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西方经济学)模拟试卷1
单项选择题
1.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 )(C)
A. MR=AR=LAC
B. MR=AR=LMC
C. MR=LMC,AR=LAC
D. MR=LAC,AR=LMC
解析: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是:MR=LMC,AR=LAC,即厂商的产量由边际收益等于长期边际成本所决定,而对应于平均收益上的价格恰好等于长期平均成本。
2.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凸出的原因是 ( )(B)
A. 边际转换率递减
B. 边际转换率递增
C. 边际效用递增
D. 边际效用递减
解析:由于劳动的边际产量服从递减规律,因而随着商品1的产量增加,每增加一单位该产品所需要增加的劳动数量就会增加,从而用于商品2生产的劳动减少量增加,并最终使得商品2产量的改变量越来越大。因此,产品的边际转换率逐渐增加,这就说明了生产可能性曲线由原点向外凸出。
3.下列项目中应计入GDP中的项目是 ( )(A)
A. 购买耐用消费品的支出
B. 购买旧设备的支出
C. 购买股票的支出
D. 政府的转移支付
解析:支出方法测算的GDP主要包括家庭、厂商和政府的支出。家庭部门的支出包括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以及其他的支出,其中包括:购买耐用消费品的支出,购买非耐用消费品的支出以及劳务支出。
4.商品的正外在性是指 ( )(C)
A. 生产的社会成本高于私人成本
B. 生产的社会成本等于私人成本
C. 社会得到的社会收益大于生产者得到的私人收益
D. 社会得到的社会收益小于生产者得到的私人收益
解析:商品的外在性又称外部经济影响,指从事某种经济行为的经济单位不能从其行为中获得全部收益或支付全部成本。
5.在产品市场垄断而要素市场买方垄断条件下 ( )(A)
A. 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曲线低于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
B. 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曲线与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
C. 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要素成本曲线低于要素的供给曲线
D. 厂商有明确的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解析:在产品市场垄断并且要素市场买方垄断条件下,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高于要素的边际收益曲线。
6.外在性是 ( )(B)
A. 政府管制对市场价格和产量的影响
B. 一项决策所引起的,但并不由决策者承担的成本或利益
C. 价格大于边际成本的量
D. 消费某种物品的人并不用为消费进行支付
解析:外在性又称外部经济影响,指从事某种经济行为的经济单位不能从其行为中获得全部收益或支付全部成本。结果,社会所得到收益或成本与经济行为人的收益或成本不相一致。正是这种不一致使得私人的最优与社会的最优产生偏差,从而自发行为导致低效率。它可以不同的形式分类。以某种行为对收益产生影响而言,外在性分为正向外在性和负向外在性两类:前者是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后者是社会收益小于私人收益。以外在性的源泉来划分,外在性有消费外在性和生产外在性两种:前者是消费者的行为对他人产生影响;后者则是生产者的行为对他人产生影响。
7.在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数值最小的是 ( )(C)
A. 国内生产净值
B. 个人收入
C. 个人可支配收入
D. 国民收入
解析:可隔热支配的收入:一个经济中的国民生产产品的价值并不一定就是个人收入,在对要素的收入进行各项扣除之后,如扣除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及社会保险税(费),再加上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等,得到个人收入。在个人收入中减去个人所得税及非税支付,即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8.对有负向外部经济影响的厂商征税的目的是 ( )(C)
A. 增加财政收入
B. 减少财政支出
C. 加大商品生产的成本
D. 减少商品生产的成本
解析:对有负向外部经济影响的厂商征税的目的是为了加大商品生产的成本。
9.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任何一点都表示 ( )(A)
A. 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B. 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C. 可以利用的资源稀缺
D. 现有条件下无法实现的生产组合
解析: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任何一点,说明生产还是潜力,即还有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存在资源闲置。
10.反托拉斯法的主要目的是 ( )(D)
A. 实行支持价格
B. 实行限制价格
C. 解决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问题
D. 限制垄断
解析:反托拉斯法的主要目的是限制垄断。
11.如果工资率提高,收入效应将使劳动者 ( )(B)
A. 增加劳动时间
B. 增加闲暇时间
C. 减少闲暇时间
D. 劳动供给量增加
解析:当工资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后,其收入效应(增加闲暇消费)逐渐超过了其替代应(减少闲暇消费)。
12.下列问题中不属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 ( )(D)
A. 物价水平下降的原因
B. 国民生产总值的决定
C. 政府预算对物价的影响
D. 桔子价格下降的原因
解析: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作为消费者的家庭部门和作为生产者的厂商部门如何作出选择,以决定消费和投资数量,从而决定整个经济的总需求。
第二,家庭和厂商部门如何选择供给投入以决定整个经济的总供给。
第三,经济中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决定资源总量和价格总水平。第四,资源总量和价格总水平的长期变动趋势。
13.假定消费者甲关于商品x对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1,消费者乙关于商品x对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为2,则可能会发生的情况是 ( )(A)
A. 甲用1单位商品x向乙交换2单位商品Y
B. 甲用2单位商品X向乙交换1单位商品Y
C. 甲用1单位商品Y向乙交换2单位商品X
D. 甲和乙不会进行交换
解析: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它表示在保持消费者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增加一单化某种商品的消费可以代替的另外一种商品的数量。以RCS代表。呈递减趋势。假定消费者A关于商品1对商品2的边际替代率等于1,意味着消费者A愿意以1单位商品1与1单位商品2相交换。
14.下列说法中,不是GDP的特征的是 ( )(A)
A. 它是用实物量测度的
B. 它测度的是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C. 只适用于给定时期
D. 它没有计入中间投入的产品
解析:国民生产总值(GDP)是指一国国内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15.完全竞争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价格和产出特征是 ( )(D)
A. P>AR=MR=MC
B. P>AR>MR=MC
C. P=AR>MR=MC
D. P=AR=MR=MC
解析:完全竞争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价格和产出特征是AR=MR=P=MC。
16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9551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