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申硕(同等学力)临床医学学科综合生理学模拟试卷67
A1/A2型题
1.使骨骼肌发生完全强直收缩的刺激条件是(D)
A. 足够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单刺激
B. 足够强度一时间变化率的单刺激
C. 间隔大于潜伏期的连续阈下刺激
D. 间隔小于收缩期的连续阈刺激
E. 间隔大于收缩期的连续阈上刺激
解析:
2.血凝块的回缩是由于(D)
A. 纤维蛋白收缩
B. 红细胞叠连
C. 白细胞变形
D. 血小板收缩蛋白收缩
E. 红细胞破裂
解析:
3.关于毛细血管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B)
A. 血流速度慢
B. 血流阻力大
C. 总横截面积大
D. 管壁通透性高
E. 血容量大
解析:根据泊肃叶公式,血流阻力与血管半径的4次方成反比,因此毛细血管的“血流阻力大”似乎是正确的,因为毛细血管的口径极小。但在整个循环系统中,毛细血管与大血管之间呈串联关系,而无数毛细血管之间则呈并联关系,因此,它的总横截面积非常大,而血流阻力则很小。其他各选项均正确。
4.下列有紧张性活动的神经纤维是(A)
A. 心迷走神经
B. 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
C. 脊髓背根舒血管纤维
D. 血管活性肠肽神经元
E. 副交感舒血管纤维
解析:
5.站立过久出现下肢水肿的主要原因是(D)
A. 下肢静脉扩张
B. 下肢血流量增大
C. 下肢淋巴回流受阻
D. 毛细血管压升高
E. 机体血容量增大
解析:
6.当肺容量约为肺总量的67%时,胸廓(E)
A. 缩小,弹性阻力向外
B. 扩大,弹性阻力向内
C. 弹性阻力是吸气的阻力
D. 弹性阻力是呼气的阻力
E. 无变形,不表现出弹性阻力
解析:
7.幼儿排便反射常发生在进餐后,这种情况下引起结肠收缩的原因是(B)
A. 胃-回肠反射
B. 胃-结肠反射
C. 迷走-迷走反射
D. 局部神经丛反射
E. 循环CCK水平升高
解析:
8.下列哪种生理活动改变能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B)
A. 循环血量增加
B. 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
C. 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
D. 心房钠尿肽分泌增多
E. 下丘脑调节肽释放增多
解析:
9.视杆系统(C)
A. 对光敏感度高,有色觉,分辨力弱
B. 对光敏感度低,有色觉,分辨力弱
C. 对光敏感度高,无色觉,分辨力弱
D. 对光敏感度低,无色觉,分辨力高
E. 对光敏感度低,有色觉,分辨力高
解析:
10.病变较局限的脊髓空洞症患者常可出现节段性(B)
A. 痛觉、温度觉和触压觉均缺失或减退
B. 痛觉、温度觉缺失或减退,而触压觉仍保留
C. 痛觉缺失或减退,而温度觉和触压觉仍保留
D. 温度觉和触压觉缺失或减退,而痛觉仍保留
E. 触压觉缺失或减退,而痛觉和温度觉仍保留
解析:
11.关于神经的营养性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E)
A. 指神经对受支配组织功能活动的影响
B. 通过神经末梢释放递质或调质而实现
C. 依靠经常性释放神经营养因子而实现
D. 能被持续应用局部麻醉药所阻断
E. 不易觉察,切断神经后能明显表现出来
解析:神经的营养性作用是指神经对受支配组织内在代谢活动的影响,影响其持久性的结构、生化和生理的变化,依靠末梢对支配组织经常性释放某些营养性因子而实现,它不能被持续应用局部麻醉药所阻断,正常情况下不易被觉察,当切断神经后即能明显表现出来,表现为肌肉萎缩等。
12.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
A. 即突触后神经元处于兴奋状态
B. 经一中间神经元的中介而产生
C. 由突触后膜K+电导增加而产生
D. 由突触后膜Ca2+电导增加而产生
E. 可随突触前递质释放增多而加大
解析:
13.PG属于下列哪类物质(E)
A. 胺类
B. 肽类
C. 蛋白质
D. 固醇类
E. 脂肪酸衍生物
解析:
14.下列哪种激素属于下丘脑调节肽(E)
A. FSH
B. LH
C. ACTH
D. TSH
E. TRH
解析:
B1型题(或B型题)、共用备选答案单选题(或者C型题)虚题型
A.氨基酸
B.胆盐
C.盐酸
D.植酸
E.植物固醇
15.促进钙、铁吸收的是(C)
A.
B.
C.
D.
E.
解析:
16.抑制胆固醇吸收的是(E)
A.
B.
C.
D.
E.
解析:
17.促进胆固醇吸收的是(B)
A.
B.
C.
D.
E.
解析:
18.抑制钙、铁吸收的是(D)
A.
B.
C.
D.
E.
解析:
A.血Ca2+升高
B.血磷升高
C.糖异生增强
D.血Na+降低
E.基础代谢率升高
19.皮质醇可使(C)
A.
B.
C.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3712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