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主管护师儿科护理学(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模拟试卷2
A1型题/单选题
1.不符合肺炎链球菌生物学特征的是(C)
A. 在干燥痰中可存活数月
B. 正常人带菌率高,发病少
C. 多通过外源途径感染患儿
D. 致病力与多糖荚膜有关
E. 肺炎链球菌是革兰阳性球菌
解析:肺炎链球菌引起的感染多为内源性感染。
2.婴幼儿易发生呼吸系统感染的主要原因是(E)
A. 气管黏液腺少
B. 气管狭窄
C. 鼻腔血管丰富
D. 缺乏IgE
E. 缺乏SIgA
解析:婴幼儿体内的免疫球蛋白含量低,尤以分泌型IgA(SIgA)为低,且肺泡巨噬细胞功能不足,乳铁蛋白、溶菌酶、干扰素、补体等数量和活性不足,故易患呼吸道感染。
3.各种类型小儿肺炎的共同症状是(A)
A. 发热、咳嗽、喘及肺部细湿啰音
B. 发热、咳嗽、肺部呼吸音粗糙
C. 发热、咳嗽
D. 发热、咳嗽、肺部干性啰音为主
E. 发热、咳嗽、肺部哮鸣音为主
解析:肺炎临床上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中、细湿啰音为共同临床表现。
4.婴幼儿重症肺炎出现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除外(D)
A. 心动过速,心音低钝
B. 意识障碍、惊厥、前囟膨隆
C. 严重腹胀、膈肌抬高
D. 颈静脉怒张
E. 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或嗜睡
解析:重症肺炎的临床表现:①循环系统常出现心肌炎、心力衰竭及微循环障碍。心肌炎时表现为面色苍白、心动过速、心音低钝、心律不齐,心电图ST段下移和T波低平或倒置。②消化系统表现为食欲缺乏、呕吐、腹泻和腹胀等。若发生中毒性肠麻痹则腹胀加重,膈肌抬高,呼吸困难加重,肠鸣音减弱或消失。③神经系统轻度缺氧表现为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及嗜睡等。脑水肿时,出现意识障碍、惊厥、前囟膨隆、球结膜水肿,可有脑膜刺激征,呼吸不规则,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
5.哮喘患儿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应采取哪项措施(D)
A. 加强呼吸训练
B. 吸氧
C. 加强口腔护理
D. 多饮水
E. 给予高蛋白饮食,增强抵抗力
解析:支气管哮喘患儿保证摄入足够的水分,以降低分泌物的黏稠度。
6.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主要是由于(B)
A. 循环充血和高血压
B. 肺动脉高压和中毒性心肌炎
C. 心率过快
D. 末梢循环衰竭和心肌间质水肿
E.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解析: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主要是由于肺动脉高压和中毒性心肌炎。
7.小儿肺炎应用抗生素治疗时,一般停药的时间为(C)
A. 体温正常,咳嗽消失
B. 体温正常后5~7天,症状消失
C. 体温正常后5~7天,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后3天
D. 体温正常后3~4天,症状消失
E. 咳嗽减轻后
解析:抗生素一般用至体温正常后5~7天,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后3天。
8.婴幼儿患上呼吸道感染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D)
A. 鼻窦炎
B. 中耳炎
C. 喉炎
D. 肺炎
E. 咽后壁脓肿
解析:婴幼儿上感可并发中耳炎、鼻窦炎、咽后壁脓肿、腭扁桃体周围脓肿、颈淋巴结炎、喉炎、支气管炎及肺炎等。其中肺炎是婴幼儿时期最严重的并发症,年长儿可因链球菌感染而并发急性肾炎及风湿热。病毒引起的上感还可引起心肌炎、脑炎等。
9.关于支气管哮喘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A. 具有气道低反应性特征
B. 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
C. 以1~6岁患病较多
D. 小儿要避免接触变应原
E. 发作时置患儿于坐位或半卧位
解析:支气管哮喘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可自行缓解或治疗后缓解。其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哮喘可在任何年龄发病,以1~6岁患病较多,大多在3岁以内起病。积极防治儿童支气管哮喘对防治成人支气管哮喘意义重大。取舒适坐位或半坐位,以利患儿呼吸,采用体位引流以协助患儿排痰。避免接触变应原,去除各种诱发因素,积极治疗和清除感染病灶,是最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方法。
10.肺炎患儿因缺氧,予以鼻导管给氧,氧流量和氧浓度的选择是(A)
A. 氧流量0.5~1L/min,氧浓度<40%
B. 氧流量2~4L/min,氧浓度<50%
C. 氧流量5~6L/min,氧浓度<60%
D. 氧流量7~8L/min,氧浓度<70%
E. 氧流量9~10L/min,氧浓度<80%
解析:肺炎患儿凡有缺氧症状,如呼吸困难、口唇发绀、喘憋、烦躁、面色灰白等情况时应立即给氧。一般采用鼻导管给氧。氧流量为0.5~1L/min(滤过瓶中每分钟出现100~200个气泡),氧浓度不超过40%,氧气应湿化,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
11.目前治疗支气管哮喘,首选的给药方法是(A)
A. 吸入疗法
B. 静脉注射
C. 口服
D. 肌内注射
E. 皮下注射
解析:支气管哮喘可采取吸入、口服、静脉等方法给药,首选吸入疗法。
12.小儿肺炎引起全身各系统病理变化的关键是(E)
A. 病原体的侵入
B. 毒素作用
C. 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D. 组织破坏
E. 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解析:肺炎患儿通气和换气障碍,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为代偿缺氧,患儿出现心率增快、呼吸频率增加、鼻翼扇动及三凹征等表现,重症患儿可出现呼吸衰竭。
13.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发生惊厥的主要措施是(B)
A. 保持安静,减少刺激
B. 积极控制体温
C. 按医嘱输液
D. 按医嘱应用抗生素
E. 按医嘱应用镇静药物
解析:体温超过38.5℃时可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退热处理1小时后复测体温,并随时注意有无新的症状或体征出现,以防发生惊厥或体温骤降。
A2型题
14.因咳嗽5天伴发热2天的支气管炎患儿,不应采取的治疗措施是(E)
A. 减少患儿活动
B. 经常变换体位
C. 室内湿度60%
D. 给予雾化吸入
E. 给予镇咳剂
解析:急性支气管炎化痰止咳可用复方甘草合剂、急支糖浆等,一般不用镇咳药或镇静药,以免抑制咳嗽反射,影响痰液咳出。
15.患儿,男,2岁。发热、咳嗽2天,体温37.9℃,呼吸困难,口周发绀,听诊右肺底闻及细湿啰音,诊断肺炎。该患儿最主要的护理诊断是(B)
A. 体温过高
B. 气体交换受损
C. 清理呼吸道无效
D.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E. 潜在并发症:心衰
解析:肺炎的常见护理问题如下。①气体交换受损。②清理呼吸道无效。③体温过高。④营养失调。⑤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中毒性肠麻痹、中毒性脑病等。该患儿已出现呼吸困难、发绀,最主要的护理诊断是气体交换受损。
16.患儿,男,6个月。因发热、咳嗽1日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8.2℃,脉搏140次/分,呼吸30次/分,鼻翼扇动,气促明显,口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6860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