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诊断学)模拟试卷2
A1型题
1.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内容是(C)
A. 诊法合参
B. 整体审察
C. 诊法与辨证
D. 辨证求因和审因论治
E.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解析:
2.属于神气不足的表现的是(C)
A. 动作迟钝
B. 形体赢瘦
C. 精神不振
D. 面色无华
E. 两目晦暗
解析:“神气不足”的表现为两目晦滞,目光乏神,面色少华,暗淡不荣,精神不振,思维迟钝,少气懒言,肌肉松软,动作迟缓。
3.小儿指纹达于气关是(B)
A. 邪气入络
B. 邪气入经
C. 邪入脏腑
D. 病情凶险
E. 外感初起
解析:小儿指纹显于风关是邪气入络,邪浅病轻,可见于外感初起;指纹达于气关是邪气入经,邪深病重;指纹达于命关是邪入脏腑,病情严重;指纹直达指端(称透关射甲)提示病情凶险,预后不良。
4.下列哪项属于绛舌的临床意义(E)
A. 阴虚
B. 血虚
C. 气虚
D. 气血两虚
E. 阴虚火旺
解析:绛舌主病有外感与内伤之分。在外感病为热入营血。在内伤杂病,为阴虚火旺。
5.下列除哪项外,均可出现口臭(B)
A. 龋齿
B. 心火
C. 胃热
D. 宿食
E. 内痈
解析:口臭,多属消化不良,或有龋齿,或口腔不洁。口出酸臭气的,是内有宿食。口出臭秽气的,是胃热。口出腐臭气的,是内有溃腐疮疡。
6.正常声音的特点不包括(C)
A. 发声自然
B. 音调和畅
C. 亲切和蔼
D. 言语清楚
E. 言与意符
解析:健康的声音,虽有个体差异,但发声自然、音调和畅,刚柔相济,此为正常声音的共同特点。
7.症见自觉怕冷,得温可以缓解者,是属于(D)
A. 恶寒
B. 恶风
C. 寒栗
D. 畏寒
E. 以上都不是
解析:病人自觉怕冷,得暖可以缓解者是阳虚所致的畏寒。
8.日间汗出,活动后更甚的称为(B)
A. 盗汗
B. 自汗
C. 黄汗
D. 战汗
E. 大汗
解析:自汗表现为病人日间汗出,活动尤甚。
9.下列哪项不会出现口渴多饮(E)
A. 热盛伤津
B. 汗出过多
C. 剧烈呕吐
D. 泻下过度
E. 湿热内阻
解析:湿热内阻表现为口渴饮水不多,为渴不多饮。
10.正常的脉象叫做(D)
A. 正脉
B. 缓脉
C. 和脉
D. 平脉
E. 有根脉
解析:正常的脉象称为平脉,又叫常脉。
11.轻取即得,重按稍减的脉为(D)
A. 革脉
B. 洪脉
C. 芤脉
D. 浮脉
E. 濡脉
解析:浮脉的特点是轻取即得,重按稍减。
12.寸口诊脉法最先出现在(C)
A. 《脉经》
B. 《难经》
C. 《内经》
D. 《伤寒杂病论》
E. 《中藏经》
解析:寸口诊脉法最早出现在《内经》。
13.内热烦躁,继而汗出热解,烦躁亦减,病机是(A)
A. 里邪出表
B. 由阳转阴
C. 由表入里
D. 正虚恋邪
E. 邪退正虚
解析:病邪从里透达于外,称为里邪出表。内热烦躁,继而汗出热解,烦躁亦减都为病邪由里出表的表现。
14.以下不属虚证的临床表现的是(C)
A. 五心烦热
B. 舌嫩少苔
C. 腹胀满不减
D. 声低息微
E. 怕冷喜加衣
解析:虚证病机主要表现在伤阴或伤阳二个方面。若伤阳者,以阳气虚的表现为主。由于阳失温运与固摄无权,所以见面色淡白,形寒肢冷,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大便滑脱,小便失禁等现象。若伤阴者,以阴精亏损的表现为主。由于阴不制阳,失去濡养、滋润的功能,故手足心热,心烦心悸,面色萎黄或颧红,潮热盗汗现象。阳虚则阴寒盛,故舌胖嫩,脉虚沉迟;阴虚则阳偏亢,故舌红干少苔,脉细数。
15.咳喘不能平卧,咳吐清稀痰涎,舌苔白滑,脉弦,其证侯是(B)
A. 痰证
B. 饮证
C. 水停证
D. 血瘀证
E. 血寒证
解析:饮证的临床表现为咳嗽气喘,痰多而稀,胸闷心悸,甚或倚息不能半卧,或脘腹痞胀,水声漉漉,泛吐清水,或头晕目眩,小便不利,肢体浮肿,沉重酸困,苔白滑,脉弦。
16.脏腑湿热证的共同特点是(D)
A. 黄疸
B. 腹痛
C. 腹泻
D. 舌苔黄腻
E. 头胀重
解析:脏腑湿热证包括肝胆湿热证、脾胃湿热证、膀胱湿热证、大肠湿热证。而黄疸只有肝胆湿热证、脾胃湿热证可见。腹痛只有脾胃湿热证、大肠湿热证可见,腹泻只有肝胆湿热证、脾胃湿热证、大肠湿热证可见。头胀重只在湿证中见到,只有舌苔黄腻可在各种脏腑湿热证中均可见到。
A2型题
17.某患者脘腹痞满,纳呆食少,头身困重,舌苔黄腻,说明(E)
A. 热积于内
B. 饮食积滞
C. 痰热内阻
D. 邪热伤津
E. 湿热内结
解析:湿热内结,困阻脾胃,升降失司,故脘腹痞满;湿性重着,则头身困重;胃气挟湿热上熏,则见舌苔黄腻。
18.某患者两天前感冒咳嗽,咳声不扬,吐痰黄稠,咽喉疼痛,呼吸气热。查体变现为:舌红苔黄而干,脉数有力。这种病况属于(D)
A. 风邪犯肺
B. 寒邪犯肺
C. 燥邪犯肺
D. 热邪犯肺
E. 湿邪犯肺
解析:热邪犯肺,肺失清肃,故有上述诸症。
19.患者,女,腹痛两天。其右下腹疼痛,从上腹部转移而来,按之疼痛不甚,突然放手疼痛加剧。舌红苔黄而干,脉数。该患者腹痛是(A)
A. 肠痈
B. 燥屎
C. 蛔虫
D. 瘾积
E. 气滞
解析:肠痈病人症状是右下腹疼痛,多从上腹部转移而来,按之疼痛不甚,突然放手疼痛加剧。
20.患者身患外感实热病证,兼见喘喝,气不能接续,甚则心悸气短。其病机是(A)
A. 实中夹虚
B. 虚中夹实
C. 真虚假实
D. 真实假虚
E. 因虚致实
解析:患者身患外感实热病证,兼见喘咳,气不能接续,甚则心悸气短等气虚之征,病本为实为热,气虚源于实热,而属于虚,此为实中夹虚。
21.患者,男,41岁。3天前汗出当风,次日即见咳嗽,咳痰黄稠,发热微恶风寒,鼻塞流涕,咽喉红肿疼痛,口微渴,少汗,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可以诊断为(C)
A. 热邪壅肺证
B. 肺阴虚证
C. 风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4972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