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基础(世界近现代史)模拟试卷73
改错题
1.《纽伦堡和约》的签订标志着路德教派在德国取得了合法地位。________
《奥格斯堡和约》
解析:
2.17—18世纪开明专制时期,俄国的开明君主是彼得一世。________
叶卡捷琳娜二世
解析:
3.十九世纪末期,形成两党政治的欧洲国家有英、法、德三国。________
英国是两党政治,法国多党,德国党派政治是装饰品,皇帝最大
解析:
4.拿破仑战争促使近代国际法体系的诞生。________
三十年战争,拿破仑战争后的维也纳体系是确定了欧洲统治的新秩序
解析:
5.一战后的一系列赔款计划使得德国的经济遭受重大打击。________
并不,而是借助这些计划,经济得以复苏
解析:
6.和平战略是美国约翰逊时期推行的外交政策。________
肯尼迪时期
解析:
单选题
7.意大利教育思想家韦杰里乌斯1400年出版的《论绅士风度与自由学科》一书中提出:“为了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要施以通才教育,要重视对青少年知识、才智和能力的广泛性培养。但同时又强调,培养全面发展的“完人”,并不是要求学生精通所有学科,而是如何使受教育者身心均衡发展。”该教育主张________。(B)
A. 推动了地理大发现的产生
B. 反映了文艺复兴以人为本的理念
C. 打破了教会垄断教育的局面
D. 体现了启蒙运动自由平等思想的萌芽
解析:
8.发现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科学家是________。(C)
A. 亚里士多德
B. 哥白尼
C. 伽利略
D. 开普勒
解析:
9.在18世纪的英美思想界,人们一般都还是局限于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民主”这个词,即把它看作古希腊的那种只适用于城邦政治的直接民主,并常常把它等同于动荡、混乱甚至“暴民专政”。为防止这种“民主”出现,1787年宪法制定时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B)
A. 规定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
B. 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任期六年
C. 在权力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D. 各州可单独制定法律
解析:
10.1779年一种被人们称为“骡机”、结合珍妮纺纱机和水力纺纱机优点而成的新型纺纱机问世,这一纺纱机的发明者是________。(C)
A. 凯伊
B. 哈格里夫斯
C. 克伦普顿
D. 卡特莱特
解析:
11.1822年,圣马丁和玻利瓦尔在________会晤后不久,圣马丁即出走法国。(C)
A. 波哥大
B. 门多萨
C. 瓜亚基尔
D. 圣地亚哥
解析:
12.“三十年战争后‘此时为敌,彼时为友’成为这一时期欧洲政治的一大景观。随着各国实力对比的变化,欧洲国际政治舞台上风云变幻,一些国家崛起了,一些国家衰落了。”关于三十年战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B)
A. 传统强国英国在战后退出欧洲大陆的政治舞台
B.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结束了三十年战争
C. 《乌德勒支和约》解决了欧洲各国领土边界问题
D. 德意志邦联在战后成立
解析:
13.“同志们,你们已经以忠诚热爱的心情接受了国际的原则;你们一定有办法,在这一组织已不存在的情况下,继续扩大热爱该原则的人的圈子,你们将会找到一些新的战友。”下列有关第一国际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B)
A. 它使巴枯宁主义在工人阶级内部进一步发展
B. 它是19世纪在英国成立的
C. 其解散使得巴黎公社更加孤立无援并最终失败
D. 其解散是由于受到的布朗基主义者恐怖手段的打击
解析:
14.“它暂时解决了安全问题,改善了协约国尤其是法国与德国的关系,使欧洲的国际关系进入了相对稳定的时期,并为‘道威斯计划’的继续实行和20年代中后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正因如此,它形成了一种精神,成为和解与安全的代名词。”“它”指的是________。(A)
A. 《洛加诺公约》
B. “杨格计划”
C. 《洛桑协定》
D. 《非战公约》
解析:
15.1935年8月美国通过了第一个中立法,规定在总统宣布战争存在后,美国对所有交战国实行武器禁运……1937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新的永久中立法来代替限期生效的中立法。这主要是由于________。(B)
A. 一战结束后欧美各国实现了和平相处
B. 美国国内孤立主义盛行
C. 美西战争使得美国元气大伤
D. 美国将苏联视为头号敌人
解析:
16.1945年8月,日本发布《终战诏书》:“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制定该“公告”的会议是________。(D)
A. 开罗会议
B. 德黑兰会议
C. 雅尔塔会议
D. 波茨坦会议
解析:
17.苏联批判美国的一项政策说:“要求中包含了这样一种试图,即干涉欧洲国家内部事务……使它们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出口产品,从而使这些国家的经济从属于美国的利益”,“就是企图以包括西德在内的西欧国家集团来对付东欧国家”。苏联批判的这项政策________。(D)
A. 为欧共体成员国的经济恢复与发展提供长期贷款
B. 以促进国际汇兑的稳定为宗旨
C. 是美苏之间“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
D. 使美国极大地影响了西欧经济政治格局
解析:
18.1975年印支战争结束后,东盟国家签订了哪一个条约来加快合作进程?________(A)
A. 《巴厘宣言》
B. 《曼谷宣言》
C. 《河内宣言》
D. 《马尔代夫宣言》<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6719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