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基础(世界近现代史)模拟试卷81
改错题
1.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的代表作有《崇学论》《新工具》和《哲学原理》。________
《哲学原理》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代表作。
解析:
2.独立战争结束后大陆会议通过了《联邦条例》作为北美十三州组成独立国家的条例。________
《邦联条例》
解析:
3.施里芬计划是德国元帅施里芬制订的德国对法、英两国作战的战争计划。________
东西两线,意图开战后先东牵制俄国,西全力进攻法国,再调兵东线攻击俄国
解析:
4.协约国与德国在巴黎和会上签订的是《凡尔赛和约》和《圣日耳曼条约》。________
《圣约》是同奥地利签的
解析:
5.津巴布韦独立标志着历时四十多年的非洲非殖民化过程的完成。________
纳米比亚的独立
解析:
6.发动马岛战争的英国首相是约翰·梅杰。________
撒切尔
解析:
单选题
7.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一书中说:“北欧人文主义传统是宗教改革运动的最重要源泉之一……路德反对牧师的中间角色以及他坚持个人与上帝的直接沟通,很可以被看作是人文主义的自然发展。”这表明________。(A)
A. 宗教改革吸收了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
B. 宗教改革首先发生在北欧有其必然性
C. 宗教改革的核心思想是“因信称义”
D. 宗教改革与人文主义思想完全一致
解析:
8.近代早期殖民强国葡萄牙、西班牙衰落的一个共同原因是________。(B)
A. 缺乏足够的军事实力
B. 缺乏工业基础作为支撑
C. 地理条件不够优越
D. 时常卷入欧洲大陆的纷争导致力量分散
解析:
9.英国革命时期平等派在哪一份纲领中提出了普选权的主张?________(B)
A. 大抗议书
B. 人民公约
C. 权利请愿书
D. 建议纲目
解析:
10.英国1832年和1867年两次议会改革都没有涉及到哪一方面的改革?________(C)
A. 衰败选区
B. 选举资格
C. 妇女选举权
D. 代表名额
解析:
11.有学者写道:“这一条约令阮朝威信扫地,主持和议的潘清简更为千夫所指,他终于明白对法委曲求全无异于与虎谋皮。南圻六省全部沦为法国的殖民地,法国在当地任命统督,从此,越南南方沦为法国的殖民地。”该条约是指________。(A)
A. 《第一次西贡条约》
B. 《法越新订和约》
C. 《顺化条约》
D. 《中法会订越南条约》
解析:
12.19世纪时英国企图将其南北非洲殖民地联结在一起的计划是________。(C)
A. “2R”计划
B. “2B”计划
C. “2C”计划
D. “2P”计划
解析:
13.一战使大量英国男子参战,妇女接替男子参与大量战时工作。在此之下女权运动组织发起各种抗议活动,促使社会关注妇女平等参政的权益。在她们的不懈努力下,“人民代表法案”于1918年获得议会通过,年满30岁且拥有财产权的英国女性被赋予选举权。1928年,英国21岁以上女性终于获得与男性同等的选举权。这表明一战________。(A)
A. 推动了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
B. 女性与男性拥有了同等的政治权利
C. 催生了近现代田园女权思想
D. 妇女接替男子工作承担社会重任
解析:
14.共产国际建立的时间是________。(B)
A. 1918年7月10日
B. 1919年3月6日
C. 1919年11月7日
D. 1920年7月19日
解析:
1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出于自身安全考虑,与一些中欧和东南欧国家结成同盟体系。这其中不包括下列哪个国家?________(D)
A. 波兰
B. 捷克斯洛伐克
C. 比利时
D. 奥地利
解析:
16.“随着奥地利的消失,苏台德问题成为捷克斯洛伐克的严重威胁。这个国家这时有三面被扩张了的德国所包围。更为严重的是,有某些迹象表明,英、法政府准备放弃捷克斯洛伐克,就像它们先前放弃奥地利一样。”这段话反映的历史背景是________。(D)
A. 捷克斯洛伐克避免了被吞并的危险
B. 奥地利被意大利完全吞并
C. 二战欧洲战场全面展开
D. 英法对德推行绥靖政策
解析:
17.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上,历时最长的一场战役是________。(B)
A. 莫斯科保卫战
B. 斯大林格勒战役
C. 库尔斯克战役
D. 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
解析:
18.1958年苏联作家的《日瓦戈医生》获诺贝尔文学奖后,美国用俄文大量印刷该书籍并偷运到东欧及苏联,以让这里的人民读到该作品。美国的做法旨在________。(C)
A. 推动苏联文学的发展
B. 借助文化交流缓和美苏关系
C. 对苏联进行文化攻势
D. 在全球范围内获取书籍销售的商业利益
解析:
19.提出星球大战计划,企图凭借美国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来带动其科技经济发展的是________(D)
A. 约翰逊
B. 卡特
C. 尼克松
D. 里根
解析:
20.2021年是苏联解体30周年,苏联前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恰好满90岁,他曾回忆说:“经历(1985年)四月全会的转折将近一年后,我们发现改革政策遇到了巨大的阻碍,因而许多人将这一政策视作县花一现的例行行动……我感到党内和管理阶层官僚在强烈抵制,上面轰轰烈烈,下面却寂静无声。”这表明________。(B)
A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8679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