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西医临床医学综合能力 > 西医综合(细胞、组织的损伤)模拟试卷5

西医综合(细胞、组织的损伤)模拟试卷5

本单篇文档共5373字,内容预览30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考研类专业硕士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西医临床医学综合能力 章节练习 4717人下载
价格: 1.00 原价:¥8.00
收藏

西医综合(细胞、组织的损伤)模拟试卷5

A1型题/单选题

1.最常见的损伤因子是(C)

A. 物理性因子

B. 化学性因子

C. 生物性因子

D. 缺氧

E.

解析:生物性因子是细胞损伤的最常见原因,包括各种病原生物,如细菌、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原虫和蠕虫等。

2.全身营养不良时,首先发生萎缩的组织是(B)

A. 骨骼肌

B. 脂肪组织

C. 心肌

D. 肝实质

解析:全身营养不良时,为保证各器官的功能,首先出现的是皮下脂肪及肌肉的萎缩。

3.不属于肥大的是(B)

A. 高血压病的左心室

B. 脑积水的脑实质

C. 前列腺肥大患者的膀胱壁

D. 健美运动员的骨骼肌

解析: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的增大,称为肥大。脑积水是指脑体积增大。而脑实质细胞会由于积水压迫发生萎缩。

4.细胞水肿发生的机制主要是由于(C)

A. 内质网受损

B. 高尔基体受损

C. 线粒体肿大

D. 核糖体受损

解析:细胞水肿是因线粒体受损,ATP生成减少,细胞膜Na+-K+泵功能障碍,导致细胞内钠水积聚所致。常见于缺血、缺氧、感染、中毒时肝、心、肾等实质细胞,原因消除后可恢复正常。

5.关于肝脂肪变性的描述,正确的是(C)

A. 肝淤血时,脂肪变性首先发生在小叶周围

B. 磷中毒时,脂肪变性主要发生在小叶中央区

C. 轻度肝脂肪变性时,肉眼下肝可无明显改变

D. 脂肪变性的肝细胞细胞浆疏松,呈空网状

解析:脂肪变时,电镜下细胞质内脂肪成分聚成有膜包绕的脂质小体,进而融合成脂滴。肝细胞的胞浆疏松,呈空网状为细胞水肿的电镜下变化。慢性肝淤血时,小叶中央区缺氧较重,故脂肪变首先发生于小叶中央区。磷中毒时,小叶周边带肝细胞对磷中毒更为敏感,故以小叶周边带肝细胞受累最明显。轻度脂肪变,肉眼观受累器官可无明显变化。

6.几乎不发生脂肪变的细胞是(C)

A. 心肌细胞

B. 肝细胞

C. 神经细胞

D. 内分泌腺细胞

解析:甘油三酯蓄积于非脂肪细胞的胞质中称为脂肪变,多发生于肝细胞、心肌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骨骼肌细胞等。神经细胞虽然属于实质细胞,但发生脂肪变的概率很小。

7.关于细胞内玻璃样变性,错误的描述是(B)

A. 肾近曲小管上皮内的玻璃样小滴由重吸收的原尿蛋白构成

B. 近曲小管上皮玻璃样变多见于肾盂肾炎

C. 肝细胞内的Mallory小体由前角蛋白构成

D. Mallory小体多见于酒精中毒时

解析:近曲小管上皮玻璃样变多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主要是化脓性炎。酒精性肝病见于慢性酒精中毒,而Mallory小体多见于酒精性肝病,小体由肝细胞胞质中细胞中间丝前角蛋白形成。

8.脂褐素大量增加最常见于(A)

A. 细胞萎缩

B. 细胞坏死

C. 细胞水样变性

D. 细胞玻璃样变性

解析:当多数细胞含有脂褐素时,常伴更明显的器官萎缩。

9.不属于凝固性坏死的是(D)

A. 心肌梗死

B. 肝梗死

C. 脾梗死

D. 脂肪坏死

解析:蛋白质变性凝固且溶酶体酶水解作用较弱时,坏死区呈灰黄、干燥、质实状态,称为凝固性坏死,多见于心、肝、肾和脾等实质器官。脂肪组织坏死多为液化性坏死。

10.有关坏疽,下列哪项是错误的(B)

A. 坏疽是一种坏死

B. 坏疽易见于肝

C. 坏疽分为干性、湿性和气性

D. 坏疽常发生在与外界相通的脏器

解析:坏疽是指局部组织大块坏死并继发腐败菌感染,分为干性、湿性和气性坏疽。干性坏疽多为凝固性坏死,好发于动脉阻塞但静脉回流通畅的四肢末端。湿性坏疽可为凝固性坏死和液化性坏死的混合物,好发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气性坏疽好发于深达肌肉的开放性创伤。

11.肠扭转引起的坏死,实际上是(D)

A. 凝固性坏死

B. 液化性坏死

C. 干性坏疽

D. 湿性坏疽

解析:肠扭转时,肠壁因肠系膜静脉受压而淤血,同时伴有动脉受压而使血流减少或中断,肠壁缺血坏死,继发腐败菌感染后,水分不易蒸发,发生湿性坏疽。

12.在不同类型的坏死中,最易发生钙盐沉积的是(C)

A. 凝固性坏死

B. 液化性坏死

C. 干酪样坏死

D. 脂肪坏死

解析:营养不良性钙化是变性坏死组织或异物的钙盐沉积,结核坏死灶、脂肪坏死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变性坏死区,坏死的寄生虫虫体、虫卵及其他异物均可发生钙盐沉积,但最常见的是结核坏死灶。结核坏死灶属于干酪样坏死。

13.不符合凋亡的描述是(D)

A. 常表现为单个细胞或小灶状坏死

B. 各种损伤性刺激改变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形成死亡

C. 核酸内切酶被激活,引起染色质凝集

D. 引起强烈炎症反应

解析:凋亡的产生由生理性或轻微病理性刺激因子诱导发生,不引起周围组织炎症反应和修复再生。凋亡的机制是基因调控的程序化细胞死亡,分为细胞传递、中央调控和结构改变三个阶段,过程包含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等。生理性或轻微病理性刺激因子诱导发生。

A2型题

14.患者,男,55岁。高血压病史已20余年。手术切除脾脏,切片可见脾中央小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管壁内可见均匀红染、半透明物质。这些半透明物质为(B)

A. 淀粉样物质

B. 血浆蛋白

C. 胶原纤维

D. 免疫球蛋白

解析:玻璃样变性常累及细动脉,多见于良性高血压病患者。表现为细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管壁内可见均匀红染、半透明物质。这些半透明物质为血浆蛋白沉积的结果。

B1/B型题(含2小题)

A、细胞水肿

B、脂肪变性

C、细胞凋亡

D、细胞坏死

15.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5373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西医综合(细胞、组织的损伤)模拟试卷5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