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教育评估和督导)模拟试卷5
单项选择题
1.定量地描述所要实现的教育目标或目标实现的程度,或者说它是对测量标准的参与与回应,是以多或少的数量表示的。这个活动是( )(B)
A. 教育评估
B. 教育测量
C. 教育评比
D. 教育督导
解析:教育测量侧重于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属于定量研究。
2.决定所进行的评估采用什么样的评估标准的是( )(C)
A. 评估工具
B. 评估手段
C. 评估目的
D. 评估程序
解析:确定评估目的是评估程序的第一步,评估目的决定所进行的评估采用什么样的评估标准,也决定着评估工具和评估手段的选择。
3.教育评估活动所具有的使评估对象产生或形成逼近及实现预期目标而不断进取的内在动力的功用和能力,是教育评估的( )(C)
A. 导向功能
B. 鉴定功能
C. 激励功能
D. 改进功能
解析:教育评估活动所具有的使评估对象产生或形成逼近及实现预期目标而不断进取的内在动力的功用和能力,即是教育评估的激励功能,它通过向评估对象反馈评估的信息这一评估的运行机制加以实现。
4.适用于以鉴定和选拔为目的的评估是( )(A)
A. 相对评估
B. 绝对评估
C. 目标参照评估
D. 目标达到度评估
解析:相对评估主要有两个作用,判定评估对象之间的成就差异和将评估对象按特定顺序排列。因而它适用于以鉴定和选拔为目的的评估。
5.明确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向,以获得改进工作的依据,这是哪种评估类型的作用?( )(C)
A. 诊断性评估
B. 终结性评估
C. 形成性评估
D. 相对评估
解析:形成性评估重视评估的问题诊断、反馈调节功能,所以其主要作用在于明确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向,以获得改进工作的依据,求得更理想的工作效果。
6.根据评估主体的不同,可以把教育评估分为( )(D)
A. 绝对与相对评估
B. 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估
C. 定性与定量评估
D. 自我评估与他人评估
解析:根据评估主体的不同,可以把教育评估分为自我评估与他人评估。
7.教育评估的教育性原则又叫( )(C)
A. 方向性原则
B. 可行性原则
C. 促进性原则
D. 科学性原则
解析:促进性原则是在教育评估的全过程中都必须遵循促进评估对象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行为准则。
8.资料不全、内容不准、出处不详是使用哪种收集评估信息方法时可能遇到的问题?( )(C)
A. 观察法
B. 调查法
C. 文献资料法
D. 问卷法
解析:文献资料属于二手材料,在收集信息时可能遇到资料不全、内容不准、出处不详等问题。
9.专家在研究问题时不进行面对面的交往,不直接交换意见,在互不影响的条件下达到意见一致,即通过有控制的反馈使收集到的专家意见更可靠的方法,叫( )(A)
A. 特尔斐法
B. 专家会议法
C. 层次分析法
D. 逆向法
解析:特尔斐法是背对背地征求专家意见,这是其特别之处。
10._______又叫集体经验判断法,是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 )(B)
A. 特尔斐法
B. 专家会议法
C. 层次分析法
D. 逆向法
解析:它是一种由一定数量的长期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干部、有经验的教师以及有关领域的工作者共同讨论商定指标权重的方法。
11.侧重于事物质的方面,是下列哪种评估类型的特点?( )(B)
A. 定量评估
B. 定性评估
C. 相对评估
D. 绝对评估
解析:定性评估侧重于事物质的方面,能抓住事物的本质。
12.作出符合评估对象实际状况的评估结果,是体现教育评估哪一原则的核心问题?( )(D)
A. 方向性原则
B. 科学性原则
C. 可行性原则
D. 促进性原则
解析:只有找准问题和缺点,才能有针对性地改进和提高,才能有效地发挥教育评估的促进作用。
13.下列行为,主要用以解决具体评什么和以什么标准评的是( )(C)
A. 明确评估目标
B. 确定评估者
C. 建立评估指标体系
D. 确定评估对象
解析:建立评估指标体系主要用以解决具体评什么和以什么标准评,也是设计教育评估方案的关键。
14.学校工作评估的基础方法是( )(D)
A. 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进行评估
B. 社会组织对学校进行评估
C. 专家的评估
D. 学校自我进行评估
解析:以学校自我评估为基础方法是学校工作评估的特点之一。学校工作评估的理想方法是以自我评估为基础,将自我评估与他人评估结合。
15.我国教育督导制度的真正确立开始于( )(C)
A. 周代建立天子视学制度
B. 汉代设中史太学祭酒
C. 清末单设督学官
D. 民国颁布《督学章程》
解析:依据现代教育督导的涵义,我国教育督导制度的真正确立,应该是从清末单设督学官开始的。
16.二战后,关于教育督导,摆在西方国家面前的是( )(C)
A. 应否重视教育督导工作
B. 要不要建立教育督导制度
C. 如何提高教育督导的效能
D. 如何重新认识教育督导的意义
解析:二战后摆在各国面前的已不是要不要建立教育督导制度和是否应重视教育督导工作的问题,而是如何提高教育督导的效能的问题。
17.清末颁行的《视学官章程》是参照了哪国的相关章程而制定的?( )(D)
A. 英国
B. 德国
C. 法国
D. 日本
解析:1909年12月学部颁布的《视学官章程》借鉴了日本的相关制度。
18.下列关于督政和督学的描述错误的是( )(D)
A. 督导政府包括政府设置的教育行政机构是督政
B. 督导学校是督学
C. 督学主要督导中小学
D. 督政是督学的基础
解析:督政与督学密切相关,督政离不开督学,督学是督政的基础。
19.《教育部督学规程》和《教育部督学办事细则》颁布于( )(B)
A. 1928年
B. 1931年
C. 1935年
D. 1941年
解析:1931年,教育部颁布《教育部督学规程》和《教育部督学办事细则》。
20.有关研究表明,学生个体占用教师劳动时间数量,初中每生每天( )(B)
A. 2分钟
B. 3分钟
C. 3.5分钟
D. 5分钟
解析:教师工作量的核算是对教师评估的重要方面。有关研究表明,小学每生每天平均2.5分钟,初中每生每天占用教师劳动时间数量为3分钟,高中每生每天平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9582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