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主管护师儿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患儿的护理)模拟试卷1
A1型题/单选题
1.Ⅱ型呼吸衰竭的动脉血气诊断标准是(C)
A. PaO2<50mmHg,PaCO2>60mmHg
B. PaO2<65mmHg,PaCO2>45mmHg
C. PaO2<50mmHg,PaCO2>50mmHg
D. PaO2<75mmHg,PaCO2>45mmHg
E. PaO2<50mmHg,PaCO2>40mmHg
解析:Ⅱ型呼吸衰竭的动脉血气诊断标准为动脉血氧分压PaO2<6.5kPa(50mmHg)和/或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6.5kPa(50mmHg)。
2.可引起呼气及呕吐物气味出现蒜臭味的毒物是(D)
A. 铅
B. 毒蕈
C. 氨
D. 有机磷
E. 汽油
解析:有机磷、无机磷、砷等可使呼气及呕吐物气味出现蒜臭味。
3.以下关于地西泮治疗小儿惊厥的叙述,正确的是(C)
A. 抗惊厥药物首选地西泮,一次总量不超过12mg
B. 地西泮作用持久
C. 保留灌肠地西泮的见效速度比肌内注射快
D. 地西泮静脉注射速度4~5mg/min
E. 静脉注射有困难时首选肌内注射方式给药
解析:地西泮(安定)为控制惊厥的首选药物,按0.1~0.3mg/kg缓慢静脉注射,作用发挥快,1~3分钟即可生效。但作用时间短,必要时15~30分钟后重复用1次。每次注射剂量不可过大,速度不可过快,因为地西泮有抑制呼吸、降低血压的作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呼吸和血压的变化。静脉注射有困难时首选保留灌肠方式给药,比肌内注射见效快,5~10分钟内可见效。
4.以下关于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叙述不正确的是(E)
A. 面色苍白
B. 脉搏细速
C. 呼吸急促
D. 精神烦躁
E. 多尿
解析:感染性休克的代偿期(早期)临床表现如下。①意识改变:烦躁不安或萎靡、表情淡漠、意识模糊甚至昏迷惊厥。②面色灰白、唇周指趾发绀、皮肤花纹、四肢凉。③心率、脉搏增快。④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3秒(除外环境温度影响)。⑤尿量<1ml/(kg·h)。⑥代谢性酸中毒。符合上述6项中之3项即可诊断。
5.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患儿,出现呼吸肌重度麻痹时应(E)
A. 去枕平卧
B. 静脉给呼吸兴奋药
C. 高流量面罩给氧
D. 人工呼吸
E. 迅速准备气管插管或切开
解析: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患儿,出现呼吸肌重度麻痹时应迅速解除呼吸道梗阻,准备机械通气。
6.以下关于颅内压增高患儿的护理措施,叙述正确的是(A)
A. 患儿取头肩抬高30°侧卧位休息
B. 患儿取头肩抬高30°平卧位休息
C. 患儿取头肩抬高35°侧卧位休息
D. 患儿取头肩抬高0°侧卧位休息
E. 患儿取头肩抬高0°平卧位休息
解析:护理颅内压增高患儿时动作要轻柔,不要用力转动患儿头部和翻身;抬高床头30°左右,使患儿头部处于正中位以利于颅内血液回流,取侧卧位休息;患儿疑有脑疝时应以平卧为宜,但要保证气道通畅。
7.以下血钾浓度为急性肾衰竭危险界限的是(C)
A. 血钾>4.5mmol/L
B. 血钾>5.5mmol/L
C. 血钾>6.5mmol/L
D. 血钾>7.5mmol/L
E. 血钾>8.5mmol/L
解析:人体正常钾的浓度为3.5~5.5mmol/L。若大于5.5mmol/L为高钾血症,血钾6.5mmol/L可危及患者生命,为急性肾衰竭危险界限。
8.急性肾衰竭患儿在利尿期易发生的电解质紊乱是(A)
A. 低钠血症和低钾血症
B. 低钙血症
C. 低镁血症
D. 高钠血症和高钾血症
E. 高钙血症
解析:急性肾衰竭患儿在利尿期可发生低钾血症、低钠血症及脱水。
9.颅内高压是指脑脊液压力超过(C)
A. 160mmH2O
B. 170mmH2O
C. 180mmH2O
D. 190mmH2O
E. 200mmH2O
解析:脑脊液压力超过1.76kPa(180mmH2O),即为颅内高压。
10.水合氯醛中毒可以引起(C)
A. 呼吸带有大蒜味
B. 喉头水肿
C. 瞳孔缩小
D. 皮肤潮红
E. 惊厥
解析:水合氯醛中毒的主要征象为昏睡甚至昏迷,脉弱,血压和体温降低,呼吸微弱、缓慢,或有节律不整,心动过缓或其他心律失常,发绀或苍白,瞳孔缩小,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肉松弛,腱反射消失等。
11.关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叙述不正确的是(A)
A. 左心衰竭主要是体循环淤血的表现
B. 婴幼儿水肿和肺部啰音等体征不明显
C. 年长儿的表现与成人相似
D. 左右心同时衰竭可出现体循环、肺循环衰竭的表现
E. 婴儿的表现不典型
解析: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年长儿心力衰竭的症状与成人相似,主要表现如下。①心排血量不足:乏力、多汗、食欲缺乏、心率增快、呼吸浅快等。②体循环淤血:颈静脉怒张,肝大、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③肺静脉淤血:呼吸困难、气促、端坐呼吸、肺部湿啰音。婴幼儿常出现喂养困难、烦躁多汗、哭声低弱。
12.颅内压的调节主要依靠(C)
A. 脑组织的压缩
B. 颅腔的扩大
C. 脑脊液量的增减
D. 血压的下降
E. 脑血流量减少
解析:颅腔内依靠脑组织、脑脊液和血液这三种内容物的体积与颅腔容积相适应而使颅内保持着一定的压力。当颅内压增高时,脑组织不会迅速萎缩,为避免脑组织缺血,须保持颅内血流量不变,而颅腔容积一般变化不大,所以,颅内压的调节除部分依靠颅内的静脉血被排挤到颅外血液循环之外,主要是通过脑脊液的增减来调节。
A2型题
13.患儿,女,10个月。因高热、惊厥入院,经治疗痊愈,准备出院,护士对其家长进行出院指导的重点是(C)
A. 婴儿喂养方法
B. 加强体格锻炼
C. 预防惊厥复发及急救措施
D. 预防接种的时间
E. 监测体格发育情况
解析:惊厥的健康指导:向家长介绍惊厥的相关知识,并指导家长学会预防窒息和外伤的方法。指导家长对高热惊厥史的患儿要密切注意体温变化,积极采取相关的降温措施,预防患儿惊厥再次发生;对于癫痫的患儿,家长应确保患儿生活规律、充分的休息和睡眠,避免情绪激动,遵医嘱正确用药,并定期门诊随访。
14.患儿,男,3岁。玩耍时不慎吞入强碱,应首先给予的处理是(C)
A. 立即洗胃
B. 立即催吐
C. 立即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8721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