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卫生统计学)模拟试卷17
A1型题/单选题
1.S是表示计量资料描述中的哪一类(A)
A. 集中趋势
B. 离散趋势
C. 离散程度
D. 相互间差别大小
E. 抽样误差
解析:
2.某病患者5人的潜伏期(天)分别为6,8,5,12,>15,则平均潜伏期为(A)
A. 8天
B. 5天
C. 11天
D. 不低于10天
E. 无法计算
解析:
3.正态分布曲线下右侧5%对应的分位点为(E)
A. μ+1.96σ
B. μ-1.96σ
C. μ+2.58σ
D. μ-2.58σ
E. μ+1.64σ
解析:
4.正态性检验时,为了减少Ⅱ型错误的概率,检验水准应取下列哪种为好(B)
A. α=0.05
B. α=0.20
C. α=0.01
D. α=0.10
E. α=0.025
解析:
5.对于单因素多水平设计,在选择方差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时,以下哪个条件不需考虑(A)
A. 各组均数是否相等
B. 各组方差是否相等
C. 各组是否服从正态分布
D. 个体间是否独立
E. 是否为随机样本
解析: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A. 构成比又称频率指标
B. 构成比反映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C. 相对比也称构成比
D. 率是反映某现象发生的强度
E. 当样本量较小时,可用构成比代替率
解析:
7.两个地区某病发病率比较时,一般来说(D)
A. 要考虑性别构成的影响,不必考虑年龄构成
B. 要考虑年龄构成的影响,不必考虑性别构成
C. 不必考虑年龄、性别构成的影响
D. 要同时考虑年龄、性别构成的影响
E. 无须进行标准化,可直接比较
解析:
8.四组频率比较,其中有一个理论值小于5,但大于1,其他都大于5(E)
A. 可作校正χ2检验
B. 不能做χ2检验
C. 删去较小值
D. 合理合并
E. 做χ2检验不需校正
解析:
9.χ2界值表的取值范围(C)
A. -∞<χ2<∞
B. -∞<χ2<0
C. 0<χ2<∞
D. -1<χ2<1
E. χ2≤1
解析:
10.配对资料秩和检验的基本思想是,如果检验假设成立,对样本来说(D)
A. 正秩和的绝对值小于负秩和的绝对值
B. 正秩和的绝对值大于负秩和的绝对值
C. 正秩和的绝对值等于负秩和的绝对值
D. 正秩和与负秩和的绝对值不会相差很大
E. 正秩和与负秩和的绝对值相差很大
解析:
11.回归分析是要求两个变量(C)
A. 均符合正态分布
B. 有一个变量符合正态分布即可
C. 因变量必须符合正态分布
D. 自变量必须符合正态分布
E. 对两个变量无限制要求
解析:
12.关于等级相关,正确的是(A)
A. 等级相关系数反映的是两变量间的密切程度和方向
B. 等级相关系数小于相关系数
C. 等级相关系数大于相关系数
D. 校正的等级相关系数大于未校正的等级相关系数
E. 等级相关系数仅反映两变量间的密切程度
解析:
13.统计图的标题要求(B)
A. 应在上方
B. 应在下方
C. 应在左侧
D. 可在任意位置
E. 应在右侧
解析:
14.哪一种统计图纵坐标必须从0开始(A)
A. 直条图
B. 线图
C. 半对数线图
D. 百分构成图
E. 散点图
解析:
15.条图可用于(A)
A. 相互独立资料
B. 构成比资料
C. 连续性资料
D. 频数表资料
E. 双变量资料
解析:
16.调查计划中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计划内容应包括(E)
A. 数据的计算机录入和清理
B. 设计分析表和资料的分组
C. 应有汇总方法
D. 组织计划
E. 以上都包括
解析:
17.估计样本含量的目的是在一定精度和检验效能的前提下(B)
A. 确定较多的观察单位数
B. 确定最少的观察单位数
C. 确定有效的观察单位数
D. 确定随机的观察单位数
E. 确定样本的观察单位数
解析:
18.将受试对象完全随机分配到各处理组中进行实验观察或分别从不同总体中随机抽样进行对比观察,此种设计为(B)
A. 析因设计
B. 完全随机设计
C. 配对设计
D. 配伍组设计
E. 交叉设计
解析:
19.有关抽样误差,说法正确的是(E)
A. B. C. 抽样误差可用于医学参考值范围的估计
D. E. 解析:
20.评价慢性病的疗效常用指标是(D)
A. 病死率
B. 治愈率
C. 有效率
D. 生存率
E. 现患率
解析:
21.有关假设检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检验假设针对总体,而不是样本
B. 进行假设检验时.既可只写出H0或H1,也可同时写出H0和H1
C. H0为对立假设
D. H0的内容反映了检验的单双侧
E. 需先计算出检验统计量后再获得P值
解析:
A2型题
22.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4110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