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综合(肿瘤)模拟试卷14
A1型题/单选题
1.关于未分化癌,下列叙述中哪项是正确的(C)
A. 由腺上皮发生
B. 由鳞状上皮发生
C. 由上皮组织发生,缺乏分化状态
D. 对放疗不敏感,预后差
解析:来源于上皮的恶性肿瘤有以下几种: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移行上皮癌、腺上皮癌等,这些肿瘤都来源于分化较好的上皮细胞。来源于缺乏分化的上皮组织的肿瘤,就是未分化癌。
2.淋巴结转移性癌的确切诊断依据是(D)
A. 淋巴结肿大
B. 淋巴结质地变硬
C. 淋巴结内出现上皮细胞
D. 淋巴结内出现癌巢
解析:肿瘤细胞侵入淋巴管,随淋巴液到达局部淋巴结(区域淋巴结)。肿瘤细胞先聚集于边缘窦,以后累及整个淋巴结。淋巴结病理检查:淋巴结内可出现成团的癌细胞。
3.胃癌不可能种植到(D)
A. 大网膜
B. 腹膜
C. 子宫
D. 肾脏
解析:胃癌常发生种植性转移,当胃癌破坏胃壁侵及浆膜后,可种植到大网膜、腹膜、腹腔内器官表面甚至卵巢等处。而肾脏属于腹膜外器官,因此胃癌不可能种植到肾脏。
4.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最主要决定于(D)
A. 肿瘤的病程
B. 肿瘤的大小
C. 肿瘤组织的来源
D. 肿瘤发生的部位
解析:良性肿瘤分化较成熟,生长缓慢,在局部生长,不浸润,不转移,故一般对机体的影响相对较小,主要表现为局部压迫和阻塞症状。有些良性肿瘤生在腔道或重要器官,亦可以引起较为严重的后果。
5.不符合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的描述是(D)
A. 产生压迫作用
B. 发生恶变
C. 引起出血
D. 不引起内分泌紊乱
解析:良性肿瘤一般对机体的影响相对较小,主要表现为局部压迫和阻塞症状,其影响的发生主要与其发生部位有关,如消化道的良性肿瘤可引起肠梗阻或肠套叠;颅内的良性瘤可压迫脑组织、阻塞脑室系统而引起颅内压升高等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引起内分泌的紊乱是恶性肿瘤的特点,但少数良性肿瘤也可以引起内分泌紊乱,如嗜铬细胞瘤。
6.恶性肿瘤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C)
A. 继发出血
B. 继发感染
C. 广泛转移
D. 疼痛
解析:恶性肿瘤分化不成熟,生长迅速,浸润并破坏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还可以发生转移,对机体的影响严重,治疗效果不理想,患者的死亡率高,生存率低。
7.符合副肿瘤综合征的是(D)
A. 恶性肿瘤引起的发热
B. 恶性肿瘤引起的贫血
C. 恶性肿瘤引起的营养不良
D. 恶性肿瘤引起的内分泌紊乱
解析:内分泌腺的良性肿瘤可分泌过多激素而引起症状。一些非内分泌腺肿瘤,也可以产生和分泌激素或激素类物质,引起内分泌症状,称为异位内分泌综合征。此类肿瘤多为恶性肿瘤,以癌居多,如肺癌、胃癌、肝癌等。异位内分泌综合征属于副肿瘤综合征,是由于肿瘤产物或异常免疫反应等原因间接引起,可表现为内分泌、神经、消化、造血、骨关节、肾脏及皮肤等系统的异常。
8.交界性肿瘤是指(D)
A. 既有癌组织,又有肉瘤组织的肿瘤
B. 既有鳞癌,又有腺癌的肿瘤
C. 既有上皮组织,又有间叶组织的肿瘤
D. 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的肿瘤
解析:有一些组织形态和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性与恶性之间的肿瘤,称为交界性肿瘤。
9.下列哪项是恶性肿瘤的主要形态学特征(A)
A. 病理性核分裂象多见
B. 细胞浆丰富
C. 瘤巨细胞形成
D. 浸润性生长和转移
解析:恶性肿瘤细胞的形态有高度的异型性,表现为以下特点:
①瘤细胞的多形性;
②瘤细胞核的多形性;
③瘤细胞胞浆的改变,其中胞核的多形性常为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主要表现为核分裂象多见。
虽然浸润性生长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最重要的特点,但题干中是指主要形态学特征,如果问恶性肿瘤瘤细胞的主要形态学特征,则为瘤细胞核的多形性,主要表现为病理性核分裂象多见。
10.不符合平滑肌瘤特点的是(D)
A. 好发于子宫、胃肠道
B. 肿瘤有包膜
C. 切面灰白、质韧,呈编织状
D. 不见核分裂象
解析:平滑肌瘤多见于子宫、胃肠道等部位。瘤组织由梭形细胞构成,形态比较一致,核呈长杆状,两端钝圆,形态类似平滑肌瘤细胞,排列呈束状、编织状,核分裂象罕见。
11.纤维肉瘤的主要诊断依据是(C)
A. 发生于深部组织
B. 鱼肉状
C. 异型性明显的成纤维细胞
D. 假包膜形成
解析:纤维肉瘤好发于四肢皮下组织,呈浸润性生长,切面灰白色、鱼肉状,常伴有出血、坏死;镜下典型的形态是异型的梭形细胞呈“鲱鱼骨”样排列。
12.最易恶变的息肉是(D)
A. 绒毛状腺瘤
B. 腺瘤性息肉
C. 增生性息肉
D. 多发性息肉病
解析:结肠、直肠的息肉状腺瘤为癌前病变之一,多发性者更易发生癌变。
13.与雄激素关系密切的肿瘤是(C)
A. 精原细胞瘤
B. 阴茎癌
C. 前列腺癌
D. 胚胎性癌
解析:前列腺癌上皮细胞具有雄激素受体,激素和受体结合可促进肿瘤生长。
A2型题
14.患者,男,70岁。1年来常有便血。肠镜检查发现距肛门8cm的肠黏膜有一2cm大小的肿物,中心有溃疡。活检诊断为黏液腺癌,组织学改变是(C)
A. 癌细胞形成角化珠
B. 癌细胞大小较一致
C. 癌细胞分泌大量黏液
D. 癌细胞周围间质丰富
解析:腺癌是腺上皮的恶性肿瘤。多见于胃肠道、胆囊、子宫体等处。癌细胞形成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的腺样结构。腺体分泌大量黏液的腺癌称为黏液癌,又称胶样癌,常见于胃和大肠,癌组织呈灰白色,半透明胶冻样,镜下黏液堆积于腺腔内,可由于腺体崩解而形成黏液湖。
B1/B型题(含2小题)
A、良性肿瘤
B、恶性肿瘤
C、癌前病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4245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