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章节复习 > 中级主管护师儿科护理学(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模拟试卷3

中级主管护师儿科护理学(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模拟试卷3

本单篇文档共7470字,内容预览35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医学类护理学(368)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章节复习 章节练习 6064人下载
价格: 1.00 原价:¥9.00
收藏

中级主管护师儿科护理学(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模拟试卷3

A1型题/单选题

1.儿童脑脊液压力的正常值为(E)

A. 30~80mmH2O

B. 40~90mmH2O

C. 50~120mmH2O

D. 60~180mmH2O

E. 70~200mmH2O

解析:新生儿脑脊液检查压力的正常值为30~80mmH2O,儿童脑脊液检查压力的正常值为70~200mmH2O。

2.化脓性脑膜炎出现颅压高时,首选的脱水药是(B)

A. 50%葡萄糖液

B. 20%甘露醇

C. 50%甘油口服

D. 呋塞米

E. 地塞米松

解析:降低颅内压一般用20%甘露醇,每次0.5~1.0g/kg,6~8小时1次;对于颅内压增高严重者,可加大剂量,但每次不能超过2.0g/kg,或加用利尿药物,防止脑疝发生等。因此化脓性脑膜炎出现颅压高时首选20%甘露醇降颅压。

3.婴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A)

A. 呼吸道

B. 皮肤黏膜

C. 消化道

D. 脐部

E. 中耳炎、鼻窦炎

解析:化脓性脑膜炎致病菌可通过多种途径致病,大多从呼吸道侵入,其次可由皮肤、黏膜、胃肠道或新生儿脐部侵入,经血液循环到达脑膜。

4.除心理治疗和教育外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唯一有效的药物为(D)

A. 镇静药

B. 抗抑郁药

C. 糖皮质激素

D. 精神兴奋剂

E. 免疫抑制药

解析: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除心理护理和教育外,应用精神兴奋药有一定的疗效,如哌甲酯、苯丙胺、匹莫林等,用药要从小剂量开始,定期用量表监测患儿症状及药物的不良反应。

5.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的脑脊液特征是(B)

A. 蛋白质含量正常

B. 蛋白-细胞分离

C. 淋巴细胞增多

D. 糖含量正常

E. 氯化物含量正常

解析: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早期脑脊液正常。在病程1周后脑脊液虽然细胞基本正常而蛋白逐渐增高,3~4周时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这种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在80%~90%患儿可见到。

6.化脓性脑膜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D)

A. 昆虫传播

B. 接触传播

C. 血液传播

D. 呼吸道传播

E. 粪便传播

解析:

7.痉挛型脑瘫患儿脑损伤的部位为(C)

A. 小脑

B. 脑干

C. 锥体系

D. 锥体外系

E. 大脑皮质

解析:痉挛型脑瘫病变在锥体系。

8.流感嗜血杆菌性脑膜炎患儿,其首选的药物是(E)

A. 青霉素

B. 红霉素

C. 氯霉素

D. 磺胺嘧啶

E. 氨苄西林

解析:流感嗜血杆菌脑脊髓膜炎的抗生素治疗,应用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

9.关于神经系统发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

A. 出生时神经细胞数目已与成人相同

B. 3岁时神经细胞已基本分化完成

C. 神经纤维4岁时完成髓鞘化

D. 新纹状体较旧纹状体发育得早

E. 大脑皮质发育比丘脑发育晚

解析:新生儿大脑表面已有全部主要的沟回,但皮质较薄,沟回较浅,神经细胞的数目已与成人相同。3岁时神经细胞分化已基本完成,神经纤维到4岁完成髓鞘化。因此婴儿期由于髓鞘形成不全,婴儿对外来刺激反应缓慢且易泛化,易疲劳而进入睡眠状态。新生儿大脑皮质下中枢发育已较为成熟,而大脑的皮质及新纹状体发育尚不成熟,灰白质分界不清,故出生时的各种活动主要靠皮质下中枢调节。

A2型题

10.患儿,男,6个月。患有化脓性脑膜炎,经抗生素治疗后好转,体温下降,继续原方案治疗。2天后体温又上升至39℃,并出现频繁呕吐,前囟饱满。首先考虑(A)

A. 硬脑膜下积液

B. 脑水肿

C. 脑脓肿

D. 脑膜炎复发

E. 脑积水

解析:

11.患儿,男,12岁。小学五年级学生,主要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来就诊。患儿自上幼儿园起即开始好动,常常坐不住,不能安静坐下来听故事或看图书。6岁上学后,老师经常反映患儿上课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常东张西望,小动作多。写作业经常边写边玩。需有他人催促才能完成,而且经常因为粗心大意而出错。患儿常常丢三落四,话多,爱插话或接话茬,情绪不稳定,常因一点小事而发脾气,学习成绩仅能达到及格水平。该患儿考虑是(C)

A. 正常儿童

B. 精神发育迟滞

C. 儿童多动症

D. 抽动障碍

E. 学习困难

解析:

12.患儿,男,2岁。因不会独站、行走,不会说话就诊。查体:表情呆滞,竖抱时头明显后仰,双下肢肌张力高,支撑架起时双脚尖着地,双下肢交叉呈“剪刀”步态。追问病史,患儿出生时有明显窒息史。该患儿的诊断为(D)

A. 21-三体综合征

B.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C. 婴儿瘫

D. 脑瘫

E.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解析:脑瘫痉挛型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肩关节内收,上肢的肘及腕关节屈曲,拇指内收,手呈握拳状;双下肢内收、交叉呈“剪刀”腿和尖足。腱反射亢进、活跃,踝阵挛呈阳性,2岁后巴宾斯基征仍阳性。因此,根据该患儿临床表现及病史可诊断为脑瘫痉挛型。

A3/A4型题虚题型

患儿,1岁。高热、呕吐8小时。面色青灰,嗜睡,测体温40℃。查体:前囟隆起,颈软,克氏征(-),布氏征(-)。

13.此时患儿做( )检查对确诊有重大帮助(C)

A. 血培养

B. 咽拭子培养

C. 脑脊液

D. 头颅CT

E. 便常规

解析: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常规涂片检查和培养可进一步明确病原菌。

14.最可能的诊断是(C)

A. 急性胃炎

B. 中毒性痢疾

C. 化脓性脑膜炎

D. 严重的上呼吸道感染

E. 瑞氏综合征

解析: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如下。①感染中毒及急性脑功能障碍症状,包括发热、烦躁不安和进行性加重的意识障碍。随病情加重,患儿逐渐从精神萎靡、嗜睡、昏迷到深度昏迷,部分患儿有全身或局部惊厥发生。②颅内压增高表现:典型表现为剧烈头痛和喷射性呕吐,婴儿表现有前囟饱满及张力增高等。合并脑疝时,有呼吸不规则、突然意识障碍加重及瞳孔不等大等体征。③脑膜刺激征以颈项强直最常见,还可见克尼格征和布鲁津斯基征阳性。

15.如确诊而病菌尚不详,应采取的治疗方案为(D)

A. 利巴韦林静脉滴注

B. 青霉素肌内注射

C. 对症处理

D. 头孢曲松(头孢三嗪)或头孢噻肟足量

E. 待进一步检查结果出来后再处理

解析:

B1型题(或B型题)、共用备选答案单选题(或者C型题)虚题型

A.布鲁津斯基征阳性

B.巴宾斯基征阳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7470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中级主管护师儿科护理学(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模拟试卷3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