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流行病学)模拟试卷1
A1型题/单选题
1.目前,适合我国流行病学的定义是(D)
A. 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分布的学科
B. 预防医学的一门方法学
C. 研究常见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预防对策的学科
D. 研究疾病与健康状况在人群中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预防对策的学科
E. 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预防对策的学科
解析:
2.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核心特征是(C)
A. 群体特征
B. 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
C. 对比的特征
D.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特征
E. 社会医学和预防为主的特征
解析:
3.为研究某种疾病的发生与遗传和环境的关系孰大,可用(D)
A. 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B. 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
C. 理论性流行病学方法
D. 移民流行病学方法
E. 遗传流行病学方法
解析:
4.队列研究属于(C)
A. 实验性研究
B. 描述性研究
C. 分析性研究
D. 理论性研究
E. 相关性研究
解析:
5.归因危险度(AR)指(D)
A. 病例对照研究中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率的比值
B. 实验研究中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率的比值
C. 队列研究中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率的比值
D. 队列研究中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率之差
E. 病例对照研究中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率之差
解析:
6.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某因素暴露史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则认为(D)
A. 暴露是该病的病因
B. 暴露与该病是因果关系
C. 该病与暴露没有联系
D. 该病与暴露有统计学联系
E. 该病是由这种暴露引起的
解析:
7.病例对照研究中,调查对象应当是(E)
A. 病例组选择怀疑患某种疾病的人,对照组选择未患该种疾病的人
B. 病例组为确定患某种疾病的人,对照组为怀疑患该种疾病的人
C. 病例组和对照组均未确定患某种疾病
D. 病例组和对照组均是患某种疾病的人
E. 病例组应是确定患某种疾病的人,对照组是不患该种疾病的人
解析:
8.下列哪一点是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不具备的(B)
A. 随机化分组
B. 实验组和对照组是自然形成的
C. 必须有干预措施
D. 有严格的平行对照
E. 是前瞻性研究
解析:
9.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的盲法是指(A)
A. 试验的设计者、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不知道分组情况
B. 试验的设计者、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不知道试验设计
C. 试验的设计者、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不知道研究结局
D. 试验的设计者、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不知道研究目的
E. 试验的设计者、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不知道如何评价效果
解析:
10.筛检试验在下列哪种情况是最适宜的(C)
A. 患病率高的疾病
B. 患病率低的疾病
C. 早期诊断可改善预后的疾病
D. 病情严重、难以治愈的疾病
E. 病死率较高的疾病
解析:
11.以下哪项不是流行病学三角模型的基本内涵(B)
A. 致病因子、宿主和环境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之中
B. 任何一个条件的变化,即可导致疾病的发生
C. 任何一个条件的变化,可能引起其他两个条件的适应性变化以维持新的动态平衡
D. 三者关系的平衡失调,疾病就可能发生
E. 一个条件变化,另两个条件不能适应、平衡失调,导致疾病发生
解析:
12.属于第三级预防措施的是(E)
A. 遗传咨询
B. 产前检查
C. 整治“三废”
D. 健康教育
E. 康复治疗
解析:
13.疾病分布呈散发形式的原因(E)
A. 该病常年流行
B. 隐性感染为主的传染病
C. 传播机制难以实现的传染病
D. 潜伏期长的传染病
E. 传播机制容易实现的疾病
解析:
14.进行暴发调查时的首要工作是(C)
A. 确定可能的传播方式
B. 形成假设并检验假设
C. 确定问题,核实诊断
D. 采取预防措施
E. 扑灭疫情
解析:
15.下列关于高血压的防治措施错误的是(C)
A. 改变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
B. 一级预防的主要对象是健康人群
C. 一级预防的主要对象是高危人群
D. 每日食盐控制在6克以内
E. 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心理健康
解析:
16.以下不符合我国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特征的是(C)
A. 肺癌发病和死亡率逐年上升
B.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高发癌谱并存
C. 农村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城市
D. 肝癌的高发区在东南沿海地区
E. 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
解析:
17.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调查收集的主要信息不包括(E)
A. 死亡登记资料
B. 发病报告资料
C. 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
D. 环境资料
E. 疾病防治的卫生经济学评价资料
解析:
18.流行性感冒发病率曲线的横坐标是以什么为单位的(B)
A. 小时
B. 日
C. 月
D. 旬
E. 年
解析:
19.关于感染性腹泻的年龄分布,学龄前儿童与下列哪个年龄组的人群为发病高峰(B)
A. 10~20岁青少年
B. 20~40岁青壮年
C. 40~60岁中年
D. 60~80岁老年
E. >80岁
解析:
20.结核病死亡位居传染病死亡(B)
A. 第一位
B. 第二位
C. 第三位
D. 第四位
E. 第五位
解析:
A2型题
21.在一次食物中毒事件中,共有200人用餐,其中有80人出现急性胃肠炎症状。对这80人的进食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中多数人吃了凉拌黄瓜。据此,调查者认为凉拌黄瓜是最可能的致病食物。此结论(D)
A. 正确
B. 不正确,因为没有进行统计学显著性检验
C. 不正确,因为缺乏严格的对照组
D. 不正确,因为未用率作比较
E. 不正确,因为未进行年龄标准化
解析:
22.在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给100例患者用A药,另50例患者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5150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