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综合模拟练习试卷39
单项选择题
1.关于法的实施和法的实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A. 法的实施是法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实际施行
B. 法的实现是指法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被转化为现实
C. 法的实施方式包括法的制定、法的遵守、法的执行和法的适用
D. 全社会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提高有利于法的实施
解析:法的实施是法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实际施行,而法的实现是指法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被转化为现实。法的实施方式包括法的遵守、法的执行和法的适用三种。评价法的实施的标准很多,包括:犯法犯罪率、全社会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程度、法律活动的成本等。
2.下列表述中未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是( ) (D)
A. 张某爱好搜集邮票,一次偶然发现邻居家的一封信件上的邮票非常漂亮,便将邮票撕下,致使信封被撕破,信纸外露
B. 李某用自己的生日试验,进入了妻子的电子邮箱,发现妻子与他人有私情,遂对该证据进行了保存
C. 郑某将其同学吴某的手机号码在学校公布,称寻求合租房,致使吴某经常接到陌生人的电话
D. 公安机关为侦破一起刑事案件,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电话监听、检查通信等措施
解析:我国《宪法》第4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同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选项A中张某为获取他人信封上的邮票而毁坏他人信件,侵犯了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选项B中,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也包括电子邮件的通信方式。选项C中,郑某将吴某的手机号码在校园公布,不仅发布虚假信息,而且扰乱了吴某的正常生活,侵犯了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选项D中,公安机关为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措施是正当的。
3.某上市公司对证券交易所作出的终止上市决定不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B)
A. 公司可以申请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复核
B. 公司可以申请证券交易所设立的复核机构复核
C. 公司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D. 公司可以根据仲裁协议申请仲裁
解析:《证券法》第62条规定:“对证券交易所作出的不予上市、暂停上市、终止上市决定不服的,可以向证券交易所设立的复核机构申请复核。”根据该条规定,B选项正确。
4.下列情形,经批准可以减征个人所得税的是( ) (B)
A. 退休职工周某每月领取2000元的退休金
B. 魏某是盲人,靠在按摩院的工作每月收入3000元
C. 冯某购买了一份意外伤害险,5月份冯某出车祸,获赔10万元
D. 某部队营职干部许某转业,转业安置费3万元
解析:《个人所得税法》第5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批准可以减征个人所得税:一、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二、因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三、其他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免税的。”根据该条规定,B选项正确。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4条第(5)—(7)项,ACD选项中的所得应免征个人所得税。
5.国际海底区域内进行的资源开发是下列选项中哪一种?( ) (B)
A. 合作开发制
B. 平行开发制
C. 合同开发制
D. 共同开发制
解析:根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十一部分和1994年《关于执行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十一部分的协定》,对国际海底区域内的资源开发所采取的制度是“平行开发制”,即一方面由海底局企业部进行,另一方面由缔约国有效控制的自然人或法人与管理局以合作的方式进行。具体做法是:在区域内的一个矿区被勘探后,开发申请者向海底局提供两块价值相当的矿址,海底局选择一块作为“保留区”。另一块作为“合同区”与申请者签订合同进行开发。
6.1998年7月中国某公司与英国某公司签订了一项货物买卖合同,后因合同履行发生争议。2005年9月中国公司就该合同争议向中国法院提起诉讼,英国公司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中国法院在判断该合同诉讼时效时应当根据( )确定。 (D)
A. 与该合同有最密切联系国家的法律
B. 法院地国的法律
C. 当事人合意选择的法律
D. 该合同关系的准据法
解析:《民通意见》第195条规定:“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诉讼时效,依冲突规范确定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准据法确定。”因
此在该涉外合同案件中,合同关系的诉讼时效就依合同关系的准据法确定,D为当选项。
7.甲乙两公司以CIF术语订立了一份玻璃器皿的销售合同,卖方甲公司对该批货物投保了“一切险”,则下列不同原因所造成的货物损失,哪种情况属于保险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 ) (D)
A. 由于运输迟延,该批玻璃器皿运至目的地时市价大跌
B. 由于发货人在发货前包装不当,致使玻璃器皿在途中破碎
C. 货损由于该批玻璃器皿本身存在固有缺陷造成的
D. 由于船长超速驾驶致使船舶触礁沉没造成玻璃器皿全部灭失
解析:保险公司对海上运输中被保险货物发生的以下损失不承担赔偿责任: (])被保险人故意或者过失导致的损失。 (2)属于发货人责任引起的损失。例如发货人在发运货物前包装不当。(3)损失责任开始前,被保险货物已经存在的品质不良或者数量短缺造成的损失。本题中装船前数量短缺就是这种情况。(4)被保险货物的自然损耗、本质缺陷、特性以及市场跌落、运输迟延引起的损失或者费用。(5)海洋运输货物战争险条款和货物运输罢工险条款规定的责任范围和除外责任。本题中ABC三项都属于除外责任,而D项属于承运人驾驶船舶的过失,不属于除外责任的范围,因此保险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8.某乙为挤垮其竞争对手甲,先后在不同场合以口头和书面形式散布某甲所经销的酱油是某甲用染色料加自来水和柠檬做出来的,致使多年老字号某甲经营的酱油店破产。经查明,某乙所散布的上述事实纯系捏造。某乙的行为构成( ) (C)
A. 诬告罪
B. 既不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也不构成损害商品声誉罪
C.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
D. 破坏生产经营罪
解析:题中乙的行为属于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构成《刑法》第221条规定的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本案中乙某没有破坏甲的生产资料,不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乙也没有意图使甲受到刑事追究,不构成诬告陷害罪。
9.崔某虚构“卢氏县药都中药材种子种苗贸易部”,在根本没有任何中药材种子种苗,也未经广告管理部门审核的情况下,擅自通过《故事大观》、《农民致富之友》等刊物刊发中药材种植等含虚假内容的广告,并私自印制种植宣传小报向种植户邮寄散发,误导消费者,骗取他人财物。从2003年1月至6月,崔某共骗取各地农民汇款12万余元。崔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 ) (D)
A. 虚假广告罪
B.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C. 假冒注册商标罪
D. 诈骗罪
解析:《刑法》第222条规定的虚假广告罪,是指有合法产品,但对产品进行不实宣传的情形。而本案中崔某根本没有任何产品,纯粹以假广告骗钱,因此不构成虚假广告罪,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15539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