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章节复习 > 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传染病学)模拟试卷6

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传染病学)模拟试卷6

本单篇文档共5524字,内容预览35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医学类中医类(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章节复习 章节练习 3939人下载
价格: 1.00 原价:¥8.00
收藏

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传染病学)模拟试卷6

A1型题

1.对于隐性感染,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D)

A. 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

B. 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C. 不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

D. 病原体被完全清除,不会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

E. 在大多数传染病中,是最常见的表现

解析:隐形感染后,大多数人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主动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感染者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

2.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引起疾病,主要取决于(D)

A. 机体的保护性免疫

B. 病原体的侵入途径与特异性定位

C. 病原体的毒力与数量

D. 病原体的致病力与机体的免疫机能

E. 机体的天然屏障作用

解析: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引起疾病,主要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力与机体的免疫力。

3.病原携带状态见于下列疾病,哪项除外(B)

A. 流脑

B. 麻疹

C. 白喉

D. 霍乱

E. 痢疾

解析:所有病原携带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不显出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因而在许多传染病中如伤寒、痢疾、霍乱、白喉、乙型肝炎等,成为重要的传染来源。但并非所有传染病都有病原携带者,如麻疹和流感,病原携带者极为罕见。

4.下述疾病在传染过程中,表现为“显性感染多”的是(B)

A. 流感

B. 麻疹

C. 乙脑

D. 白喉

E. 脊髓灰质炎

解析:麻疹易感者接触患者后90%以上可发病,而其余疾病多表现为隐性感染。

5.隐性感染的发现主要是通过(C)

A. 咽拭子或血清培养等获得病原体

B. 生化检查

C. 特异性免疫检查

D. 病理检查

E. 体征的发现

解析: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6.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在不同传染病中各有侧重,一般最常见的是(B)

A. 病原体被清除

B. 隐性感染

C. 显性感染

D. 潜伏性感染

E. 病原携带状态

解析:

7.急性黄疸型肝炎黄疸前期最突出的症状是(C)

A. 呼吸道症状

B. 神经系统症状

C. 消化道症状

D. 精神症状

E. 皮肤瘙痒症状

解析:急性黄疸型肝炎出黄疸前期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8.典型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表现是(C)

A. 发热、出血、腓肠肌疼痛

B. 发热、出血、皮疹

C. 发热、出血、休克、肾损害

D. 发热、出血、昏迷

E. 发热、出血、肝损害

解析: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病毒,其主要病理变化为全身小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表现。

9.下列有关禽流感的叙述,错误的是(E)

A. 禽流感病毒属甲型流感病毒

B. 传染源主要为病禽和健康带毒的禽

C. 发病与年龄、性别无关

D. 禽流感病毒可被稀酸灭活

E. 12岁以下的儿童病情轻

解析:禽流感的发病与年龄、性别无关,12岁以下的儿童病情或轻或重。

10.下述哪项血清学检查对肝硬化的肝功能损害程度判断最有意义(E)

A. 谷丙转氨酶

B. 谷草转氨酶

C. 碱性磷酸酶

D. 单胺氧化酶

E. 白蛋白/球蛋白比例

解析:慢性肝炎、肝硬化时常出现白蛋白减少,而球蛋白增加,使A/G比例倒置,可用于对肝硬化的肝功能损害程度判断。

11.流行性出血热的“三痛”是指(D)

A. 头痛、腰痛和身痛

B. 头痛、腰痛和关节痛

C. 头痛、腰痛和腓肠肌痛

D. 头痛、腰痛和眼眶痛

E. 头痛、腰痛和腹痛

解析:流行性出血热全身酸痛,头痛和剧烈腰痛、眼眶痛,称为“三痛”。

12.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最致命的水电解质及酸碱紊乱是(B)

A. 高镁血症,酸中毒

B. 高钾,低血钠,酸中毒

C. 低钠血症,酸中毒

D. 低钾血症,碱中毒

E. 低钙血症,酸中毒

解析:少尿期多始于6~8病日,血压上升,尿量锐减甚至发生尿闭。重者尿内出现膜状物或血尿,此期常有不同程度的尿毒症、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高钾、低钠及低钙血症等)的表现。

13.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下列哪项病变不能作为本病病理诊断依据(D)

A. 后腹膜水肿,出血

B. 右心房出血

C. 肾典型病变

D. 胃溃疡穿孔

E. 垂体前叶充血,出血坏死

解析:

14.痢疾杆菌是否引起细菌性痢疾取决于(E)

A. 痢疾杆菌属哪一群

B. 痢疾杆菌内毒素

C. 痢疾杆菌外毒素

D. 痢疾杆菌肠毒素

E. 痢疾杆菌对肠黏膜有无侵袭力

解析:只有对肠黏膜有侵袭痢疾杆菌才有致病力。故选E。

15.关于伤寒下列哪项不正确(B)

A. 病程第2~4周传染性大

B. 起病急,开始以高热为表现

C. 复发时症状轻,并发症少

D. 肥达反应在病程第3~4周阳性率最高

E. 再燃时症状加重

解析:伤寒起病缓慢,发热,体温呈阶梯样上升,可在5~7日内达39℃~40℃。发热前可有畏寒,少有寒战,出汗不明显。还可伴有全身症状、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症状。

16.细菌性痢疾与阿米巴痢疾最重要的鉴别依据是(D)

A. 发热与毒血症症状

B. 腹痛及腹部压痛部位

C. 粪便中红、白细胞多少

D. 粪便检出不同病原体

E. 结肠镜检查不同病变

解析:细菌性痢疾与阿米巴痢疾是由两种不同的病原体感染引起,是最重要的鉴别依据。

17.急性菌痢临床类型中哪一型最为凶险,病死率最高(D)

A. 休克型

B. 普通型

C. 脑型

D. 混合型

E. 非典型

解析:急性菌痢混合型同时出现休克型和脑水肿型的症状,为最凶险的一型。

18.抢救霍乱休克病人首要的措施是(B)

A. 升压药

B. 纠正水与电解质丢失

C. 抗菌治疗

D. 激素应用

E. 输血

解析:大量吐泻引起水和电解质严重丢失是霍乱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重症患者每日大便排出量可达18000ml,临床上呈现重度脱水、低血容量休克、低钾和代谢性酸中毒,故霍乱休克病人首要的措施是纠正水与电解质丢失。

19.有关隔离的描述,错误的是(D)

A. 是控制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

B. 便于管理传染源

C. 可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给他人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5524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传染病学)模拟试卷6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