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 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92

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92

本单篇文档共5452字,内容预览30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职业资格类教师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章节练习 5873人下载
价格: 2.00 原价:¥9.00
收藏

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92

单项选择题

1.1.5~2岁左右的儿童使用的句子主要是( )。(B)

A. 单词句

B. 电报句

C. 完整

D. 复合句

解析:在不完整句阶段,儿童从单音重叠、一词多义、以词代句的单词句阶段(1~1.5岁),逐渐发展到电报句阶段(1.5~2岁)。

2.“接受外人的照料,开始正常的活动,如吃东西、玩玩具,但是看见母亲时又会出现悲伤的表情”属于分离焦虑的( )。(C)

A. 反抗阶段

B. 失望阶段

C. 超脱阶段

D. 平复阶段

解析:分离焦虑分为三个阶段:反抗阶段一一嚎啕大哭。又踢又闹;失望阶段一一仍然哭泣,断断续续,吵闹减少,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超脱阶段——接受外人的照料,开始正常的活动,如吃东西、玩玩具,但是看见母亲时又会出现悲伤的表情。

3.幼儿园的重要任务之一是( )。(C)

A. 要满足家长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B. 要促进家长身心的健康发展

C. 要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D. 要为家长留下单独生活的时间和空间

解析:我国幼儿园是学制教育的基础阶段,承担如下双重任务: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为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我国幼儿园通常不要求在幼儿教育阶段教孩子写字,这种做法符合保教结合原则

B. 有些幼儿园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吃水果是保育,上课是学习知识的唯一途径,这种做法违背了幼儿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原则

C. 为了安全起见,要求幼儿园的所有幼儿尽量一起活动,这种做法违背了幼儿教育的启蒙性原则

D. 幼儿园培养特长儿童的做法符合培养精英的教育原则

解析:我国幼儿园通常不要求在幼儿教育阶段教孩子写字,这符合发展适宜性原则。为了安全起见,要求幼儿园的所有幼儿尽量一起活动,违背了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原则。幼儿园培养特长儿童的做法不符合教育的基本原则,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幼儿教育也不例外。

5.《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要以( )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B)

A. 跳舞

B. 游戏

C. 唱歌

D. 识字

解析:依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6.幼儿园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 )。(D)

A. 知识丰富

B. 会讲故事

C. 会弹琴画画

D. 热爱幼儿

解析:热爱幼儿是幼儿园教师最为重要的素质。

7.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核心在于发展幼儿的( )。(C)

A. 人际关系

B. 行为规范

C. 社会性

D. 社会文化

解析: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核心在于发展幼儿的社会性。

8.与学前教育密切相关的人员或机构对幼儿园的保教活动进行的评价,属于( )。(D)

A. 正式评价

B. 非正式评价

C. 内部评价

D. 外部评价

解析: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学前教育评价可以分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内部评价是指幼儿园自身参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对自己的保教活动做出的评价。外部评价是指与学前教育密切相关的人员或机构对幼儿园的保教活动进行的评价,其主体主要是家长和教育主管机关。

9.在小一班的美术活动中,王老师让孩子们穿上了印有Kitty猫的围裙,这个围裙太有吸引力了。孩子们忍不住左摸摸、右看看,王老师几次提醒孩子们不要看围裙,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话,可是都没有效果。这是因为围裙引起了幼儿( )。(D)

A. 注意的分配

B. 注意的转移

C. 注意的选择

D. 注意的分散

解析:注意的分配是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注意的转移是指幼儿自觉地调动注意,使之从一个对象转换到另一个对象上,是根据任务需要有目的、主动地转换注意对象,为的是提高活动效率。注意的分散又称分心,是由于无关刺激的干扰或单调刺激的持续作用引起的偏离注意对象的状态,注意的分散违背了活动任务的要求,降低了活动效率。注意的选择是指把注意指向一些任务而忽视与之无关的其他任务。题干中孩子们被Kittv猫围裙吸引,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属于注意的分散。

10.幼儿受到别人嘲笑而感到不愉快,对活动的成败感到自豪、焦虑,对别人的怀疑和妒忌等。这是与( )相联系的情感体验。(B)

A. 思维

B. 自我意识

C. 想象

D. 记忆

解析:受到别人嘲笑而感到不愉快,对活动的成败感到自豪、焦虑,对别人的怀疑和妒忌等,是与自我意识相联系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的发生,更多的不决定于事物的可观性质,而决定于主观认知因素。

11.在同一桌上绘画的幼儿,其想象的主题往往雷同,这说明幼儿想象的特点是( )。(A)

A. 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B. 想象的主题不稳定,想象方向随外界刺激变化而变化

C. 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性,形象间不能产生联系

D. 以想象过程为满足,没有目的性

解析:同一桌上绘画的幼儿想象的主题雷同,说明幼儿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12.儿童在游戏中作为集体成员,学习相互理解,共同遵守规则,学会与人相处,促进了儿童( )。(C)

A. 认知的发展

B. 创造力的发展

C. 社会性的发展

D. 情绪的发展

解析:

13.有的儿童在观察时,能够根据观察任务,自觉地克服困难和干扰进行观察。这说明他们观察的( )。(B)

A. 持续性延长

B. 目的性加强

C. 细致性增加

D. 概括性提高

解析:观察力是指一个人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感知能力。学前初期幼儿常常不能进行自觉的、有意识的观察,他们的观察或事先无目的,或易在观察中忘记了目的,很容易受外界刺激和个人情绪、兴趣的影响。“儿童在观察时,能够根据观察任务,自觉地克服困难和干扰进行观察”说明儿童观察的目的性增强,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5452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92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