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主管护师儿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患儿的护理)模拟试卷2
A1型题/单选题
1.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病原因中不包括(E)
A.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B. 高血压性心脏病伴快速性心律失常
C. 输液过多、过快
D. 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的瓣膜性急性反流
E. 呼吸道感染
解析:急性心衰的病因:①与冠心病有关的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室间隔破裂穿孔、乳头肌梗死断裂等。②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的瓣膜穿孔、腱索断裂所致瓣膜性急性反流。③高血压性心脏病血压急剧升高,在原有心脏病基础上出现快速性心律失常或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④输液过快过多突然加重心脏前负荷。
2.诊断中毒的最可靠方法是(C)
A. 血液检查
B. 免疫学检查
C. 毒物鉴定
D. 影像学检查
E. 骨髓象检查
解析:急性中毒的诊断主要依据毒物的接触史、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和毒物鉴定。
3.为降低急性颅内压增高患儿首选的脱水药是(B)
A. 山梨醇
B. 甘露醇
C. 高渗葡萄糖
D. 尿素
E. 地塞米松
解析:降低颅内压首选20%甘露醇0.5~1.0g/kg快速静脉注入,4~8小时重复1次。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儿慎用甘露醇,使用过程中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4.以下关于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原则,叙述错误的是(A)
A. 必须争分夺秒进行单一治疗
B. 积极控制感染
C. 迅速扩充血容量
D. 维护重要脏器功能
E. 调整微血管舒缩功能
解析:感染性休克的治疗要点如下。①液体复苏:充分液体复苏是逆转病情、降低病死率最关键的措施。②血管活性药物:在液体复苏的基础上休克难以纠正,血压仍低或仍有明显灌注不良,可考虑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以提高血压、改善脏器灌流。如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莨菪类药物、正性肌力药物、硝普钠。③控制感染和清除病灶。④肾上腺皮质激素。⑤纠正凝血障碍。⑥其他治疗:保证氧供及通气,注意各脏器功能支持,保证能量营养供给。
5.禁用催吐方式清除毒物的急性中毒者不包括(D)
A. 婴幼儿
B. 神志不清者
C. 强碱或强酸中毒者
D. 胃溃疡患儿
E. 油剂中毒者
解析:催吐的禁忌证:神志不清、躁动不合作、年龄小、腐蚀剂和油剂中毒者。
6.运用洋地黄类药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前需要测量脉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 年长儿脉搏<60次/分,需暂停用药并报告医生
B. 年长儿脉搏<70次/分,需暂停用药并报告医生
C. 年长儿脉搏<80次/分,需暂停用药并报告医生
D. 年长儿脉搏<90次/分,需暂停用药并报告医生
E. 年长儿脉搏<100次/分,需暂停用药并报告医生
解析:服用洋地黄类药物之前需要测脉搏,当脉搏小于60次/分应暂停服药。
7.中枢性呼吸衰竭常表现为(D)
A. 吸气性呼吸困难
B. 吸气性呼吸困难
C. 混合性呼吸困难
D. 呼吸节律紊乱
E. 鼻翼扇动
解析:中枢性呼吸衰竭主要为异常呼吸,出现呼吸节律和频率的变化,表现为呼吸快慢、深浅不匀,如潮式呼吸、毕奥呼吸、双吸气和下颌式呼吸等。
8.周围性呼吸衰竭主要表现为(A)
A. 呼吸困难
B. 潮式呼吸
C. 毕奥式呼吸
D. 双吸气和下颌式呼吸
E. 哮喘
解析:周围性呼吸衰竭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节律规则,但深浅度随病程变化而变化,有鼻翼扇动、三凹征,呈点头、叹气式呼吸。
9.脑细胞死亡出现于心搏、呼吸停止后(B)
A. 1~3分钟
B. 4~6分钟
C. 7~9分钟
D. 10~12分钟
E. 13~15分钟
解析:脑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20%~50%,严重缺氧时脑组织首先受损,一旦心搏呼吸骤停,脑血液循环停止,迅速出现昏迷,心搏呼吸停止4~6分钟即可导致脑细胞死亡。
10.急性呼吸衰竭患儿使用呼吸机的指征不包括(C)
A. 经各种治疗无效,精神神经症状加重
B. 虽然吸入高浓度氧,PaCO2仍低于60mmHg
C. 慢性二氧化碳潴留
D. 呼吸过慢,仅为正常的1/2
E. 呼吸骤停或即将停止
解析:急性CO2潴留是呼吸机的应用指征。
11.下列哪一项最符合心力衰竭的概念(A)
A. 心输出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
B. 心肌收缩功能障碍
C. 心肌舒张功能障碍
D. 心输出量减少
E. 心泵功能较低
解析: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指心脏工作能力(心肌收缩或舒张功能)下降,即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满足全身组织代谢的需要的病理状态。
A2型题
12.患儿,女,8个月。1周前诊断为急性肺炎,3天前出现双眼凝视无神,面色发灰,皮肤淤血花纹,无反应或哭闹。查体:体温38.7℃,心率145次/分,血压55/35mmHg,脉搏细速。诊断该患儿出现(C)
A. 心力衰竭
B. 呼吸衰竭
C. 感染性休克
D. 颅内压增高
E. 贫血
解析:感染性休克的代偿期(早期)临床表现如下。①意识改变:烦躁不安或萎靡、表情淡漠、意识模糊甚至昏迷惊厥。②面色灰白、唇周指趾发绀、皮肤花纹、四肢凉。③心率、脉搏增快。④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3秒(除外环境温度影响)。⑤尿量<1ml/(kg·h)。⑥代谢性酸中毒。符合上述6项中之3项即可诊断。
13.患儿,女,3岁。进食豆粒时不慎呛咳,随即出现呼吸困难,面色发绀,神志不清。对该患儿应采取的护理措施是(D)
A. 将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
B. 用吸痰器清理呼吸道
C. 人工呼吸
D. 做好协助气管取物的准备
E. 给予吸氧
解析:该患儿表现为气管异物,需要做好协助取物的准备。
A3/A4型题虚题型
患儿,男,5岁。因急性肺炎入院2天,体温39℃,脉搏130次/分,呼吸25次/分,意识清楚,其余结果正常,在查体过程中突然发生意识丧失,眼球上翻,四肢出现强直性或阵挛性抽动。
14.该患儿可能的诊断为(C)
A. 脑膜炎
B. 急性呼吸衰竭
C. 高热惊厥
D. 癫痫
E. 感染性休克
解析:
15.针对该患儿的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B)
A. 松开衣领
B. 摇晃患儿使其清醒
C. 在上下牙间垫牙垫
D. 保持环境安静
E. 降低体温
解析:小儿惊厥的首要护理措施如下。①就地抢救。②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保持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松解衣服。③减少刺激。④保持体温稳定。⑤吸氧及保护脑细胞治疗。
B1型题(或B型题)、共用备选答案单选题(或者C型题)虚题型
A.心源性休克
B.过敏性休克
C.感染性休克
D.急性中毒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7392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