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全国自考(教育管理心理学)真题试卷
单项选择题
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 ( )(D)
A. 卢梭《爱弥儿》出版
B.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出版
C. 洛克《教育漫话》出版
D.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出版
解析:
2.在西方管理心理学的人性观中,“社会人”假设的理论基础是 ( )(B)
A. X理论
B. 人际关系学说
C. 超Y理论
D. 理论
解析:
3.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 )(D)
A. 意志
B. 性格
C. 气质
D. 能力
解析:
4.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 ( )(D)
A. 目标理论
B. 公平理论
C. 期望理论
D. 需要层级论
解析:
5.个体有意识地将自己由于受挫而产生的痛苦体验和烦躁情绪,排除于记忆和意识之外,以适应社会生活。这种心理反应称为 ( )(A)
A. 压抑作用
B. 代替作用
C. 投射作用
D. 合理化作用
解析:
6.人们开始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与行为影响,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或群体的要求相一致。这种表现称作 ( )(B)
A. 模仿
B. 认同
C. 内化
D. 从众
解析:
7.个体在群体压力的影响下,放弃个人意见而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这是 ( )(D)
A. 投射
B. 模仿
C. 代替
D. 从众
解析:
8.社会心理学家李雷的人际关系研究认为,教育群体中尊敬、信任、赞扬、求助等行为可导致的心理反应是 ( )(D)
A. 协助和温和
B. 尊敬和服从
C. 信任和接受
D. 劝导和帮助
解析:
9.主张“性善论”的我国古代思想家是 ( )(C)
A. 墨子
B. 老子
C. 孟子
D. 荀子
解析:
10.要提高领导者影响力,首先应重视的是领导者的 ( )(C)
A. 职位因素
B. 资力因素
C. 品格因素
D. 职务因素
解析:
11.最早出现的组织结构形式是 ( )(A)
A. 直线制
B. 职能制
C. 矩阵制
D. 事业部制
解析:
12.领导者在委托下级代办某项工作时赋予下属以某种权力,并承担相应责任,这是( )(B)
A. 分权
B. 授权
C. 移交权力
D. 责任下放
解析:
13.可满足组织成员心理上的自主需要,减少由于地位差异而造成的心理距离的领导方式是( )(A)
A. 民主式
B. 放任式
C. 专制式
D. 家长式
解析:
14.提出组织变革经历解冻、变革、再冻结三个阶段的学者是 ( )(B)
A. 凯利和薛恩
B. 勒温和薛恩
C. 洛尔施西和凯利
D. 洛尔施西和勒温
解析:
15.企业的“经营理念”简称 ( )(B)
A. VI
B. MI
C. BI
D. CI
解析:
16.在管理层次上,按照分层领导的原则,一般小型企业的层级是 ( )(A)
A. 2级
B. 3、4级
C. 5、6级
D. 7、8级
解析:
17.群体决策中,背靠背地书面征求专家们意见的方法是 ( )(B)
A. 名义群体法
B. 德尔菲法
C. 脑力激荡法
D. 决策四分法
解析:
18.管理者只抓生产任务,不关心职工,只集中注意于生产效率。这种领导行为是管理方格图中体现的 ( )(B)
A. 贫乏管理
B. 任务管理
C. 中间型管理
D. 俱乐部式管理
解析:
19.精力充沛,热情洋溢,但遇事不够冷静,脾气暴躁。这种人的气质类型属于 ( )(A)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解析:
20.当目标很重要,但不值得更努力争取之时,我们常用的解决冲突的方式是 ( )(C)
A. 逃避
B. 顺应
C. 妥协
D. 合作
解析:
简答题
21.简述X理论的基本观点。
(1)人的行为都是为了追求自身的最大实利;
(2)人天生都是懒惰的,他们工作和努力都是被迫的;
(3)人天生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只关心自己,不关心组织目标和群体利益的;
(4)一般人在工作或事业上都没有什么雄心,也不喜欢负什么责任;
(5)绝大多数人喜欢被领导,照章办事;
(6)缺乏理性,容易冲动,有盲目举动。
解析:
22.简述教育领导集体心理优化的含义及作用。
(1)含义:是指教育领导集体内部的各个组成人员之间,按照心理互认规律,进行领导集体结构的最佳搭配和组合,从而使领导集体达到心向一致、心力集中、心理平衡、心理相容。
(2)意义:
①有助于形成强有力的集体;
②有助于提高领导效率或效能;
③有助于集体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
解析:
23.简述教育领导决策心理的类型。
(1)果断型与草率型;
(2)顽强型与顽固型;
(3)稳定健型与多虑型。
解析:
24.简述组织文化的层次和内容。
(1)层次:精神层、制度层、器物层;
(2)内容:价值观念、组织信念、职业道德、群体意识、规章制度。
解析:
论述题
25.试述情感、意志对教育工作者的影响。
(1)影响学习效果;
(2)影响教育工作效果;
(3)影响承受力;
(4)影响判断力;
(5)影响群体相容性。
解析:
26.试述提高有效沟通的措施。
(1)提高语言表达技巧;
(2)教育及培训沟通人才;
(3)妥善利用电脑网络;
(4)加强教育行政人员与专业人员之间的沟通;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4089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