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模拟试卷19
A1型题
1.关于肺结核的中医病因病机叙述正确的是(A)
A. 肺痨的外因是“痨虫”袭肺,内因为正气虚弱
B. 内外因素可以互为因果,但以“痨虫”袭肺为发病关键
C. 肺痨初期为阴虚,进一步可导致气阴两虚,甚则阴损及阳,但以阴阳两虚为主
D. 病情的轻重与“痨虫”袭肺的强弱有关
E. 以上叙述都不正确
解析:肺痨的病因病机是痨虫感染和正气虚弱两种病因,可以互为因果。痨虫是发病的原因,正虚是发病的基础。
2.对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存率无明显作用的药物是(B)
A. 硝酸酯类
B. 钙通道拮抗剂
C.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D. β-受体阻滞剂
E. 抗血小板制剂
解析:硝酸酯类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存率无影响,钙通道拮抗剂对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存率无明显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总死亡率较为肯定的药物。洋地黄不能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总死亡率,心肌梗死24小时内并发急性右心衰竭时最不宜应用洋地黄。
3.原发性肝癌最早最常见的转移途径(A)
A. 肝内血行转移
B. 肝外淋巴管转移至肺
C. 肝外淋巴管转移至锁骨上淋巴结
D. 直接蔓延至胸腔
E. 直接扩散到腹腔
解析:肝内血行转移发生最早,也最常见,可侵犯门静脉并形成瘤栓。瘤栓脱落在肝内可引起多发性转移病灶,门静脉主干癌栓阻塞可引起门静脉高压和顽固性腹水,肝癌细胞侵犯肝静脉后即可进入体循环,发生肝外转移,以肺转移率最高,还可血行转移至全身各部,以肾上腺、骨、肾、脑等器官较为常见。肝细胞型肝癌以血行转移多见。
4.诊断消化性溃疡出血量可靠的方法是(D)
A. 胃液分析
B. 钡餐透视
C. 粪便隐血试验
D. 早期胃镜检查
E. 询问病史
解析:题中明确为诊断消化性溃疡出血最可靠的方法,胃液分析有助于溃疡诊断。钡餐透视可诊断溃疡,急性出血期一般不行钡餐检查,但可以行胃镜检查。便隐血试验有助于溃疡合并出血诊断。急诊胃镜检查可在直视下诊断溃疡,并可作病理,可见活动性出血。询问病史有助于溃疡诊断。
5.尿路感染初发者宜选用(B)
A. 四环素
B. 磺胺类
C. 链霉素
D. 氯霉素
E. 青霉素
解析:尿路感染初发者选用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无病原学结果前,一般首选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的抗生素如磺胺类,治疗3天症状无改善,应按药敏结果调整用药。
6.年轻女性,月经增多,疑有缺铁性贫血。下列各项中,哪项检查最有诊断意义(C)
A. 血清铁降低
B. 总铁结合力增高
C. 血清铁蛋白降低
D. 游离原卟啉降低
E. 钴盐吸收降低
解析:缺铁性贫血的特点是骨髓及其他组织中缺乏可染铁,血清铁蛋白及转铁蛋白饱和度均降低,呈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7.甲亢患者,给予他巴唑20mg,每日3次,在家中治疗。半月后应到医院复查(D)
A. 心率、心律
B. 心电图
C. 甲状腺大小
D. 白细胞计数
E. 突眼程度
解析:甲亢患者服用他巴唑的严重副作用为血液系统异常,轻度白细胞减少较多见。故应定期复诊检验白细胞计数。
8.关于脑出血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B)
A. 发病年龄常在50~70岁,多数有高血压史
B. 常在安静或休息状态下发病
C. 腰穿脑脊液压力增高
D. 脑血管造影可发现血管畸形、动脉瘤
E. CT、MRI检查呈高密度出血灶
解析:
9.有机磷中毒毒蕈碱样症状的主要表现是(B)
A. 腺体分泌减退,平滑肌松弛
B. 腺体分泌亢进,平滑肌痉挛
C. 腺体分泌减退,平滑肌痉挛
D. 腺体分泌亢进,运动神经兴奋
E. 运动神经兴奋,平滑肌痉挛
解析:毒蕈碱样症状又称M样症状。主要是副交感神经末梢兴奋所致,类似毒蕈碱作用,表现为平滑肌痉挛和腺体分泌增加,如恶心、呕吐、多汗、腹痛、腹泻、流涎、流涕、尿频、大小便失禁、心率慢、瞳孔小、咳嗽、气促、肺水肿等。
10.恶寒较甚,发热,无汗,头痛身楚,咳嗽,痰白咯痰无力,舌淡苔白,脉浮而无力。治法宜首选(D)
A. 辛温解表
B. 辛凉解表
C. 祛湿解表
D. 益气解表
E. 滋阴解表
解析:
11.下面哪些是痞满痰湿中阻证的临床特征(B)
A. 脘腹痞满
B. 胸膈满闷
C. 头晕目眩
D. 嗳腐吞酸
E. 矢气频作
解析:痞满痰湿中阻证的临床特征是脘腹痞满,闷塞不舒,胸膈满闷,头重如裹,身重肢倦,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口淡不渴,小便不利,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厚腻,脉沉滑。
12.积聚中“积”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E)
A. 结块固定
B. 痛有定处
C. 病在血分
D. 是为脏病
E. 是为腑病.
解析:积属有形,结块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在血分,是为脏病。“是为腑病”属于“聚”的特点。
13.腹大坚满,脘腹胀急,烦热口苦,渴不欲饮,或有面目皮肤发黄,小便赤涩,大便秘结或溏垢,舌边尖红、苔黄腻或兼灰黑,脉象弦数。治疗方剂首选(E)
A. 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加减
B. 六味地黄丸合一贯煎加减
C. 附子理苓汤或济生肾气丸加减
D. 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
E. 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加减
解析:湿热蕴结型鼓胀的症状为腹大坚满,脘腹绷急,外坚内胀,拒按,烦热口苦,渴不欲饮,小便赤涩,大便秘结或溏垢,或有面目肌肤发黄,舌边尖红,苔黄腻或灰黑而润,脉弦数。治宜清热利湿,攻下逐水。方用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舟车丸。
14.痰郁互结于咽喉的病证是(D)
A. 脏躁
B. 癫证
C. 噎膈
D. 梅核气
E. 瘿瘤
解析:痰郁互结于咽喉的病证是梅核气。
15.盗汗首见于(E)
A. 《内经》
B. 《景岳全书》
C. 《临证指南医案》
D.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E. 《金匮要略》
解析:《金匮要略》首先记载盗汗名称,认为由虚劳所致者较多。
16.湿热腰痛耗伤阴精而见有伤阴之象者,滋补肾阴还需加入(D)
A. 知柏地黄丸
B. 六味地黄丸
C. 一贯煎
D. 二至丸
E. 大补阴九
解析:湿热腰痛耗伤阴精而见有伤阴之象者,加二至丸以滋阴补肾。
A2型题
17.肾病综合征患者表现为起始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全身亦肿,皮肤光泽,按之凹陷易恢复,伴发热,咽痛,咳嗽,小便不利等症,舌苔薄白,脉浮。应属于以下哪型(A)
A. 风水相搏证
B. 湿毒浸淫证
C. 水湿浸渍证
D. 脾虚湿困证
E.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5260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