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焊工中级(焊接缺陷与校验)模拟试卷4
简述题
1.焊接速度对焊接质量有哪些影响?
焊接速度就是焊条沿焊接方向移动的速度,南电焊r1:自行掌握,它对焊接质量和焊接生产率都有影响,为获得最大的焊接速度,应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采用较大的焊条直径和焊接电流,同时还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应调整焊接速度,以保证焊缝的高低和宽窄的一致性。若焊接速度太慢,则焊缝会过高或过宽,外形不整齐,焊接薄板时会焊穿,若焊接速度太快,则焊缝会较窄,则会发生未焊透现象。
解析:
2.焊接电流对焊接质量有哪些影响?
焊接电流的大小对焊接质量和焊接生产率有较大的影响,电流过小,不但引弧困难,电弧不稳定,而且会造成未焊透和夹渣等缺陷。电流过大时,不但容易产生烧穿和咬边等缺陷,而且使合金元素烧损过多,影响力学性能,同时由于焊接电流过大,焊条末端会过早发红,使药皮脱落和失效,而产生气孔。
解析:
3.衡量焊接质量主要有哪些指标?
衡量焊接质量的主要指标是焊点及其周边材料的强度。影响强度的因素很多,包括焊接工艺、能量的注入形式、母材、填充材料、助焊剂、接头设计形式,以及上述因素间的相互作用。通常采用有损或无损检测来检查焊接质量,检测的主要对象是焊点的缺陷、残余应力和变形的程度、热影响区的性质。焊接检测有一整套规范和标准,来指导操作者采用适当的焊接工艺并判断焊接质量。
解析:
4.焊接缺陷对焊接接头疲劳强度有哪些影响?
焊接缺陷对焊接接头疲劳强度将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影响的大小与缺陷的种类、尺寸、方向和位置有关。片状缺陷(如裂纹、未熔合、未焊透)比带圆角的缺陷(如气孔)的影响大;表面缺陷比内部缺陷影响大;与作用力方向垂直的片状缺陷的影响比其他方向大;位于残余拉应力区内的缺陷比在残余压应力区的影响大;位于应力集中区的缺陷(如焊趾裂纹)的影响比在均匀应力区中同样缺陷影响大。
解析:
5.影响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因素为接头形状的改变、焊接缺陷(如未焊透和焊接裂纹)、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接头形状的改变,如焊缝的余高和施焊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接头错边,都是应力集中的根源。
解析:
6.防止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产生晶间腐蚀的措施有哪些?
防止晶间腐蚀的措施有:采用超低碳不锈钢,形成奥氏体加铁体双相组织,添加稳定剂,采用固溶处理,进行均匀化处理,加大冷却速度。
解析:
7.用热影响区最高硬度法评定材料焊接性有哪些局限性?
热影响区最高硬度法不能用于判断实际焊接产品的冷裂倾向。因为热影响区最高硬度法只是考虑了组织因素对形成冷裂纹的影响,没有涉及氢和焊接应力的影响,所以不能用于判断实际焊接产品的冷裂倾向。
解析:
8.交流电弧熔合比对焊接质量有哪些影响?
由于交流电弧的电流幅值和方向都随时间而变化,电弧温度随时间而变化,因此电弧对焊丝和母材的加热作用也是变化的。由于交流电弧电流的变化,其弧柱直径也随电流的变化而变化,即时而膨胀,时而收缩,从而引起周围气体激烈波动,容易使周围空气卷入,因此交流电弧焊焊缝的含氢、氮量比直流电弧焊时高。
解析:
9.不锈钢焊接接头有哪些脆化现象?
不锈钢的焊缝在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出现冲击韧度下降的现象称为脆化。1)475℃脆性,含有较多铁素体相(超过15%~20%)的双相焊缝金属,经过350—500℃加热后,塑性和韧性会显著降低,即性质脆化。由于在475℃时脆化速度最快,故称为“475℃脆性”。铁素体越多,这种脆化越严重。已产生475℃脆化的焊缝,可以用900℃淬火消除。2)σ相脆化。不锈钢焊接接头在375~875℃范围内长期使用,会产生一种FE.Cr金属间化合物,称为“σ相”。σ相硬而脆,硬度大于68HRC时,由于σ相析出的结果,焊缝的冲击韧度急剧下降,这种现象称为“σ相脆化”。通常认购,σ相是由铁素体演变而来,当铁素体的质量分数超过5%时,很快会形成σ相。因此,对于高温下使用的不锈钢材料,为了防止出现σ相,必须控制铁素体的含量。为了消除已经生成的σ相,恢复焊接接头的韧性,可以把焊接接头加热到1000~1050%,然后快速冷却。σ相在1Crl8Ni9Ti不锈钢的焊缝中一般不会产生。3)熔合线脆断。不锈钢焊件在高温下长期使用,在沿焊缝熔合线外几个晶粒的地方,会发生脆断现象,此现象称为熔合线脆断。钢中加入Mo元素能提高钢材抗脆断的能力。
解析:
10.产生夹渣有哪些原因?应采取哪些防止措施?
产生夹渣的原因有:焊接电流太小,以致液态金属和熔渣分不清,焊接速度过快,使熔渣来不及浮起,多层焊时清渣不干净,焊缝成形系数过小以及手弧焊时焊条角度不正确等。防止措施有:采用具有良好工艺性能的焊条,正确选用焊接电流和运条角度,焊件坡口角度不宜过小,多层焊时认真做好清渣工作等。
解析:
11.焊接检验内容有哪些?
焊接检验内容包括从图样设计到产品制出整个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工具、设备、工艺过程和成品质量的检验,分为三个阶段:焊前检验、焊接过程中的检验、焊后成品的检验。检验方法根据对产品是否造成损伤可分为破坏性检验和无损探伤两类。(1)焊前检验,焊前检验包括原材料(如母材、焊条、焊剂等)的检验、焊接结构设计的检查等。(2)焊接过程中的检验,焊接过程中的检验包括焊接工艺规范的检验、焊缝尺寸的检查、夹具情况和结构装配质量的检查等。(3)焊后成品的检验,焊后成品检验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外观检验。焊接接头的外观检验是一种手续简便而又应用广泛的检验方法,是成品检验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是发现焊缝表面的缺陷和尺寸上的偏差。一般通过肉眼观察,借助标准样板、量规和放大镜等工具进行检验。若焊缝表面出现缺陷,焊缝内部便有存在缺陷的可能。2)致密性检验。贮存液体或气体的焊接容器,其焊缝的不致密缺陷,如贯穿性的裂纹、气孔、夹渣、未焊透和疏松组织等,可用致密性试验来发现。致密性检验方法有:煤油试验、载水试验、水冲试验等。3)受压容器的强度检验。受压容器,除进行密封性试验外,还要进行强度试验。常见有水压试验和气压试验两种。它们都能检验在压力下工作的容器和管道的焊缝致密性。气压试验比水压试验更为灵敏和迅速,同时试验后的产品不用排水处理,对于排水困难的产品尤为适用。但试验的危险性比水压试验大。进行试验时,必须遵守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以防试验过程中发生事故。4)物理检验方法。物理检验方法是利用一些物理现象进行测定或检验的方法。材料或工件内部缺陷情况的检查,一般都是采用无损探伤的方法。目前的无损探伤有超声波探伤、射线探伤、渗透探伤、磁力探伤等。①射线探伤。射线探伤是利用射线可穿透物质和在物质中有衰减的特性来发现缺陷的一种探伤方法。按探伤所使用的射线不同,可分为X射线探伤、Y射线探伤、高能射线探伤三种。由于其显示缺陷的方法不同,每种射线探伤都又分电离法、荧光屏观察法、照相法和工业电视法。射线检验主要用于检验焊缝内部的裂纹、未焊透、气孔、夹渣等缺陷。②超声波探伤。超声波在金属及其他均匀介质传播中,由于在不同介质的界面上会产生反射,因此可用于内部缺陷的检验。超声波可以检验任何焊件材料、任何部位的缺陷,并且能较灵敏地发现缺陷位置,但对缺陷的性质、形状和大小较难确定,所以超声波探伤常与射线检验配合使用。③磁力检验。磁力检验是利用磁场磁化铁磁金属零件所产生的漏磁来发现缺陷的,按测量漏磁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磁粉法、磁感应法和磁性记录法,其中以磁粉法应用最广。磁力探伤只能发现磁性金属表面和近表面的缺陷,而且对缺陷仅能做定量分析,对于缺陷的性质和深度也只能根据经验来估计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8329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