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章节复习 > 初级护师儿科护理学(综合)模拟试卷28

初级护师儿科护理学(综合)模拟试卷28

本单篇文档共5342字,内容预览35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医学类护理学(203)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章节复习 章节练习 1007人下载
价格: 2.00 原价:¥7.00
收藏

初级护师儿科护理学(综合)模拟试卷28

A1/A2型题

1.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是( )。(A)

A. 生殖系统迅速发育

B. 体格生长明显减慢

C. 第二性征不明显

D. 体重增长速度减缓

E. 身高增长逐渐减慢

解析:青春期体格生长发育再次加速,出现第2次高峰,同时生殖系统迅速发育,并逐渐成熟,体重和身高增长加快。

2.按照公式计算,正常2周岁的小儿,其身高为( )。(E)

A. 75cm

B. 82cm

C. 84cm

D. 87cm

E. 89cm

解析:2~6岁身长(高)的估算公式为:身高(cm)=年龄(岁)×7+75(cm),身高=2×7+75=89cm。

3.关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病因,说法错误的是( )。(C)

A.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多见于细菌、病毒、衣原体等感染

B. 子宫内感染一般以病毒感染为主

C. 出生时感染以消化道感染多见

D. 出生后感染以革兰阳性菌感染为主

E. 医源性感染以绿脓杆菌感染多见

解析: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多由细菌、病毒、衣原体等引起;胎儿未出生时引起感染性肺炎的原因多为宫内感染,一般以病毒感染为主;出生时发生感染,是因分娩过程中吸入污染的产道分泌物或断脐不净发生血行感染;出生后发生感染,以革兰阳性菌感染为主;医源性感染以绿脓杆菌感染多见。

4.新生儿破伤风发作时,最先受累的肌肉是( )。(A)

A. 咀嚼肌

B. 面肌

C. 上肢肌

D. 下肢肌

E. 呼吸肌

解析:破伤风起病初期,患儿烦躁不安,咀嚼肌先受累,表现为张口及吸吮困难,随后牙关紧闭,面肌抽搐,口唇皱缩引起口角上牵,出现苦笑面容,此特征为本病主要表现。

5.护士发现新生儿口腔黏膜上颚中线和齿切缘处有黄白色小斑点,正确的护理措施是( )。(A)

A. 不必处理

B. 用力擦净

C. 手术切除

D. 涂制霉菌素

E. 用无菌针头挑破

解析:新生儿上颚中线和齿龈切缘处有黄白色小斑点,民间称“马牙”,数周后可自然消失,不需处理。

6.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消耗的顺序是( )。(C)

A. 躯干-臀部-四肢-腹部-面颊

B. 四肢-躯干-臀部-面颊

C. 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颊

D. 面颊-腹部-四肢-躯干-臀部

E. 躯干-腹部-臀部-面颊

解析: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消耗的顺序依次是腹部、躯干、臀部、四肢,最后是面部。

7.关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 )。(A)

A. 常有窒息史

B. 以腹痛起病

C. 腹胀

D. 呕吐

E. 便血

解析: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主要表现为急性腹痛、腹胀、腹泻、呕吐及便血,重症可引起休克,病死率高。

8.胃食管反流消失的年龄多为( )。(A)

A. 8~10月龄

B. 6~8月龄

C. 1月龄以后

D. 3~5月龄

E. 1岁以后

解析:新生儿食管似漏斗状,弹力组织及肌层尚不发达,食管下端贲门肌发育不成熟,控制能力较差,常发生胃食管反流,一般在小儿8~10月龄时症状消失。

9.婴儿患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时的主要临床表现不包括( )。(B)

A. 呼吸突然加快>60次/分

B. 咳砖红色胶冻样痰

C. 肝脏迅速增大

D. 突然极度烦躁不安,面色青紫

E. 心率突然>180次/分

解析:肺炎合并心衰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加重,呼吸加快>60次/分,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发绀,心率增快,婴儿>180次/分,心音低钝或出现奔马律,肝脏迅速增大等。

10.患儿,6个月。患支气管肺炎,半天来突然烦躁不安,喘憋加重,口周青紫。体检:呼吸68次/分,心率180次/分,心音低钝,两肺细湿啰音增多,叩诊无异常,肝肋下3.5cm。最可能发生了( )。(A)

A. 急性心力衰竭

B. 脓胸

C. 脓气胸

D. 肺大疱

E. 肺不张

解析:

11.护理法洛四联症患儿要注意保证入量,防止脱水,其目的是( )。(C)

A. 防止便秘

B. 防止休克

C. 防止血栓栓塞

D. 防止心力衰竭

E. 防止肾功能衰竭

解析:法洛四联症患儿的血液黏稠度高,应保证充足的液体摄入,以防血液浓缩导致血栓栓塞。

12.正常小儿白细胞分类中,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相等的时间为( )。(B)

A. 出生后1~3日及1~3岁

B. 出生后4~6日及4~6岁

C. 出生后4~6个月及4~6岁

D. 出生后4~6日及4~6个月

E. 出生后7~9日及7~9岁

解析:出生时中性粒细胞约占65%,淋巴细胞约占30%。随着白细胞总数的减少,中性粒细胞比例逐渐下降,出生后4~6日时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相等,之后整个婴幼儿期均以淋巴细胞占优势,至4~6岁时两者再次相等,6岁后逐渐与成年人相似。

13.肾病综合征患儿水肿的主要原因是( )。(E)

A. 低钠血症

B. 低钾血症

C. 氮质血症

D. 高脂血症

E. 低蛋白血症

解析:由于低蛋白血症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和电解质由血管内往外渗到组织间隙,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造成水钠潴留,进一步加重水肿。

14.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10岁,入院体检时测得上肢收缩压为125mmHg,该患儿血压较正常值升高( )。(E)

A. 5mmHg

B. 10mmHg

C. 15mmHg

D. 20mmHg

E. 25mmHg

解析:2岁以后小儿收缩压计算公式为:年龄×2+80mmHg,因此,正常10岁小儿的正常收缩压应为100mmHg。由于患儿入院体检时测得上肢收缩压为125mmHg,所以,该患儿血压比正常值升高25mmHg。

15.脑瘫小儿做脑干听觉诱发试验阳性率约为( )。(B)

A. 1/2

B. 1/3

C. 1/4

D. 2/5

E. 1/5

解析:脑瘫小儿脑干听觉诱发试验阳性率约1/3。影像学检查可见脑萎缩、脑室扩大、脑室密度减低、脑积水、钙化灶及畸形等表现。

16.患儿,4岁。因发热、呕吐,先烦躁后精神萎靡及抽搐2次入院,考虑“化脓性脑膜炎”。下列对患儿的护理措施中,正确的是( )。(D)

A. 患儿输液速度宜快,防止休克

B. 只许物理降温,不许药物降温

C. 高蛋白、低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D. 保持安静,头侧位以防窒息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5342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初级护师儿科护理学(综合)模拟试卷28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