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西方经济学)模拟试卷9
单项选择题
1.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可以说 ( )(B)
A. 是一种最终产品的需求
B. 是一种对最终产品的需求而引起的需求
C. 与最终产品无关的需求
D. 上述说法都不对
解析:引致需求不同于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厂商购买生产要素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直接需要,而是为了生产和出售产品以获得收益。由消费对产品的直接需求所引发的厂商对生产要素的前接需求被称为引致需求。
2.用收入法测算GDP时,不应计入收入的项目有 ( )(D)
A. 租金
B. 利息
C. 折旧
D. 出售股票和债券所得的收入
解析:收入法核算GDP等于各生产要素的提供者的报酬之和,包括工资(劳动力)、租金(土地)、利息(资本)和利润(企业家才能),即GDP=工资+租金+利息+利润。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曲线在 ( )(D)
A. 政府支出减少时会右移
B. 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左移
C. 税收减少时会左移
D. 货币供给增加时会右移
解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曲线会随着货币供给增加时会右移。
4.短期和长期总供给曲线同时使用的政策含义是 ( )(A)
A. 短期内政府应采取措施适时变动总需求,长期时则不用
B. 长期时政府应对经济进行干预,短期则不用
C. 无论长期和短期政府都应干预经济
D. 无论长期短期政府都没必要干预经济
解析:短期和长期总供给曲线同时使用的政策含义:在短期内,相机抉择的政策,适时地变动总需求,即在萧条时期增加总需求,而在繁荣时期则减少总需求,以熨平经济波动。在长期内,经济持续处于稳定的充分就业的状态,因而政府的总需求管理政策也就不再必需。
5.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引起落后国家的经济长期增长? ( )(D)
A. 储蓄率提高
B. 技术进步
C. 人口增长率降低
D. 总需求迅速增长
解析:会引起落后国家经济长期增长的情况有:储蓄率的提高、技术的进步和人口增长率的降低。
6.下列哪一项不是用收入法计算GDP时的一部分? ( )(D)
A. 租金收入
B. 雇员报酬
C. 公司利润
D. 净出口
解析:收入法核算,就是从收入的角度,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来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即把劳动所得到的工资、土地所有者得到的地租、资本所得到的利息以及企业家才能得到的利润相加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7.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 )(A)
A. 等于投资乘数
B. 等于投资乘数的相反数
C. 等于税收乘数
D. 比投资乘数小
解析: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比例。
8.新古典增长模型中所包含的经济稳定增长条件是 ( )(B)
A. sf(k)=nk+k
B. sf(k)=nk
C. GA=GW=Gn
D. GA=GW
解析: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经济稳定增长条件是sf(k)=△k+nk。
9.可以称为温和的通货膨胀的情况是指 ( )(C)
A. 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并且有加剧的趋势
B. 通货膨胀率在3位数以上
C. 数年之内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2%~3%的水平
D. 通货膨胀率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
解析:一种使通货膨胀率基本保持在2%一3%,并且始终比较稳定的一种通货膨胀。
10.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的主要区别在于 ( )(C)
A. 前者是私人提供的,后者是政府提供的
B. 前者是私人使用的,后者是政府使用的
C. 前者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后者则没有
D. 前者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后者则没有
解析:公共物品所具有的两个密切相关的特征使其有别于私人物品。这两个特征是,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11.政府计划使国民收入增加120亿元,如果乘数为4,政府对物品与劳务的购买应增加( )(B)
A. 40亿元
B. 30亿元
C. 120亿元
D. 360亿元
解析: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由政府购买变动引起的收入改变量与政府购买支出的改变量之间的比率。
12.若边际消费倾向为0.6,一国的净税收减少30万元,则会使国民收入增加 ( )(A)
A. 45万元
B. 30万元
C. 75万元
D. 40万元
解析:一般情况下,政府税收增加,投资和消费均会减少,因为国民收入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进出口之和,从而导致国民收入也减少;相反,税收减少,国民收入增加。收入变动量=税收乘数×税收变动量。
13.在短期总供给曲线时,总需求减少引起 ( )(C)
A. 价格水平下降,国民收入增加
B. 价格水平下降,国民收入不变
C. 价格水平下降,国民收入减少
D. 价格水平上升,国民收入不变
解析:在短期总供给曲线时,总需求减少引起价格水平下降,国民收入减少。
14.根据哈罗德模型,当实际资本一产出比率为3,储蓄率为15%时,则实际实际实现的经济增长率为 ( )(A)
A. 5%
B. 10%
C. 20%
D. 15%
解析:哈罗德模型:G=S/v式中:v为资本一产出比。
15.如果某人刚刚进入劳动力队伍尚未找到工作,这属于 ( )(C)
A. 周期性失业
B. 季节性失业
C. 摩擦性失业
D. 结构性失业
解析:摩擦性失业是指因季节性或技术性原因而引起的失业,即由于经济在调整过程中,或者由于资源配置比例失调等原因,使一些人需要在不同的工作中转移,使一些人等待转业而产生的失业现象。
16.如果一个竞争行业中的企业获得了经济利润,就会有新企业加入,这将使 ( )(B)
A. 行业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并引起市场价格下降
B. 行业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并引起市场价格下降
C. 行业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并引起市场价格上升
D. 行业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并引起市场价格上升
解析:超额利润吸引其他行业的厂商进入,导致整个行业的供给增加,行业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市场价格下降,单个厂商的利润减少。
17.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是 ( )(C)
A. 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时,边际成本上升
B. 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时,边际成本下降
C. 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时,平均成本上升
D. 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时,平均成本上升
解析:在平均成本曲线下降阶段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8354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