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81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5~6岁幼儿特征的是( )。(B)
A. 认识依靠行动
B. 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C. 开始接受任务
D. 最初步生活自理
解析:5~6岁的儿童在幼儿园大班,这个阶段儿童的主要特点是:(1)好学、好问,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2)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发展。(3)个性初具雏形。(4)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2.3~6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是( )。(B)
A. 有意注意占优势
B. 无意注意占优势
C. 注意的发展不受语言支配
D. 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均衡发展
解析:3~6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初步发展。注意发展和语言发展关系密切,随着语言的发展,儿童的有意注意也逐渐发展起来。
3.一名4岁幼儿听到教师说“一滴水,不起眼”结果他理解成了“一滴水,肚脐眼”。这一现象主要说明幼儿( )。(C)
A. 听觉辨别力弱
B. 想象力非常丰富
C. 语言理解凭借自己的具体经验
D. 理解语言具有随意性
解析:幼儿在理解成人语言时,常常凭借自己的具体经验,对于“不起眼”等较为抽象的词汇不太理解,就用语音相近,而且自己熟知的事物“肚脐眼”来代替。可见,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期典型的思维方式,其思维的内容是具体的,依靠形象来思维。
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教育目标较多使用“体验”、“感受”、“喜欢”、“乐意”等词汇,这表明幼儿园教育强调( )。(B)
A. 知识取向
B. 情感态度取向
C. 能力取向
D. 技能取向
解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教育目标主要从幼儿的角度制定。表明学前教育在该领域的教学重点、主要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在目标表述上使用较多的是“体验”、“感受”、“喜欢”、“乐意”等词汇,突出了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着眼于培养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
5.儿童膳食中所供热量占一天摄人总热量40%的餐点是( )。(B)
A. 早餐
B. 午餐
C. 午点
D. 晚餐
解析:午餐所供热量占一天摄入总热量的40%。
6.活动目标应包括( )等三个方面。(C)
A. 知识技能、能力、情感
B. 知识技能、能力、社会性
C. 知识技能、能力、情感与社会性
D. 知识、技能、情感与社会性
解析:活动目标应包括知识技能、能力、情感与社会性等三个方面。
7.气质对智力的影响作用表现在( )。(C)
A. 能影响潜能的高低
B. 能影响“最近发展区”的大小
C. 能影响智力活动的方式
D. 能影响智力的可变性
解析:气质可以影响智力活动的方式和特点。
8.国内外许多学者均通过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跟踪观察研究儿童的一般发展,主要采用的观察记录方法是( )。(A)
A. 日记描述法
B. 描述记录法
C. 轶事记录法
D. 连续记录法
解析:
9.幼儿开始学跳舞时,注意了脚的动作,手就一动不动;注意了手的动作,脚步又乱了,这说明儿童注意的( )。(D)
A. 稳定性比较差
B. 范围比较小
C. 转移能力有限
D. 分配能力较差
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集中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活动上。幼儿掌握的熟练技巧较少,注意的分配比较困难,常常顾此失彼。如,跳舞时,注意动作,就忘了表情;做操,注意了动作,就无法保持队形的整齐等。故选D。
10.3~4岁的幼儿认为,球会滚下去,是因为“它不愿意待在椅子上”。这反映儿童的判断( )。(C)
A. 以直接判断为主
B. 判断内容不够深入
C. 判断根据不够客观
D. 判断论据不够明确
解析:从判断根据看,幼儿初期常常不能按事物本身的客观逻辑为依据进行判断和推理,而是按照“游戏的逻辑”或“生活的逻辑”进行。这种判断没有一般性原则,不符合客观规律。
11.( )的教育思想仍闪耀着不朽的光芒,在近代教育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被尊崇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和“现代教育之父”。(A)
A. 夸美纽斯
B. 裴斯泰洛齐
C. 卢梭
D. 杜威
解析: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在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提出的许多教学思想都具有前瞻性、现代性。但是,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受其时代所限,也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尽管如此,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仍闪耀着不朽的光芒,在近代教育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他被尊崇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和“现代教育之父”。
12.3~5岁幼儿常常自己造词。出现“造词现象”。这说明( )。(A)
A. 儿童词汇贫乏,词义掌握不确切
B. 儿童的词汇量在不断增加
C. 儿童的智力发展有了质的飞跃
D. 儿童的言语表达能力增强
解析:3~5岁幼儿常常自己造词。出现“造词现象”是因为学前儿童词汇贫乏,词义掌握不确切。
13.儿童知道从烤炉中取出的面包是热的,这是( )。(D)
A. 感觉
B. 知觉
C. 记忆
D. 思维
解析:这不是记忆,是幼儿对一种普遍性的认识,是思维。
14.( )岁左右是幼儿性别行为初步产生的时期,具体体现在幼儿的活动兴趣、同伴选择及社会性发展三个方面。(B)
A. 1
B. 2
C. 3
D. 4
解析:2岁左右是幼儿性别行为初步产生的时期,具体体现在幼儿的活动兴趣、同伴选择及社会性发展三个方面。
15.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指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以及( )。(A)
A. 向家长提供科学育儿指导
B. 幼儿园为幼儿健康成长提供条件
C. 幼儿园为小学教育提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5224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