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诊断学)模拟试卷3
A1型题
1.确立辨证论治理论的著作是(B)
A. 《黄帝内经》
B. 《伤寒杂病论》
C. 《诸病源候论》
D. 《景岳全书》
E. 《瘟病条辨》
解析:《伤寒杂病论》,把病、脉、证、治结合起来,作出了诊病、辨证、论治的规范。
2.非邪盛神乱的失神表现是(B)
A. 牙关紧闭
B. 呼吸气微
C. 两手握固
D. 神昏谵语
E. 壮热烦躁
解析:邪盛神乱的临床表现为神昏谵语,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或卒倒神昏,两手握固,牙关紧急,壮热烦躁。
3.下列各项,属实热证的是(C)
A. 头颅过大
B. 头颅过小
C. 囟填
D. 囟陷
E. 解颅
解析:头颅过大、头颅过小、囟陷和解颅的病机多为肾精不足、肾气亏损所致,故均属于虚证。而卤填为囟门高突,可见于火邪上攻,或为风热,或为湿热等邪气所侵,故属于实热证。
4.疮疡漫肿无头,部位较深,皮色不变,不热少疼者是(B)
A. 痈
B. 疽
C. 疔
D. 疖
E. 风疹
解析:漫肿无头,肤色不变,边界不清,无热少痛,未脓难消,已脓难溃因寒邪郁结、气皿凝滞所致,是疽。疽是为毒邪阻滞而致的化脓性疾病。其特征是初起如栗,不发热胀痛,易向四周扩大。溃烂之后,状如蜂窝,发于肌肉之间,凡皮肤厚而坚韧的地方都可发生,但多发于项后及背部。
5.舌苔由薄白转为白厚,提示(A)
A. 病邪入里
B. 寒邪化热
C. 邪退正复
D. 热退津复
E. 湿热留恋
解析:舌苔由薄白转为白厚,提示正不胜邪,病邪由表传里,病情由轻转重,为病势发展的表现。
6.谵语的病机是(A)
A. 热扰心神
B. 痰火扰心
C. 心气大伤
D. 心气不足
E. 痰迷心窍
解析:谵语表现为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病机属热扰心神。
7.咳嗽声音重浊,吐痰质清色白,鼻塞不通,多数是(A)
A. 外感寒邪
B. 外感燥邪
C. 外感风邪
D. 外感湿邪
E. 外感热邪
解析:咳声重浊、吐痰清稀色白,兼有鼻塞不通为感受寒邪。
8.疾病初起,恶寒发热同时并见,多为(C)
A. 疟疾病证
B. 湿温病证
C. 外感表证
D. 半表半里证
E. 阳明病证
解析:恶寒发热是病人自觉寒冷,同时伴有发热的感觉,即寒热并见。主表证。
9.太阳经头痛的特征是(C)
A. 前额连眉棱骨
B. 两侧太阳穴
C. 后头连头项
D. 头痛连齿
E. 头痛晕沉
解析:太阳经头痛的特征是多在后脑,下连于项。
10.厌食,脘腹胀痛,嗳腐食臭是因(C)
A. 湿邪困脾
B. 脾胃气虚
C. 食滞胃脘
D. 肝胆湿热
E. 脾胃阳虚
解析:食滞胃脘是指饮食不节,滞留胃脘,不能消化,出现上腹胀痛,嗳腐,呕吐,厌食,舌苔厚腻,脉滑等症状。
11.按寸口脉分候脏腑,左关脉可候(D)
A. 心与膻中
B. 肾与小腹
C. 脾与胃
D. 肝、胆与膈
E. 肺与胸中
解析:按寸口脉分候脏腑,左关脉可候肝胆与膈。
12.濡脉的脉象是(A)
A. 脉来浮而细软
B. 脉来虚浮
C. 脉来细软
D. 脉来沉细
E. 脉来无力
解析:濡脉的特点是脉来浮而细软。
13.促脉与数脉的鉴别要点是(C)
A. 脉位深浅
B. 脉力强弱
C. 节律齐否
D. 脉道粗细
E. 脉率快慢
解析:促脉与数脉的共同点是脉率均有快于正常脉象的感觉。数脉一息五至以上,不足七至;促脉不仅脉率每息在五至以上,且有不规则的歇止。
14.右手寸口寸、关、尺三部一般侯(A)
A. 肺脾命门
B. 心肺肝
C. 心肝肾
D. 心脾肾
E. 上中下三焦
解析:一般来说,人的右手寸口寸、关、尺三部分别候肺、脾、命门(肾)。
15.下列症状中,诊断表证最具意义的是(B)
A. 脉浮
B. 恶寒
C. 头身痛
D. 苔薄白
E. 流涕
解析:
16.不属于阴虚证临床表现的是(A)
A. 午后热甚
B. 颧红盗汗
C. 骨蒸劳热
D. 入夜低热
E. 舌红少津
解析:阴虚证的临床表现为五心烦热、骨蒸潮热、午后或夜间低热、消瘦、颧红、盗汗、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等。
17.患者咳嗽咯痰,量多清稀,且气喘,胸闷,辨证是(E)
A. 悬饮
B. 痰饮
C. 支饮
D. 溢饮
E. 水饮
解析:水饮的临床表现为咳嗽气喘,痰多而稀,胸闷心悸,甚或倚息不能半卧,或脘腹痞胀,水声漉漉,泛吐清水,或头晕目眩,小便不利,肢体浮肿,沉重酸困,苔白滑,脉弦。
18.血瘀证的主要脉症表现为(A)
A. 痛如针刺,痛有定处,脉涩
B. 各种出血症状,脉数
C. 面色萎黄,脉虚而细
D. 少气懒言,身倦乏力,脉虚无力
E. 胀闷疼痛,脉弦
解析:血瘀证以痛如针刺、痛有定处、肿块固定、出血色紫有块、皮肤紫斑、唇舌、指甲青紫、脉涩为主要辨证依据。
19.心血虚、心阴虚、心气虚、心阳虚的共有症状是(A)
A. 心悸
B. 面白
C. 健忘
D. 多梦
E. 失眠
解析:心血虚、心阴虚是指心的阴血物质不足,心失濡养,心神失养,故以心悸、失眠多梦、健忘为主症;心气虚、心阳虚是心阳气虚损,心失温养,鼓动无力所致。所以常见心悸或怔忡、气短。综上所述心悸是四者的共有症状。
A2型题
20.病人舌苔坚敛着实,紧贴舌面,刮之不脱者是(D)
A. 腐苔
B. 腻苔
C. 假苔
D. 真苔
E. 厚苔
解析:胃气尚存,夹食积浊气上蒸,则舌苔坚敛着实,紧贴舌面,刮之不脱,为有根苔,称真苔。真苔多为实证。
21.患者,女,36岁。身热恶风,微咳两天,今日咳嗽加剧,痰少而粘,难以咯出,咳剧时胸痛,痰中带有血丝,咽干鼻燥,舌红,苔薄白而干,脉浮数,可以诊断为(A)
A. 燥邪犯肺证
B. 风热犯肺证
C. 肺阴虚证
D. 肺气虚证
E. 热邪壅肺证
解析:该病有咳嗽,痰少而粘,难以咯出,咳剧时胸痛,痰中带有血丝等一派燥热之邪侵袭于肺的表现,同时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4336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