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历史学313 > 历史学基础(世界近现代史)模拟试卷85

历史学基础(世界近现代史)模拟试卷85

本单篇文档共4981字,内容预览30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考研类学硕统考专业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历史学313 章节练习 6124人下载
价格: 1.00 原价:¥9.60
收藏

历史学基础(世界近现代史)模拟试卷85

改错题

1.第六次反法同盟战争的结束意味着拿破仑战争落下帷幕。________

第七次

解析:

2.战时共产主义的主要措施有征收粮食税、中小工业国有化和劳动义务制。________

余粮收集制

解析:

3.欧洲煤钢联营的构想是由法国经济专家莫内提出的。________

法国外长舒曼提出的“舒曼计划”

解析:

单选题

4.斯塔夫利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评价一个文件时说:“这种解决方法是欧洲宗教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可与允许一个国王在两种宗教之间做出选择的《奥格斯堡和约》相媲美。”该文件是________。(C)

A. 《布罗格纳条约》

B. 《枫丹白露敕令》

C. 《南特敕令》

D. 《至尊法案》

解析:

5.17世纪初留里克王朝告终后,俄国政局陷入内乱,最先介入干涉的外部国家是________。(C)

A. 瑞典

B. 芬兰

C. 波兰

D. 德国

解析:

6.“(工业革命时期)新消费主义使得各阶层开始购买它们从未有机会购买的,甚至比以前更大范围的商品……社会模仿的巧妙使用使本来只买‘体面商品’的人购买‘奢侈品’使本来只买‘必需品’的人购买‘体面商品’……”。新消费主义________。(B)

A. 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的消费特点

B. 是在国民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的情况下出现的

C. 是社会福利政策有效实施的结果

D. 推动了重商主义政策的产生

解析:

7.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为标榜自己“开明专制”,邀请了哪位启蒙思想家到普鲁士居住?________(B)

A. 孟德斯鸠

B. 伏尔泰

C. 康德

D. 霍布斯

解析:

8.最终统一意大利的事业是由哪一国家完成的?________(C)

A. 萨伏依公国

B. 两西西里王国

C. 撒了王国

D. 帕尔马公国

解析:

9.清朝黄遵宪作《樱花歌》日:“一朝轮舶炮声来,惊破看花众人梦。”该诗句描述的史实涉及的条约有________。(D)

A. 《冈达马克条约》

B. 《汉城条约》

C. 《巴德诺条约》

D. 《安政五国条约》

解析:

10.1871年尼狄姆出任土耳其宰相后宣布赦免奥斯曼青年党人,其用意在于________。(C)

A. 起用其作为改革主力

B. 作为修饰门面的装饰物

C. 利于政治监视

D. 认为其已经不构成威胁

解析:

11.有统计资料显示:“在包含整个战争时段的1600年到1650年,欧洲的总入口从1亿减少到8000万,直到1700年才重新恢复到1亿。17世纪40年代头两年,瑞典军队在萨克森境屠杀居民93.4万人;梯里率领的皇帝军队攻占马德堡时,公开号召军队焚烧掳掠,大肆屠杀难民达3万多人,连老弱妇幼均不能免。”该战争最后签订的条约是________。(D)

A. 《特劳波协议书》

B. 《亚眠条约》

C. 《枫丹白露条约》

D.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解析:

12.“布尔什维克于1918年3月3日签订了条件苛刻的《布列斯特一立陶夫斯克和约》,希望最终能从战争转到建立社会新秩序这一更合意的任务上来。但是它们注定要再打三年仗,以对付反革命和外来干涉……”这段话反映的史实有________。(C)

A. 德共被魏玛共和国取缔

B. 俄国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C. 协约国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

D. 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解析:

13.1927年秋季,苏联发生了粮食收购危机。对危机产生的原因,斯大林认为:一是工业发展速度太慢,以致农村商品供应不足;二是个体小农生产率低,不能提供充足的商品粮;三是富农拒绝把粮食按规定价格卖给国家。但政治局委员布哈林认为危机之所以产生,是由于粮价太低,农业赋税太重,致使谷物生产减少。这表明________。(D)

A. 新经济政策在农村成效不大

B. 工业优先战略损害农业发展

C. 农业相对落后影响经济发展

D. 领导高层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存在分歧

解析:

14.承认梵蒂冈城为罗马教廷绝对所有,从而解决了“罗马问题”的条约是________。(C)

A. 《最后总决议》

B. 《教务协议》

C. 《拉特兰条约》

D. 《都灵条约》

解析:

15.一段关于二战前夜的记载这样写道:苏联邀请法国商讨组建“和平阵线”,法国政府表示,有许多“更为紧迫”的事情要处理,后又派去一个没有任何决断权的代表团以恢复商谈,这个代表团乘坐轮船用了6天才到莫斯科。因此,后来苏联签订了________。(B)

A. 《慕尼黑协定》

B.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C. 《苏芬互不侵犯条约》

D. 《苏日中立条约》

解析:

16.1944年德国军队内部反纳粹分子在“狼穴”刺杀希特勒,史称“七·二〇事件”。刺杀者是________。(D)

A. 艾希曼

B. 克卢格

C. 隆美尔

D. 施陶芬贝格

解析:

17.1969年8月12日,美国情报部门完成了关于中苏关系的国家情报评估。报告认为当前中苏关系改善的可能性极小。8月14日,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上,尼克松总统说:“苏联是更具有侵略性的一方,如果听任中国在一场中苏战争中被摧毁,那是更不符合我们利益的”。这表明________。(D)

A. 中美关系在当时已经缓和

B. 美国当时致力于维护中国正当利益

C. 美国开始准备抗苏援中战争

D. 美国对华政策受国际局势的影响

解析:

18.1929年,资本主义陷入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为转嫁危机,翌年美国提高近900种商品关税。随之,25个国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4981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历史学基础(世界近现代史)模拟试卷85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