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模拟试卷21
A1型题/单选题
1.蛋白质互补作用的目的不包括(D)
A. 提高膳食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B. 相互补充必需氨基酸不足的问题
C. 为了使混合食物蛋白质氨基酸模式更接近人体需要
D. 为了提高必需氨基酸的消化率
E. 提高必需氨基酸的利用率
解析:
2.营养学上所指的人体能量消耗包括(D)
A. 基础代谢和体力活动
B. 体力活动和食物热效应
C. 基础代谢和食物热效应
D. 基础代谢、体力活动和食物热效应
E. 摄取产能营养素
解析:
3.含锌最高食物的是(E)
A. 牛奶
B. 大米
C. 蔬菜
D. 水果
E. 牡蛎
解析:
4.下列哪种维生素可在体内部分合成(C)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2
C. 维生素D
D. 维生素E
E. 维生素K
解析:
5.维生素B2缺乏时可影响(D)
A. 羟脯氨酸、羟赖氨酸的形成
B. 辅酶I的合成
C. 过氧化氢酶活性
D. 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
E. 碱性磷酸酶活性
解析:
6.由于人体缺乏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而不能自身合成,且必须从饮食中获得的维生素是(B)
A. 叶酸
B. 维生素C
C. 维生素B2
D. 维生素B6
E. 维生素B12
解析:
7.谷粒中含硫胺素最高的部位是(E)
A. 淀粉细胞
B. 胚轴
C. 谷皮
D. 胚乳
E. 糊粉层
解析:
8.蔬果中含量较低的是(C)
A. 水分
B. 矿物质
C. 脂肪
D. 粗纤维
E. 维生素
解析:
9.动物类食物中,必需脂肪酸含量最多的是(E)
A. 猪油
B. 肥肉
C. 瘦肉
D. 羊脂
E. 鱼肉
解析:
10.烹调过程中,减少谷类食物营养素受损失的方法是(E)
A. 增加搓洗次数
B. 延长浸泡时间
C. 用热水淘洗
D. 制作捞蒸饭
E. 用冷水淘洗
解析:
11.孕妇的合理膳食不包括(D)
A. 供给充足的各种营养素
B. 合理烹调与加工
C. 食物选择多样化
D. 长期大量摄入高能量食物
E. 合理的膳食制度
解析:
12.新修订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食盐的摄入量不超过(D)
A. 0.5g
B. 1.5g
C. 3g
D. 5g
E. 6g
解析:
13.痛风急性期应严格限制嘌呤在(D)
A. <50mg/d
B. <100mg/d
C. <125mg/d
D. <150mg/d
E. <200mg/d
解析:
14.我国居民传统膳食特点是以(C)
A. 粮谷类食物为主
B. 薯类食物为主
C. 植物性食物为主
D. 蔬菜类食物为主
E. 豆类食物为主
解析:
15.我国居民膳食中常缺乏的脂溶性维生素是(A)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D
C. 维生素E
D. 维生素K
E. 以上都不是
解析:
16.黄曲霉毒素的毒作用机制不包括(D)
A. 急性毒性
B. 慢性毒性
C. 致癌性
D. 致畸性
E. 肝脏毒性
解析:
17.高温巴氏消毒不能杀灭(B)
A. 大肠埃希菌
B. 芽孢
C. 沙门菌
D. 金黄色葡萄球菌
E. 繁殖型微生物
解析:
18.不属于天然甜味剂的是(C)
A. 甜叶菊
B. 麦芽糖醇
C. 甜蜜素
D. 木糖醇
E. 甘草酸
解析:
19.鱼类食品盐腌保藏时,食盐用量应不低于(E)
A. 6%
B. 8%
C. 10%
D. 12%
E. 15%
解析:
20.在高温下易破坏的毒素是(D)
A. 黄曲霉毒素
B. 河豚毒素
C. 蜡样芽孢杆菌产生的呕吐毒素
D. 肉毒毒素
E. 葡萄球菌肠毒素
解析:
21.下列哪项不是食物中亚硝酸盐的来源(E)
A. 用苦井水做饭
B. 熟肉类制品中过量使用发色剂
C. 暴腌菜
D. 腐烂蔬菜
E. 新鲜的蔬菜
解析:
22.食品安全标准是(D)
A. 评价食品卫生指标的方法
B. 评价卫生管理办法的措施
C. 评价卫生检验方法的程序
D. 评价食品质量要素和技术要求及其检验方法、评价程序的规定
E. 评价食品毒理学安全性的依据
解析:
B1型题(或B型题)、共用备选答案单选题(或者C型题)虚题型
A.甲醇
B.杂醇油
C.醛类
D.氰苷
E.铅
23.生产白酒过程中,清蒸可减少酒中(A)
A.
B.
C.
D.
E.
解析:
24.除去酒头可降低(B)
A.
B.
C.
D.
E.
解析:
25.在生产中增加排气量可降低(D)
A.
B.
C.
D.
E.
解析:
26.蒸馏过程中采取低温可降低(C)
A.
B.
C.
D.
E.
解析:
27.酒产品主要来源于容器、管道的有毒物质是(E)
A.
B.
C.
D.
E.
解析: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3478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