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教育管理心理学 > 2015年10月全国自考(教育管理心理学)真题试卷

2015年10月全国自考(教育管理心理学)真题试卷

本单篇文档共5146字,内容预览35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自考类教育类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打包下载。
教育管理心理学 真题试卷 992人下载
价格: 1.20 原价:¥9.60
收藏

2015年10月全国自考(教育管理心理学)真题试卷

单项选择题

1.在经济发达国家,被喻为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两个车轮”是 ( )(D)

A. 生产与技术现代化

B. 教育与技术现代化

C. 管理与教育现代化

D. 管理与技术现代化

解析:在经济发达国家,管理与技术现代化被比喻为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两个车轮”。

2.采用某标准化测验工具测量学生的学习成绩,前后两次测量的相关系数达0.80,说明该测验的 ( )(B)

A. 信度低

B. 信度高

C. 效度低

D. 效度高

解析:信度指的是测量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量同样内容,所得结果的一致性。通常相关系数高达0.80以上者,即可作为实施测量的工具。相关系数高表示这种测验效度高。

3.从研究“时间和动作”入手,制定出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并以此作为管理和奖惩工人依据的研究者是 ( )(B)

A. 韦伯

B. 泰勒

C. 法约尔

D. 吉利克

解析:泰勒从“时间和动作”的研究开始,制定出标准化的工作程序和操作方法,创造了劳动定额和工时定额的制度,并以此作为管理和奖惩工人的依据。

4.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 ( )(D)

A. 期望理论

B. 公平理论

C. 需要层级论

D. 激励一保健理论

解析:激励一保健理论是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的。

5.人们在生活中遇到不幸,往往会发奋在事业上取得成绩,这种自我防御机制是 ( )(A)

A. 代替作用

B. 投射作用

C. 反向作用

D. 合理化作用

解析:人们在受到挫折后(在生活中遇到不幸),往往会发愤在事业上取得成就以求得补偿,这种自我防御机制是代替作用,也可称为补偿作用。

6.认为人类的最大需求不可能都是一样的,而是因人、因事、因地而异的。这种人性假设是( )(D)

A. 社会人

B. 经济人

C. 真实人

D. 复杂人

解析:60年代中期,薛恩认为人类的最大需求不可能都是一样的,而是因人、因事、因地而异。这种人性假设是“复杂人”。

7.提出人的行为公式为S-R的心理学家是 ( )(A)

A. 华生

B. 勒温

C. 梅耶

D. 霍桑

解析:美国早期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一种机械性反应,其公式是:S—R。

8.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不可能100%满足,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满足率为 ( )(A)

A. 10%

B. 20%

C. 30%

D. 40%

解析: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不可能100%全部满足,一般满足的比率是:生理需要是85%,安全需要是70%,爱和归属需要是50%,尊重需要是40%,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10%。

9.如果工作复杂,且群体中有部分成员不能独立完成工作的全部程序,在个人竞争下的工作成绩比群体合作要 ( )(A)

A. 差

B. 好

C. 略高

D. 无差别

解析:如果工作比较困难,而且有部分成员不能各自独立完成工作全部程序时,群体合作的工作成绩比个人竞争为优。

10.教师上课不吸烟,不梳理奇特发型,不穿奇装异服。这属于教育工作者的 ( )(B)

A. 群体目标

B. 群体规范

C. 群体意识

D. 群体压力

解析:教师上课不吸烟,不梳理奇特发型,不穿奇装异服。这属于教育工作者的群体规范。

11.在教育系统中,对教育目标确定时常采用的一种根据历史和现有资料预测其未来发展的预测技术是 ( )(A)

A. 德尔菲法

B. 趋势外推法

C. 回归分析法

D. 相关分析法

解析:在教育系统中,对教育目标确定时采用的预测技术通常采用德尔菲法改善群体决策。德尔菲法是采用背对背的通信方式征询专家小组成员的预测意见,经过几轮征询,使专家小组的预测意见趋于集中,最后做出符合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结论。

12.对某一组织或群体感到满足,乐意成为该群体的成员,并协助实现群体目标的态度或精神。是指 ( )(C)

A. 群体规范

B. 群体舆论

C. 群体士气

D. 群体凝聚力

解析:根据心理学家史密斯和韦士特恩的解释,士气乃是“对某一组织或群体感到满足,乐意成为此一群体的成员,并协助实现群体目标的态度和精神”。

13.教育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是一种独特的人际关系,下列不属于教育群体独特性的是( )(C)

A. 教育性

B. 规范性

C. 情境性

D. 平等性

解析:教育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是人际关系的形式之一,独特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性,规范性,广泛性和丰富性,民主、平等性。

14.“爱屋及乌”的心理现象是指 ( )(C)

A. 近因效应

B. 刻板印象

C. 光环效应

D. 情感效应

解析:光环效应是社会认知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成语“爱屋及乌”是光环效应的反映。

15.对于教育管理者来说,要实现有效的管理就要懂得处于管理过程中人的 ( )(A)

A. 心理

B. 情感

C. 个性

D. 能力

解析:对于教育管理者来说,要实现有效的管理,就要懂得处于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就要研究管理系统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对管理目标的选择与确定、管理措施的制定与使用、人员的选拔与作用、人际关系的处理、人事关系的处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都要遵循一定的心理规律才可奏效。

16.管理思想的现代化运用的“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是 ( )(B)

A. “新三论”

B. “老三论”

C. “职能论”

D. “决策论”

解析:管理思想的现代化就是运用“老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营销观念、竞争观念、时间观念和战略观念指导管理实践。

17.人的本质是三种属性的统一体,即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 ( )(C)

A. 物质属性

B. 精神属性

C. 意识属性

D. 经济属性

解析:人的本质是三种属性的统一体,即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意识属性。

18.情绪情感对于人的行动起着推动和阻碍作用是指情感的 ( )(D)

A. 信号作用

B. 适应作用

C. 暗示作用

D. 动力作用

解析:情感的动力作用是指情绪情感对于人们的行动起着推动和阻碍的作用。

19.组织文化的中心和主体是 ( )(C)

A. 器物层

B. 制度层

C. 精神层

D. 外显层

解析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5146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2015年10月全国自考(教育管理心理学)真题试卷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