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80
单项选择题
1.著名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对自己儿子进行了长期、系统的研究,这种研究类型属于( )。(A)
A. 纵向研究
B. 横向研究
C. 差异研究
D. 因果研究
解析:纵向研究就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某个或某些儿童进行追踪研究,以查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心理发展的进程和水平的变化。横向研究又称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内选取不同年龄的个体进行的研究。
2.老师在给幼儿讲故事时,贝贝听着听着突然笑出声来,旁边的几个小朋友看了看贝贝,也跟着笑了起来。这一现象反映出幼儿的情绪具有( )。(C)
A. 社会性
B. 冲动性
C. 传染性
D. 深刻性
解析:幼儿情绪非常容易受周围人的情绪所影响。例如:新入园的一个孩子哭泣着要找妈妈,会引得早已习惯了幼儿园生活的孩子们都哭起来;听故事时,一个幼儿笑,其他幼儿也跟着哈哈笑起来。
3.有的幼儿遇事反应快,容易冲动,很难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幼儿的气质类型比较倾向于( )。(C)
A. 抑郁质
B. 多血质
C. 胆汁质
D. 黏液质
解析:胆汁质的孩子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性情急躁、易于冲动、反应迅速,很难约束自己的行为。
4.个体认识到他人的心理状态,并由此对其相应行为做出因果性推测和解释的能力称为( )。(C)
A. 元认知
B. 道德认知
C. 心理理论
D. 认知理论
解析:心理理论是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出一种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理解能力。他们开始理解自己所思考的、知道的、感知的以及所相信的也许与其他人有所不同,并开始了解到人们的许多行为是由其知识和信念引起或推动的。
5.我国现代著名教育思想家陶行知认为幼儿教育应解放儿童的( )。(D)
A. 主动性
B. 活动
C. 兴趣
D. 创造力
解析:陶行知认为教育要启发、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6.在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中,“活泼好动”是( )幼儿的年龄发展特征。(B)
A. 小班
B. 中班
C. 大班
D. 托儿班
解析:中班幼儿经过一年的集体生活训练,对环境已经熟悉,其在生理上又进一步成熟,特别是神经系统进一步发展,因此表现出“活泼好动”的特征。
7.幼儿自言自语的表现有两种形式:一是问题言语;二是( )。(B)
A. 情境言语
B. 游戏言语
C. 对话言语
D. 交际言语
解析:问题言语和游戏言语是幼儿自言自语的表现的两种形式。
8.儿童对会使用的实物,能根据形状来概括,如区别耙和刷;面对不会使用的实物,则不能概括。这属于( )。(A)
A. 动作的概括
B. 生活情景的概括
C. 情绪性的概括
D. 功用性的概括
解析:儿童对学会使用的实物,能够正确地根据形状来概括,如区别船和熨斗,井和亭,耙和刷,而对不会使用的实物,如塔和磨,则通常不能概括,或只能根据颜色来概括。这就是借助于动作,在儿童头脑中形成了对实物的表象,因此属于动作的概括。
9.婴儿对看得见而又拿不到的玩具,产生不愉快情绪,但当玩具在眼前消失时,不愉快情绪也很快消失,这是( )。(D)
A. 情绪的内隐性
B. 情绪的依赖性
C. 情绪的受感染性
D. 情绪的情境性
解析:婴儿情绪和情感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情境的影响,题目中玩具的存在与消失体现了两种情境的转变,体现了婴儿情绪受情境的影响。
10.我国创办的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是( )。(C)
A. 陈鹤琴创办的南京鼓楼幼稚园
B. 端方创办的湖南蒙养园
C. 张之洞创办的湖北幼稚园
D. 严修创办的严氏蒙养园
解析:1903年,我国创办了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湖北武昌的湖北幼稚园。当时民族危机深重,救亡图存的呼声响遍中国大地,西方的教育制度成为他们学习的重要内容。在戊戌维新运动的推动下,“效法西洋,倡办西学”成为潮流,对幼儿实行“公教公养”的主张也随之被提了出来,为了满足民众变革的要求以维护封建统治,清政府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了“湖北幼稚园”。
11.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 )。(D)
A. 分类
B. 推理
C. 抽象
D. 判断
解析:
12.幼儿最先掌握的实词是( )。(C)
A. 形容词
B. 动词
C. 名词
D. 代词
解析:幼儿最先掌握的实词是名词。
13.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幼儿园与家庭是( )关系。(B)
A. 领导
B. 伙伴
C. 监督
D. 从属
解析:现代教育观认为,家庭与幼儿园是天然的伙伴关系。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家长和教师都对儿童起着重要的教育作用,儿童0一3岁时,在家庭中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很长,父母或家长对其起着绝对重要的作用,在孩子3岁以后进入幼儿园开始,幼儿园教师对儿童的教育作用逐渐凸显,但与此同时,家长的教育作用并不是就消失了,而是家长与教师共同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对儿童的成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由此可见,家长与教师没有谁为主体,谁为辅助的区别,家庭和幼儿园是平等的伙伴关系。
14.小朋友们都在各自的兴趣小组游玩,唯独小强一个人沮丧地坐在一边。原来小强太霸道,小朋友们都不喜欢和他一起玩,老师看在眼里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老师的这种教育方法属于( )。(A)
A. 自然后果法
B. 冷处理法
C. 权利剥夺法
D. 平等教育法
解析:自然后果法是指当儿童犯了错误后,不必直接去制止或处罚他们,而让儿童在同自然的接触中,体会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带来的自然后果。根据题干描述,教师采用的是自然后果法。
15.福禄贝尔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 )。(C)
A. 遵循儿童的自然成长规律
B. 全面发展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4983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