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模拟试卷21
A1型题/单选题
1.铅作业工人的生物效应标志物监测指标是(A)
A. 血浆和尿中δ-ALA升高
B. δ-ALA脱水酶活性增高
C. 血浆中锌卟啉含量降低
D. 血胆碱酯酶活性下降
E. 血中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增高
解析:
2.无机汞的最后蓄积脏器为(A)
A. 肾脏
B. 脾脏
C. 骨骼
D. 肝脏
E. 血液
解析:
3.慢性苯中毒主要损害(E)
A. 消化系统
B. 神经系统
C. 造血系统
D. 循环系统
E. 血液系统
解析:
4.变性珠蛋白小体出现在下列哪种中毒中(E)
A. 铅中毒
B. 苯中毒
C. CO中毒
D. 有机磷农药中毒
E. 苯胺中毒
解析:
5.马拉硫磷在昆虫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是(D)
A. 二甲基磷酸酯
B. 三氯乙醇
C. 三甲基磷酸酯
D. 马拉氧磷
E. 硫代磷酸酯
解析:
6.农药粉尘属于(C)
A. 矿物性粉尘
B. 人工合成无机粉尘
C. 人工合成有机粉尘
D. 混合性粉尘
E. 有机粉尘
解析:
7.下列哪项防尘措施是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粉尘危害的(A)
A. 远距离操作
B. 彻底革新生产设备
C. 以无矽材料代替含石英的材料
D. 密闭粉尘发生源
E. 生产全过程采用计算机控制
解析:
8.在下列石棉肺诊断依据中,哪项不是主要依据(B)
A. 症状与体征
B. 痰中检出石棉小体
C. 胸部X线片变化与胸膜改变
D. 肺功能明显降低
E. 石棉粉尘接触史
解析:
9.高温车间中暑抢救的首选措施是(E)
A. 物理降温
B. 药物降温
C. 给氧
D.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E. 移出现场
解析:
10.某老企业一接触生产性噪声岗位,工人每天工作4小时。则该岗位的噪声容许标准为(A)
A. <88dB(A)
B. <90dR
C. <90dB(A)
D. <93dB
E. <93dB(A)
解析:
11.局部振动病是指长期使用振动工具而引起的(C)
A. 前庭器官障碍
B. 视觉紊乱
C. 以末梢循环障碍为主的疾病
D. 骨骼肌肉损伤
E. 免疫功能低下
解析:
12.电离辐射在外照射情况下对机体危害最大的是(C)
A. α射线
B. β射线
C. γ射线
D. α射线和β射线
E. α射线和X射线
解析:
13.电离辐射未被确认可引起下列哪一种癌症(D)
A. 骨癌
B. 白血病
C. 肺癌
D. 神经纤维肉瘤
E. 甲状腺癌
解析:
14.以下检测属于生物材料检测的是(A)
A. 尿铅的测定
B. 噪声的测定
C. 空气铅的测定
D. 空气汞的测定
E. 辐射线的测定
解析:
15.我国现行的主体性的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职业接触限值是(C)
A. 最高容许浓度
B. 容许接触限值
C.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D. 阈限值
E.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解析:
A2型题
16.某垃圾场,一名男性垃圾焚烧工,在焚烧含大量塑料的垃圾时,突然感到头痛、头晕、发热、呼吸加快等不适而被送医院就诊,可诊断为(C)
A. 氰化物中毒
B. 氮氧化物中毒
C. 聚合物烟雾热
D. 一氧化碳中毒
E. 中暑
解析:
B1型题(或B型题)、共用备选答案单选题(或者C型题)虚题型
A.合理的作息制度
B.噪声、振动
C.视觉紧张
D.有毒作业和无毒作业同在一个车间
E.适宜的采光
17.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是(B)
A.
B.
C.
D.
E.
解析:
18.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是(C)
A.
B.
C.
D.
E.
解析:
19.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是(D)
A.
B.
C.
D.
E.
解析:
A.帕金森病
B.病理性骨折
C.皮肤黏膜鲜红色
D.溶血作用
E.中毒性肺水肿
20.苯胺的慢性中毒可出现(D)
A.
B.
C.
D.
E.
解析:
21.HCN急性中毒可出现(C)
A.
B.
C.
D.
E.
解析:
22.重度镉中毒可出现(B)
A.
B.
C.
D.
E.
解析:
23.慢性锰中毒可出现(A)
A.
B.
C.
D.
E.
解析:
A.就业前健康检查
B.定期健康检查
C.健康监护
D.劳动能力鉴定
E.职业病检查
24.为就业者安排合适工作,应做哪种检查(A)
A.
B.
C.
D.
E.
解析:
25.预测职业性有害因素与接触者健康的关系,应做哪种检查(B)
A.
B.
C.
D.
E.
解析:
26.对职业病患者应做哪种检查,以合理安排工作(D)
A.
B.
C.
D.
E.
解析: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3488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