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教育评估和督导 > 全国自考(教育评估和督导)模拟试卷3

全国自考(教育评估和督导)模拟试卷3

本单篇文档共9254字,内容预览35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自考类教育类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打包下载。
教育评估和督导 模拟试卷 2752人下载
价格: 1.00 原价:¥9.00
收藏

全国自考(教育评估和督导)模拟试卷3

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评估模式中,出现于教育评估迅速发展时期(约20世纪60年代)的模式是( )(A)

A. 斯塔弗尔比姆的“CIPP”评估模式

B. 斯克里芬的目标游离模式

C. 斯塔克的应答模式

D. 在美国出现的“第四代教育评论”理论

解析:斯塔弗尔比姆在1967年提出“CIPP”评估模式,正是教育评估的迅速发展时期。其余各项均为专业化时期(约为20世纪70年代后)。

2.相对评估最大的不足是( )(B)

A. 缺乏客观性

B. 缺乏教育性

C. 不能形成评估对象之间的竞争

D. 不能发挥考核和监督功能

解析:相对评估的最大不足是缺乏教育性,而绝对评估的最大优点是教育性强。

3.下列适用于达标性活动评估的是( )(B)

A. 相对评估

B. 绝对评估

C. 常模参照评估

D. 形成性评估

解析:绝对评估关心的是个人内部的发展,因而适用于达标性的活动,如普及性义务教育质量评估等。

4.教育评估可行性的根本问题是评估的( )(C)

A. 信度问题

B. 效度问题

C. 难易度问题

D. 可否操作性问题

解析:定性评估主要依靠人们的认识、经验和主观判断,没有确定的指标体系、科学的评估方法和可操作的评估方案,因而只能概括性地说明某个问题,在实践中常显示出其主观随意性及某些片面性的缺点。

5.贯彻评估科学性原则的主体是( )(A)

A. 评估者

B. 评估对象

C. 政府部门

D. 评估活动的领导者

解析:评估者是贯彻评估科学性原则的主体,是实现评估科学化的决定性因素。

6.与教育评估的目标相比,下列只属于教育目标关注的对象是( )(A)

A. 受教育者

B. 教师的教学

C. 学校的管理

D. 学校的办学条件

解析:教育评估目标的范围远远超过了教育目标的范围。受教育者只属于教育目标关注的对象。

7.由美国数学家斯塔首先引入教育评估领域的一种多目标、多准则的确定权重系数的方法是( )(C)

A. 特尔斐法

B. 专家会议法

C. 层次分析法

D. 逆向法

解析: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法,是一种多目标、多准则的测量方法,20世纪70年代初由美国数学家斯塔首先引入教育评估领域。

8.下列造成评估结果“先低后高”或“先高后低”的是评估者的哪种心理反应?( )(D)

A. 光环效应

B. 从众心理

C. 附和权威心理

D. 顺序效应心理

解析:因评估先后次序不同对评估结果产生干扰,即是顺序效应心理的表现。

9.用当前的技术手段、设备能取得测量结果,这说明评估标准具备( )(B)

A. 科学性

B. 可操作性

C. 完备性

D. 准确性

解析:评估标准的可操作是指用当前的技术手段、设备能取得测量结果,评估标准的可操作是教育评估计划质量标准的一个重要内容。

10.获取的评价信息较全面、科学,调查成本又比较小的调查方法是( )(C)

A. 重点调查

B. 典型调查

C. 抽样调查

D. 普查

解析: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作为样本,以对样本进行调查的结果推断总体的方法,即是抽样法。这一方法的优点是获取的评价信息较全面、科学,调查成本又比较小。

11.能为提高教师素质提供明确的方向和客观标准的是( )(A)

A. 教师评估

B. 教师培训

C. 继续教育

D. 集体备课

解析:教师评估既为教师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改进、自我完善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又为学校领导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标准。

12.教育行政系统中的督导活动是随着的产生而出现的。( )(B)

A. 教育法规

B. 教育行政

C. 教育行为

D. 教育事实

解析:教育行政系统中的督导活动是教育行政的一个职能和重要组成部分。

13.教育督导活动实质上是一种( )(D)

A. 政党监督

B. 群众监督

C. 人大监督

D. 行政监督

解析: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的《教育督导暂行规定》第一条就明确指出:“为建立教育督导制度,加强对教育工作的行政监督,制定本规定。”这里所说的“对教育工作的行政监督”,已指明了教育监督就是行政监督。

14.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建立教育督导机构是在( )(C)

A. 1994年

B. 1996年

C. 1998年

D. 1999年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教育督导制度的发展。1998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教育督导机构,基本形成中央、省、市、县四级教育督导系统。

15.二战后,在如何提高教育督导的效能这一问题的解决上,引起人们极大关注的是( )(A)

A. 教育督导职能与方式的选择问题

B. 教育督导制度的改造问题

C. 教育督导人员的培训问题

D. 教育督导机构的规模问题

解析:在如何提高教育督导的效能这一问题的解决上,引起人们极大关注的是教育督导职能如何发挥,即教育督导职能与方式的选择问题。

16.在世界其他国家里并不存在,是我国新型社会主义督导制度的一个特点的是( )(A)

A. 督政

B. 以督学为主

C. 只督导中学

D. 只督导小学

解析:督政在世界其他国家里是不存在的,其他国家的教育督导工作主要是督学。这是我国新型社会主义督导制度的一个特点,是由我国的政体与教育管理体制所决定的,也是教育体制改革、发展教育的需要。

17.二战之后,各国普遍感到阻碍教育改革、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A)

A. 教师问题

B. 教育投入问题

C. 学校管理问题

D. 教育政策问题

解析:教师是教育问题中最活跃的因素,教师的素质是影响教育教学发展的关键。

18.《教育督导暂行规定》颁布于( )(C)

A. 1979年

B. 1983年

C. 1991年

D. 1994年

解析:1991年原国家教委颁布了《教育督导暂行规定》。

19.下列不属于地方职级督学的是( )(A)

A. 总督学

B. 主任督学

C. 副主任督学

D. 助理督学

解析:督学的职级,在中央分为总督学、副总督学和督学三级。地方有主任督学、副主任督学和助理督学。

20.标志着我国中央教育督导机构正式重建的事件是( )(B)

A. 教育部增设视导室

B. 视导室更名为督导司

C. 1985年召开全国教育督导会议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9254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全国自考(教育评估和督导)模拟试卷3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