B. “纲要信号”图表式教学法
C. “导学式”教学法
D. 情景教学法
解析: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针时对许多学生善于用教师板书这一特点.提出了“纲要信号”图表式教学法。“纲要信号”图表式教学法是以简单的符号、单词、数字、关键性的语言等各种形式把教科书中需要掌握的内容概括成简明的纲要信号。
8.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B)
A. 备课
B. 上课
C. 课外作业
D. 成绩评定
解析:上深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
9.因势利导,“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原则中的 【 】(A)
A. 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
B. 知行统一原则
C. 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D.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解析: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和内心精神世界.教育者要在充分了解和认识学生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以收到良好效果。这所体现的是德育原则中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10.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 】(D)
A. 评定学生操行
B. 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C. 做好家长工作
D. 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解析: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是班主任的主要任务,也是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学投中的经常性德育工作主要是通过班主任来进行的。
11.社会教育的主要途径是 【 】(C)
A. 家庭环境和各种校外机构
B. 家庭环境和社会意识形态
C. 社区、各种校外机构和大众媒介
D. 家庭、学校和社会
解析:社会教育主要是捐学校、家庭环境潞的社区、文化团体和组织等给予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社会教育主要通过社区,各种校外机构,报刊、广播、电影、电视,戏剧等大众传播媒介等途径和形式来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12.下列不属于家庭教育的特点的是 【 】(D)
A. 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B. 教育方式的情感化
C. 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D. 教育过程的程序化
解析:家庭教育的特点包括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教育方式的情感化和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教育学部分(辨析题)
13.如果两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一致,则这两个国家的教育就完全一样。
错误。
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制约,但是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物质条件而凭空产生。任何一种教育,从其思想、制度、内容、方法等方面来看,尽管受当时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但同时又是从以往教育发展而来的,都与以往教育有着渊源关系,即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教育自身的继承关系,也称教育的继承性。正因为教育具有这种继承性,在同样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国家,会有不同特色的教育;不同民族的教育会表现出不同的传统和特点。
解析:
14.集体舆论是班主任倡导的言论。
错误。
集体舆论是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是襞体生活和集体成员意愿的反映,而不是班主任所倡导的言论。
解析:
教育学部分(简答题)
15.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
(2)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解析:
16.简述教师的作用。
(1)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关键作用;
(3)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解析:
17.班主任如何做好针对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1)培养学习兴趣;
(2)抓反复,反复抓;
(3)正确对待后进生,关心热爱后进生;
(4)弄清情况,分析原因,了解症结,对症下药。
解析:
教育学部分(论述题)
18.试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
(1)课程任务方面的改革目标。改变课程任务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
(2)课程结构方面的改革目标。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7648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