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3
材料分析题
大班幼儿在玩积木时,出现了自发探究行为,其探究过程与结果如下图所示。
1.图中的幼儿在搭建中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
图中幼儿在搭建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①搭建过程中,两头的积木难以达到平衡。
②搭建过程中积木频繁倒塌。
解析: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幼儿能获得哪些学习经验?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幼儿能够获得以下经验:
①获得有关物体平衡条件的学习经验。
在积木游戏中,垂直堆高是幼儿早期就获得的基本的积木搭建方法。但是随着幼儿积木游戏技能的发展,幼儿开始追求积木堆高的高度、形式以及稳定性。于是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自然地进入到探究物体平衡规则的过程中。
②有关形状认知的学习经验。
积木本身就是一种低结构的材料,加之形状各异、大小不一,所以为幼儿提供了广阔的操作空间。幼儿在搭积木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某一种形状的积木不够用。他们通常的解决方法就是用其他形状的积木代替,于是在代替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形状组合的新问题。
③有关几何体特征的学习经验。
各种形状的积木就是各种形状的几何体。幼儿操作积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感知几何体特征的过程。幼儿在解决积木的匹配问题时,往往会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比较各种不同几何体的异同,从而选择最能表现建筑物特点或最符合现实比例要求的积木。
解析:
3.该游戏中的材料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对幼儿的学习活动有什么影响?
该案例中幼儿使用的材料属于低结构材料,具有操作性、可变性、多功能等特点。该类材料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解析:
4.操场上新安装了一个投篮架(如图1),幼儿经常在这里玩投篮游戏。一天,几个幼儿带着笔刷和小水桶来到了这里(如图2)。他们先快乐地粉刷投篮架,之后开始往篮筐里灌水,有的从上面灌,有的在下面接,再灌、再接……相互配合,反反复复,忙得不亦乐乎。
教师应该支持这些幼儿的行为。理由:
(1)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
幼儿在一日生活中,除了吃饭、睡觉等生活活动外,绝大多数时间都在游戏。即便是生活、劳动、学习等活动,幼儿也常常是以游戏的形式来进行,或是将生活、学习、劳动过程变成游戏过程。因此,教师不应剥夺幼儿游戏的权利,当幼儿沉浸在游戏当中的时候,教师应该给予相应的鼓励和支持,帮助幼儿更好地游戏。
(2)游戏是幼儿对生长的适应,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游戏能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应鼓励、支持幼儿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满足其发展的需要,适应生长。
(3)游戏是幼儿的自发学习。
对幼儿来说,游戏不仅仅是一种消遣,它是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幼儿在游戏中,通过与人、事、物的相互作用,建构起对自己、他人以及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获得自身认识、情感、社会性、个性等方面的发展。如在粉刷投篮架以及玩水的过程中,幼儿的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都得到了发展。因此,教师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最大限度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
解析: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738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