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中药学)模拟试卷1
A1型题
1.药物寒热、温凉的依据是(D)
A. 神农氏尝百草的体会
B. 《素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C. 《本经》:“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D. 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反应
E. 口尝的滋味
解析:药性的寒、热、温、凉,是药物作用于人体发生的反应归纳出来的。
2.黄芪与茯苓配伍,茯苓能增强黄芪补气利水的功效,此种配伍关系属于(E)
A. 相须
B. 相恶
C. 相畏
D. 相杀
E. 相使
解析:黄芪配茯苓治脾虚水肿,黄芪为健脾益气、利尿消肿的主药,茯苓淡渗利湿,可增强黄芪益气利尿的作用,这种关系为相使。
3.与人参相反的药物是(C)
A. 半夏
B. 白芍
C. 藜芦
D. 乌头
E. 细辛
解析:十八反:半夏、瓜萎(包括瓜萎皮,瓜萎子,天花粉)、贝母(包括浙贝母,川贝母)、白蔹、白及反乌头(包括川乌、草乌、附子、天雄、侧子);海藻、大戟、甘遂、芫花反甘草;人参、党参、太子参、玄参、沙参、苦参、细辛、白芍、赤芍反藜芦。
4.下列选项中,宜饭后服用的药是(D)
A. 峻下逐水药
B. 安神药
C. 驱虫药
D. 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
E. 截疟药
解析:饭前还是饭后服药主要取决于病变部位和性质,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宜饭后服用。
5.治疗外感风寒,表实无汗,咳嗽气喘者,应该首先选择(D)
A. 甘草
B. 杏仁
C. 石膏
D. 麻黄
E. 桔梗
解析:麻黄味辛发散,性温散寒,主入肺与膀胱经,善于宣肺气、开腠理、透毛窍而发汗解表,发汗力强,为发汗解表之要药。应该用于风寒外郁,腠理闭密无汗的外感风寒表实证,每与桂枝相须为用,以增强发汗散寒解表之力。因麻黄兼有宣肺平喘之功,所以对风寒表实无汗而有喘逆咳嗽者,尤为适宜。而其它四药虽皆可治疗咳嗽,但无发汗解表之功。
6.具有养阴生津功效的药物是(A)
A. 生地黄
B. 牡丹皮
C. 赤芍
D. 紫草
E. 金银花
解析:生地黄的功效为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
7.巴豆内服的用量是(A)
A. 0.1~0.3g
B. 0.5~1g
C. 1.5~3g
D. 3~5g
E. 5~10g
解析:巴豆内服每次0.1~0.3g,一般不入煎剂,多配入丸散应用。
8.治疗风湿痹证,腰膝疫痛,下肢痿软无力,遇劳更甚者,首选(C)
A. 防己
B. 秦艽
C. 五加皮
D. 稀莶草
E. 白花蛇
解析:五加皮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消肿。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痛,还可用于治肝肾不足所致腰膝酸疼、下肢痿弱无力小儿行迟等症,以及水肿,小便不利。
9.茯苓的功效是(A)
A. 健脾利水
B. 健脾燥湿
C. 健脾补肾
D. 益气养阴
E. 清热利水
解析: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功效。
10.下列药物中,具有回阳救逆的功效的是(C)
A. 附子、肉桂
B. 干姜、肉桂
C. 附子、干姜
D. 吴茱萸、附子
E. 肉桂、吴茱萸
解析:上述五组药物均能温里散寒,但只有附子、干姜有回阳救逆之功,用治亡阳厥逆证,并常相须为用。
11.既能消食化积,又能散瘀的药物是(E)
A. 麦芽
B. 番泻叶
C. 谷芽
D. 莱菔子
E. 山楂
解析:山楂具有消食化积,活血化瘀的功效。
12.具有活血化瘀、凉血消痈、养血安神等作用的药物是(C)
A. 大蓟
B. 川芎
C. 丹参
D. 郁金
E. 当归
解析:丹参具有活血祛瘀,凉血清痈,养血安神的功效。
13.下列善治脏腑湿痰的药物是(A)
A. 半夏
B. 禹白附
C. 白前
D. 白芥子
E. 皂荚
解析:半夏辛温而燥,为燥湿化痰,温化寒痰之要药,尤善治脏腑之湿痰。
14.朱砂内服的用量是(C)
A. 15~30g
B. 10~15g
C. 0.1~0.5g
D. 1.5~3g
E. 1~3g
解析:朱砂药用虽为质重的矿石药,但因其有毒,内服过量易引起中毒,用量应控制在0.1~0.5g之间。
15.下列可以治疗热病高热,热极生风,惊痫抽搐的是(C)
A. 地龙
B. 钩藤
C. 羚羊角
D. 天麻
E. 全蝎
解析:在上述答案中,五者皆有息风止痉功效。其中地龙、羚羊角、钩藤又能清热,但羚羊角清热力强,善治热极生风之惊痫抽搐。
16.何首乌具有的功效是(C)
A. 补血,润肺止咳
B. 滋阴,补益心脾
C. 解毒,润肠通便
D. 养血,益胃生津
E. 敛阴,补血益精
解析:何首乌具有补肝肾,益精血,润肠通便,解毒,截疟的作用。
17.下列能平抑肝阳,敛阴止汗的药物是(D)
A. 酸枣仁
B. 山茱萸
C. 当归
D. 白芍
E. 赤芍
解析:白芍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肝阳的作用。
18.下列既能敛肺止咳,又能涩肠止泻的药物是(B)
A. 金樱子
B. 乌梅
C. 白果
D. 肉豆蔻
E. 赤石脂
解析:金樱子、肉豆蔻、赤石脂能涩肠止泻;白果能敛肺止咳;只有乌梅兼有二者功效。
A2型题
19.女,38岁。近几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宜选下列何组配伍使用最好(C)
A. 柴胡配槟榔
B. 柴胡配白芍
C. 柴胡配黄芩
D. 柴胡配葛根
E. 柴胡配枳实
解析:柴胡可用于治疗寒热往来症。柴胡有较佳的退热作用,邪在少阳、寒热往来,常与黄芩等同刚(如小柴胡汤)。
20.患者,男,13岁。发作时腹中疼痛,往来上下,其痛甚剧,呕吐清水,或吐蛔虫,应选择(D)
A. 五倍子
B. 五味子
C. 乌贼骨
D. 槟榔
E. 益智仁
解析:患者临床症状“腹中疼痛、呕吐清水、或吐蛔虫”等,首选槟榔,其有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脚气、水肿、疟疾。
21.患者,女,25岁。胁痛,不得转侧,暖气频频,呕吐吞酸,甚者呕出黄绿色苦水,腹痛便泄,便后不爽,时作胁下胀痛或刺痛,苔薄脉弦,应选(B)
A. 丹参
B. 蒲黄
C. 川芎<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4827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